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作者首次报道一例昏迷佧EEG三相波,激素治疗迅速缓解的颞动脉炎(TA)。男性,76岁,因突然昏迷而入院。平素体健。入院前6月出现头痛、弥漫性肌肉疼痛,几周后,突然出现面神经麻痹。根据头痛、面神经麻痹、贫血、血沉增快(100mm/h)而诊断为TA。激素治疗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沉、颞动脉活检正常。1月后因病人出现精神症状而停用激素。停用激素2月后,突然出现意识障碍而再度入院。检:T36.5℃、P72次/  相似文献   
52.
作者报道 1例以急性起病的书写字体过小及发音过弱为唯一表现的广泛性深部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女性 ,6 2岁。近日出现头顶部钝痛及书写字体过小、发音过弱。在一次自行缓解的反应迟钝伴右上肢轻微震颤发作后送入院。既往曾接受雌激素、黄体酮替代治疗 ,偶因肌收缩性头痛服用类固醇类抗炎药物。 6个月前因头痛行头颅CT ,结果正常。体检 :体温正常 ,血压 10 8 5 3mmHg(7 5mmHg=1kPa) ,其余一般检查正常。神经系统 :轻度右上肢乏力 ,小步步态 ,面容呆板。肢体、步态动作迟缓 ,无齿轮样肌强直及震颤。右侧面部及四肢轻微一过性麻…  相似文献   
53.
女性不典型过度睡眠-饥饿综合征1例江苏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苏州市广济医院钱连华,华于静病例报告女性,13岁。曾于1992年5月因发热伴嗜睡、精神恍馏而住儿科病房。数日后热退,其余症状依然,嗜睡能被唤醒,醒后喜吃零食,食量明显增加。体检及神...  相似文献   
54.
55.
10岁女孩,因头部外伤入院。体检示右侧周围性面瘫,右耳轻度感应性耳聋,余神经系统体征阴性。脑电图轻度异常(小于80uV,θ波于双额、中央区呈散在及短程阵发)。CT示左额极1.5厘米×2厘米血肿。经神经细胞营养剂等治疗后,面瘫及耳聋症状消失。外伤后1个半月,出现发作性双耳发热,继而面部、躯干、四肢出现红色粟粒状皮疹,部分融  相似文献   
56.
左旅千金藤立定(L-stepholidine,L-SPD)系四氢小蘖碱(Tetrahydroberberine,THB)同类物,是一种新型的脑内多巴胺(DA)受体阻滞剂。作者于1986年12月~1988年12月应用广西南宁制药二厂生产的片剂,治疗18例 Tourette(多动秽语综合征,简称 TS)病人,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分析我院1987年10月~1990年1月资料完整的、以大发作(强直-阵挛发作)为临床表现的60例住院或门诊患者的脑电图(EEG)和头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结果,探讨了这两种检查方法对该型癫痫的诊断价值。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男38例,女22例。发病年龄5~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抑郁障碍的特点。方法 对87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ND)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评定。以HAMD总分20分为界限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结果 两组HAMD总分及因子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均高于非抑郁组。两组脑梗死灶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左侧、右侧及双侧梗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SSS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非抑郁组严重。HAMD总分和因子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抑郁是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常见的并发症,且抑郁已达中等严重程度。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的病人易产生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59.
脑梗塞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血小板5项参数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108例脑梗塞住院患者和40例中老年体检者的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对血小板5项参数进行比较并作相关分析,同时对脑梗塞组中4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5项参数进行配对比较.结果脑梗塞组PLT减少、MPV和MAR增高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0.05).PDW、 PCT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对照组PLT与MPV为中度负相关(r =-0.55,P<0.01),脑梗塞组二者为低度负相关(r =-0.37,P<0.05).脑梗塞组治疗后MPV减小,有显著差异(P<0.05);PLT、PDW、PCT和MAR无显著差异.结论 MPV增大是脑梗塞的独立危险指标,观察PLT、 MPV和 MAR的变化对脑梗塞的诊断和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抑郁障碍的特点。方法 对87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袁(SSS)评定。以HAMD总分20分为界限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结果 两组HAMD总分及因子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均高于非抑郁组。两组脑梗死灶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左侧、右侧及双侧梗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SSS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非抑郁组严重。HAMD总分和因子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抑郁是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常见的并发症,且抑郁已达中等严重程度。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的病人易产生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