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38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在经历汶川地震的初中生群体中修订创伤后成长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并考察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在重庆市2个一般灾区的2所初中共抽取2个样本,用创伤后成长量表、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儿童版事件影响量表(Children's Revised Impact of Event Scale,CRIES)进行施测。用样本1(N=294)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2(N=625)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1)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3因素模型(人际关系、新可能性、个人力量),各条目在所属因子的载荷为0.41~0.77,3因子可解释总变异为47.2%。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拟合指标较好,IFI=0.990,CFI=0.990,RMSEA=0.051,χ2/df=3.082。将3因素模型和原5因素模型比较,发现前者指标优于后者(5因素:IFI=0.987,CFI=0.981,RMSEA=0.053,χ2/df=3.317)。(2)创伤后成长量表修订版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663~0.851之间。(3)PTGI总分及各分量表分与CRIES侵袭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19~0.27,P0.01),与抑郁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21~-0.29,P0.01)。结论:创伤后成长量表修订版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同龄人群创伤后成长研究。  相似文献   
132.
目的:考察自我指向和他人指向的自我负性认知评估类型对个体选择特定羞耻情绪认知调节策略的影响。方法:采用情境故事法操纵两种能激发羞耻的负性自我认知评估以诱发个体羞耻情绪,比较两种条件下个体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上的差异。结果:①自我指向的自我负性认知评估仅和能维持/扩大羞耻严重程度的消极认知策略有关,而他人指向的自我负性认知评估既和上述消极认知策略有关,又和防御型及修复型策略的选用有关。②自我指向的负性认知评估是羞耻体验中的主要负性认知评估类型,而他人指向的自我负性认知评估常伴随前者出现,并可加剧其强度。结论:自我负性认知评估类型对个体认知调节策略的选择有一定影响,但这一影响的表现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133.
本文对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震后干预项目"壹基金-北大童心康复项目"1年的工作内容、组织架构及主要成果等进行回顾,对地震后长期心理援助工作如何开展和坚持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冲动攻击性和预谋攻击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冲动/预谋攻击性量表、童年创伤问卷-短版和Barratt冲动性量表于2011年对来自北京三所大学共290名学生进行施测。结果:①在攻击类型的分布上,男女大学生类似,都是冲动攻击性主型的个体更多,都超过60%;②影响大学生冲动攻击性和预谋攻击性的因素有所不同:冲动攻击性的影响因素有运动冲动,以及情感忽视的童年创伤经历,而预谋攻击性的影响因素是注意冲动,以及躯体忽视的童年创伤经历。结论:大学生以冲动攻击性为主型的个体占大多数;影响大学生冲动攻击性和预谋攻击性的因素有所不同,冲动性和童年创伤经历的不同方面和两类冲动性存在有区别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5.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工业的进步,人类日益清楚地看到了他们所面临的各种随之俱增的疾病的挑战。心血管疾病就是这样的一类疾病。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以前的资料表明,全世界约有8—10%的成人有高血压,其中此病的患病率在美国是17.5%。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综合防治讨论会认为由于高血压、脑卒中、急  相似文献   
136.
心理咨询师/治疗师与来访者对职业伦理的态度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考察我国当前心理咨询或治疗师与来访者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职业伦理上的态度和意识,以帮助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职业伦理困境,并为制定我国在该领域的职业伦理规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心理咨询与治疗职业伦理意识和态度问卷对48名专业人员(咨询师/治疗师)和48名来访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人群在职业伦理意识和态度上的差异,以及一些重要人口学变量的可能影响。结果:两组人群在自编问卷的12个条目评判上有显著差异,其中涉及咨询关系原则4条(如47.9%的来访者认为专业人员可以和来访者发展私人关系,专业人员持同样看法的为4.2%,P<0.01);保密性原则1条;职业责任原则2条;评估、测量和解释原则2条;督导、培训和教学原则2条,另有一条为询问被调查者是否听闻过有违伦理的行为,发现来访者知晓的违反伦理行为(35.4%)显著少于专业人员(97.9%)(P<0.001);专业人员群体在17个条目上评判一致,仅在涉及咨询关系原则的1条目有争议,即48.3%的专业人员认为在来访者和咨询师价值观冲突时应转介来访者,51.7%的专业人员认为不应转介;来访者群体则在11个条目上评判一致,有4个争议条目,其中涉及咨询关系原则的条目3条(即在咨询师可否和来访者发生私人关系,咨询可否给来访者带来伤害,咨询师可否接受来访者的礼物问题上持肯定或否定意见的来访者都在40%以上);职业责任原则的条目1条,即56.3%的来访者认为咨询师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病人,46.7%的来访者则持反对意见。结论:专业人员总体上表现出较强的伦理意识和较为一致的伦理态度,而来访者的伦理态度更不一致,两组人群在保密原则和咨询关系方面的态度差异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37.
大学生羞耻感的现象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羞耻感的现象学评定,研究羞耻感在现象学上的表现。方法:147名大学生本科生参加了本研究,其中男生53人,女生94人,平均年龄为20.2岁,所有的被试填写了羞耻体验量表(ESS)、羞耻感现象学评定量表。结果:羞耻感在现象学上的表现,符合羞耻感的“自我取向”性理论。对于不同羞耻倾向组的对比研究发现;高羞耻组倾向于更强烈的自我否定,表出更多的对行为的掩饰和对现实的逃避。作者进一步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认为羞耻是一种指向自我的负性的评价,当其产生时,会伴随着强烈的负性情感体验,易羞耻表现得更为严重,更加否定自已和逃避现实。  相似文献   
138.
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预防性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尝试根据网络成瘾的认知行为模型,针对中学生进行预防性干预,为网络成瘾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自尊、自信与人际关系”、“中学生压力应对”、“健康的使用电脑和网络”为主题,对某中学初一学生47人进行干预,并取该中学初一学生48人作为对照,使用自编问卷、自尊量表、网络成瘾量表进行前后测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网络成瘾、网络使用相关知识、自编问卷的得分有显著性改善从(14.09±1.58)分提高至(15.54±3.15)分(t=0.923,P<0.01),其趋向网络成瘾的不适当行为也有所减少。结论在中学生这一网络成瘾高危人群中进行预防性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中学生对网络成瘾这一问题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其对网络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39.
羞耻情绪的两面性:功能与病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认为羞耻情绪(shame)是自我意识情绪的一种,即以某种程度的自省和自我评价为核心特征的情绪[1-4].在这一类别下,羞耻是一种指向自我的痛苦、难堪、耻辱的负性情感体验,自我是这种体验中被审视和给予负性评价的中心[2].  相似文献   
140.
德国的心理治疗培训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German-chinese Acade-my for Psycllotherapy,德文简称DCAP)等单位的邀请,中国医院协会组织心理治疗考察团于2008年11月30日至12月7日访问了德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