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4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地震后青少年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经历了地震的青少年的社会支持及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关系。方法:252名初中生(年龄13.89±1.13岁)完成创伤后成长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修订版CASSS(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Sop-port Scale)及自编地震暴露程度问卷。结果:青少年的不同社会支持和创伤后成长各方面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且创伤后成长有明显的年级、性别差异。结论:青少年在地震灾难后会表现出创伤后成长,且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的创伤后成长有不同的正性影响。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精神卫生法》对高校心理咨询产生的影响,并探究改善方法。方法:对12名北京地区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负责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受访者平均年龄(40±7)岁,均为心理学或相关学科硕士或以上学位。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誊录稿进行编码分析。结果:12名受访者全部对《精神卫生法》有所了解,并且根据《精神卫生法》修改了心理咨询中心的规章制度。受访者提到《精神卫生法》增强了从业者的法制观念、明确了各主体责任、明晰了高校咨询师工作边界等,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无法区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且不明确是否能为有诊断的学生提供咨询等问题。受访者在行业规范、监管部门和从业资质方面提出了建议。结论:《精神卫生法》的实施加强了高校心理咨询从业者的法制观念,明确了其职责。但其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区分尚未明确,缺乏对心理咨询行业的规定和约束。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在高校心理咨询中,面临来访者自伤或自杀情景时,咨询师如何进行保密与保密突破的伦理决策。方法:选取北京7所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10名心理咨询师,对在高校工作遇到的自伤自杀相关保密议题与相应伦理决策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受访者在高校平均任职时间为(10±8)年。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誊录稿进行编码分析。结果:8名咨询师接受过一定的伦理培训且对咨询伦理较为重视;7个高校咨询中心相关规定仍存在与保密原则冲突之处;咨询师在自伤自杀的突破上的考虑差异较大;在面对高校规定与保密原则的冲突时,咨询师能够站在伦理原则的角度考虑,维护来访者的利益。结论:高校心理咨询环境下,自伤或自杀相关的保密与保密突破流程有待规范识。  相似文献   
84.
目的:比较汶川地震后受灾程度不同地区初中生的抑郁水平及创伤后症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尊量表(SES)、儿童版事件冲击量表修订版(CIES-R)、儿童抑郁量表(CDI)测量工具,对来自受灾程度不同地区的341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受灾严重地区的初中生在PTSD症状上显著高于受灾一般地区的初中生,但在抑郁症状上显著低于受灾一般地区的初中生;在回归分析中,发现自尊和生活事件的学习因子对抑郁和创伤后症状的预测作用较大,但两者的预测作用相反。结论:不同受灾地区初中生的抑郁水平和创伤后症状不同,受灾严重的地区抑郁症状较轻,但PTSD症状较重。  相似文献   
85.
已有研究指出,在经历地震等重大灾难性事件后,人们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抑郁、睡眠问题等身心障碍[1-3],在儿童青少年身上也有类似表现[4].一项针对希腊地震后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焦虑症状的研究发现,离震中越近的学生出现的症状越多[5].本文比较地震对受灾程度不同两地高中生的心理冲击.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从学科建设、研究探索、实践服务三个方面对中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百年发展历程(1921-2021)进行了简要回顾。学科方面,经历了最初变态心理学到现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发展建设;研究方面,从最初心理卫生与中国文化的交融到如今科学化研究的深入探索;实践方面,从最初的心理卫生运动到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前辈学人曾结合中国传统智慧和不同时期的社会特点提出具有中国社会文化特点的概念和实践。中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学科发展重要的历史动力在于与社会民族发展的紧密结合,其特点在于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的并蒂共生。  相似文献   
87.
目的:针对社交焦虑个体进行的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有效性证据,但对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网络干预的有效性研究仍然数量很少。本研究开发了针对社交焦虑的移动网络认知行为治疗课程。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募了100名社交焦虑者按照2:2: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移动组、网页组和等待组进行干预。结果:经过10周的干预,完成干预的移动组(n=31)与网页组(n=22)的被试,其社交焦虑水平与等待组(n=15)相比,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移动组PSIAS<0.01, dSIAS=0.95;移动组PSPS=0.08, dSPS=0.73);两个干预组的干预效果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验证了移动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干预社交焦虑的有效性,为此前已经通过网页形式得到验证的本土化网络干预方案后续在移动平台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支持性证据。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国内涉及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不同机构目前专业人员状况,机构对专业人员胜任特征的需求,以期对未来不同机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发展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自编问卷于2007年对综合医院心理科,精神病专科医院心理门诊,和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负责人进行调查。结果:①三类机构的专业人员在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学历上存在显著差异;②三类机构接待的来访者的类型以及每次提供的心理咨询/治疗的时长上存在显著差异;③不同机构的机构负责人对心理咨询师的胜任能力和胜任特征,以及应该接受的培训课程和时长的看法一致性较高。结论:不同机构的心理咨询/治疗专业人员工作的特点有所不同,机构负责人对心理咨询师应当接受的培训课程和时长,以及胜任特征看法一致。  相似文献   
89.
大学生演讲比赛选手的演讲状态焦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不同情境下演讲比赛选手演讲状态焦虑的主观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方法:采用窄时间段测量法用主观焦虑程度(SUD)自评和行为评估他评两法测量在实验条件和比赛现场选手的演讲状态焦虑.结果:①实验情境中,不同时段SUD差异显著,行为评估指标无差异.②现场情境中,主题演讲不同时段SUD差异显著,即兴演讲不显著;在两类演讲中,选手在多个行为指标上均表现出适应阶段焦虑水平低于正视阶段.③对两种情境下指标比较发现,SUD时段主效应显著;在行为指标上,情境和时段主效应均显著.结论:在两种情境下,选手的演讲状态焦虑在主观评定和行为指标上均表现出逐步下降的习惯化趋势,且行为指标受情境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0.
Bowen系统家庭的理论及治疗要点简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Murray Bowen是系统家庭理论的奠基人,他最初是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师,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他在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对家庭关系的作用产生了兴趣.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对精神分裂症的家庭进行的深入的研究,Bowen的系统家庭理念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