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体内过氧化脂质(LPO)与多种疾病及衰老有关。某些精神病的病因及病理,可能与脑内LPO 积累有关。本文测定16例精神分裂症、9例躁狂症患者血清中LPO 含量,并与45名正常人比较。正常人为25~40岁健康供血员。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患者为同年龄组(25  相似文献   
72.
左旋多巴和左旋多巴脱羧酶抑制剂治疗巴金森氏病的效果已经得到肯定.但长期用可出现开关现象不自主运动甚至症状恶化也不少见,这些不但与病程及疗程的长短有关,而且与起病年龄有关.作者根据发病的年龄及最近一次检查时的病人年龄,对190例接受左旋多巴治疗的原发性巴金森氏病人进行了研究.资料和方法:男性123例,女性67例.起病时的平均年龄53.5岁(30~82岁),最近一次检查时的平均年龄62.9岁(34~84岁),平均病程9.6年(1~34年),接受左旋多巴治疗的平均时间5.6年(1~12年),48%的病人也接受了抗胆碱药物的治疗.根据两种情况将病人分类:a、按照发病年龄,将所有病例分为60岁前起病组(121例)及60岁后(包括60岁)起病组(69例);b、按照最近一次检查时的年  相似文献   
73.
毒扁豆碱是一种有效的中枢性抗胆碱酯酶抑制剂,用于Alzhimer氏病(AD)人中,以提高中枢胆碱能功能和改善记忆力。作者报告2例接受毒扁豆碱口服治疗的AD病人,在疗程中出现的由药物引起的肌阵挛副反应,并探讨了其发生机理。例1:74岁,女性,近2年半来有进行性的记忆丧失和智能降低。既往无肌阵挛或锥体外系征。口服毒扁豆碱治疗,剂量自每天4次、每次2.0mg开始,每周每次增加0.5mg;在每次口服2.5mg后,随着剂量的增加,粗大的肌肉痉挛发生率亦增加了。在每次剂量  相似文献   
74.
75.
伴抑郁症状的Meige综合征一例报告高蓉,钱连华患者男性,64岁,因双眼睑阵发性痉挛伴不自主嘴动3年,加重2月伴抑郁而住院。病前性格内向。体检可见阵发性双眼睑痉挛,双眼睁眼费力,面下部肌肉不规则多动收缩而呈撅嘴、咧嘴等下颌肌张力障碍,情绪紧张时加剧,...  相似文献   
76.
卡马西平的毒副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卡马西平的毒副作用苏州市广济医院神经科(215008)高蓉,钱连华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亦称酰胺咪嗪(tegretol),系亚氨基二苯乙烯衍生物,化学结构与三环抗抑郁药两咪嗪相似,然而其药理作用则不同,是一种三环类抗惊厥剂,除...  相似文献   
77.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国内报告较少,现将我们所见资料较为完整的7例介绍如下。一般资料:男6例,女1例。发病年龄5~12岁。其中城市儿童4例,农村儿童3例。所有病例均于发病14~24个月后初次就诊。1例的母亲系中度精神发育不全。临床特征:所有病例都有爆发性的快速动作,表现为点头、瞬目、歪嘴、耸肩、拍掌等;1例写字时常用铅笔在纸上乱戳,情绪紧张、焦虑时加重,意志控制可在短时间内暂停发作,病人对此有一定的认识能力。6例伴有爆发性异常喉音,表现为吼叫声、嘿哈声。2例伴有刻板式的淫猥词语。入睡后症状虽可消失,但2例睡眠不安定,表现为入睡困难,易  相似文献   
78.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恶性症状群(简称NMS)的报道较少,由舒必利合并苯妥英钠所致NMS国内未见报道,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 女性,47岁,已婚。癫痫大发作史7年,曾不规则服用安定、苯妥英钠等药。入院前2月,出现眠差,乱语、毁物等精神症状;10天前求治于他院,诊断为癫痫合并精神障碍,口服苯妥英钠0.1,tid,舒必利0.2tid,服药6天后出现高热(38.5℃~39.5℃),四肢躯干强直伴轻度震颤,不食、不语、不动;即停口服药,接受补液及庆大霉素等治疗3天,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并出现尿失禁,于87年7月2日入我院。  相似文献   
79.
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国内报告较少,现将我们所见5例介绍如下。一般资料: 男2例,女3例。发病年龄最小32岁,最大50岁。所有病例均于发病1~5年后初次就诊,其中2例曾诊断为癔症,2例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病前均无特殊服药史,1例男性有抽烟嗜好,1例曾患过急性肝炎,后治愈。临床特征: 所有病例均于两小腿出现异常不适感,自觉在小有深部的似痛非痛、似胀非胀、似酸非酸的难以表达和忍受的异样感。病初,多于白天劳累后、夜晚入睡前间断发作,经拍打、按摩或双腿活动后可缓解。其中3例发作渐频繁,症状加剧,两小腿活动后症状  相似文献   
80.
作者首次报道1例颞动脉炎(TA)昏迷伴EEG三相波,经激素治疗后迅速缓解。病例报告男性,26岁,因突然昏迷而入院。平素体健。入院前6个月出现头痛、弥散性肌肉疼痛,几周后突然出现面神经麻痹。根据头痛、面神经麻痹、贫血、血沉增快(>100mm/h)而诊断 TA。激素治疗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沉、颞动脉活检亦正常。一个月后因病人出现精神症状而停用激素。停用激素2个月后,因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再度入院。体检:体温36.5℃,脉搏72次/分,血压160/100mmHg,昏迷,无局灶神经系统体征。实验室检查示血沉增快(50mm/h)。血常规、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阴性。CSF 检查和头颅 CT 检查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