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38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98年5月20日晚9时,内蒙古乌海市某煤矿发生罕见的井下突水事故.主动去通知采煤区12名工人的H被洪水冲到井底700深处的采煤工作面中,靠着被洪水压缩的空气、一点有限的生存空间和一只骡子作为食物艰难地度过了33天13小时,直到被营救生还,创造了吉尼斯世界世界记录[1].本文对此罕见的个案进行了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22.
保密原则对心理咨询/治疗有重大的影响,在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或治疗时这一伦理议题尤为突出。本文将从法律层面、未成年来访者自主权、父母或监护人的权利等方面了解青少年(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保密原则,深入探讨其限制及与成人咨询保密原则的差别。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咨询师或治疗师可能会面对保密相关的伦理困境,本文为他们提供相关的伦理信息和职业信息,并有助于尽早制定出适用于未成年来访者的伦理守则。  相似文献   
23.
目的:在大学生群体中对思维压抑量表(White Bear Suppression Inventory,WBSI)进行修订并考察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对样本一的125名大学生施测WBSI及贝克抑郁问卷,以检验该量表的效度,并随机选取其中33名学生,在初测4周后进行了重测;对样本二的383名大学生施测WBSI、宾州忧虑问卷、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及想法行为混淆量表。对样本三的334名大学生施测WBSI、帕多瓦量表、特质焦虑问卷及多元个人传统性量表-宿命迷信分量表。结果:对样本一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WBSI的3个因素(闯入性思维、思维压抑和转移注意),3个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52.4%;对样本二和样本三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三因素模型拟合最好(χ2/df=3.45,CFI=0.91,TLI=0.89,RMSEA=0.07,SRMR=0.06)。WBSI总分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重测信度为0.59;3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0.66和0.70。女性WBSI得分均显著高于男性。效标效度分析表明WBSI与抑郁(r=0.29)、特质焦虑(r=0.42)、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r=0.42)、强迫症状(r=0.30)及广泛性焦虑症状(r=0.44)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还探索了迷信在OCD症状的发展维持中的作用,结果支持迷信导致了思维压抑从而导致了OCD症状(χ2/df=5.04,CFI=0.88,TLI=0.82,RMSEA=0.11,SRMR=0.08)。结论:思维压抑量表的中文修订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24.
目的:考察经历汶川地震这一重大创伤性事件后极重灾区之一的彭州板房区受灾民众的创伤后成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IES-R、PTGI中文修订版,以及自编的调查问卷,对彭州板房区2403名受灾民众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104份。结果:被试的PTSD症状及地震对个体造成的客观和主观影响越大,其创伤后成长得分也越高;但地震造成的主、客观影响在PTSD症状进入回归模型后变得不再显著或显著性水平降低。结论:地震后个体PTSD症状是预测创伤后成长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5.
放松治疗又称放松训练或松弛反应训练和自我调整疗法,是一种通过一定的程式训练学会心理上及躯体上放松的一组行为治疗方法。各种形式的放松训练不仅对一般精神紧张、焦虑等症状有显著疗效,而且对于与心理应激密切相关的各科疾病有疗效,特别适用于治疗焦虑症、恐怖症、紧张性头疼、入睡困难、高血压等疾病。 放松训练的种类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渐进性放松、想象性放松和深呼吸放松训练。 渐进性放松训练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的方法与我国的“放松功”基本相似。放松功主要靠摒弃杂  相似文献   
26.
大学生社交焦虑易感性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易感性与各种可能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名大学本科生施测了社交焦虑量表、羞耻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贝克抑郁量表、特质焦虑问卷。结果: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易感性主要与羞耻感、人格中的精神质、内外向等因素相关;社交焦虑易感性高的个体更易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且缺乏消极的应对方式;而易感性低的个体在人格的精神质、外向方面表现更明显、突出。结论:羞耻感和人格因素中的精神质、内外向是对大学生个体的社交焦虑易感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对自己行为的羞耻,且不善于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加剧了个体的焦虑体验;个性中的精神质、外倾的特征可以降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易感性。  相似文献   
27.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初,Janet指出,强迫型人格障碍者有一种内在的不完美感(feeling of incompleteness),总感到自己的行为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五六十年代Horhey、Hollender等人将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视作一个精神病理学概念。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制订的《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把完美主义作为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之一,此后欧美心理学界对完美主义的研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文献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索团体干预是否有助于缓解地震灾区初中生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抑郁症状。方法:在汶川地震发生后6个月,以方便取样的原则选取四川彭州地区某学校初二的2个班级,1个班为对照组(n=38),另1个班为干预组(n=47),对干预组实施以提高社会支持为目标的班级团体干预方案(共2周,每周2次)。用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hildren’s Revised Impact of Event Scale,CRIES)和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进行测量,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前测)、干预2周后(后测)及干预结束4个月后(追踪)CRIES和CDI得分的变化。结果:在CRIES得分上,组别和测量时间交互作用显著,前测时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两组的CRIES得分均降低,但干预结束4个月后,干预组得分持续降低,而对照组升高;在CDI得分上,组别和测量时间交互作用不显著。在3个时间点上,干预组得分始终低于对照组,并且两组CDI得分均持续降低,干预组下降程度要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干预能够在短期内降低初中生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抑郁水平。在干预结束后较长时间内,干预的作用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29.
目的:考察服刑人员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比例,并探讨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羞耻感、童年期创伤经历之间的关系,建立三者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2800名服刑人员,获有效问卷2690份,其中男性2410人,女性280人。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童年期创伤性经历问卷(CTQ)和羞耻量表(SES)进行测查。结果:服刑人员中反社会人格障碍所占的比例为45.8%。反社会人格障碍、羞耻感各分量表和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各分量表得分之间呈正相关(r=0.08-0.33;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羞耻感在反社会人格障碍和童年期创伤经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GFI=0.94,AGFI=0.88,NFI=0.93,RMSEA=0.1)。结论:服刑人员中,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比例较高。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形成,可能与个体在童年期受到虐待和忽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羞耻感有关。  相似文献   
30.
羞耻和一般负性情绪的认知调节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个体对羞耻与一般负性情绪的认知情绪调节的差异,以及高低特质羞耻者对羞耻与一般负性情绪的认知调节特点.方法:采用方便取样,500名大学生填写羞耻体验量表(Experience of Shame Scale,ESS)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ERQ).结果:个体在羞耻情绪和一般负性情绪时使用的认知调节策略有显著差异;高羞耻和低羞耻者倾向于使用不同的认知调节策略,而且这种差异大体一致地存在于调节羞耻情绪和一般负性情绪时.结论:个体对羞耻情绪的认知调节不同于对一般负性情绪的认知调节,特质羞耻者有其独特的认知情绪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