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9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了解网络成瘾者的失匹配负波(MMN)的波形特点和变异情况。方法:应用Odd—ball模式在非注意状态下对网络成瘾组和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MMN成分的检测,分析其波形特点及潜伏期、波幅的变化情况。结果:网络成瘾组与对照组均出现典型的MMN波形,其中以Fz导联波幅最大;网络成瘾组在Fz导联的MMN的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网络成瘾组为(9.58±3.27)12V,对照组为(7.52±3.36)pV,P〈0.053,但两组潜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网络成瘾组为(212.00±22.53)ms,对照组为(217.55±25.81)ms,P〉0.05]。结论:网络成瘾组MMN的波幅升高,可能与其对信息变化的自动检测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利用偶极子溯源分析方法,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成分的脑内起源。方法:网络成瘾青少年和正常对照者各10例,采用视觉Oddball范式对被试进行刺激以诱发ERPP300成分,利用偶极子溯源分析方法对P300的脑内起源进行定位,并将溯源后P300的起源位置和fMRI中与网络成瘾相关的脑区进行对比,了解两者的相关性。结果:网络成瘾组与对照组相比,ERPP300波的峰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总平均P300电位波溯源定位在扣带回中后部,fMRI中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在接受网络内容刺激后扣带回中后部也出现明显的激活。结论:网络成瘾青少年P300电位的脑内起源主要位于扣带回中后部,该部可能参与了网络成瘾的形成。  相似文献   
23.
患者男,53岁,长途货车司机,因左下肢麻木伴乏力半月余,二便障碍5d,于2010年5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7℃,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T7平面以下浅感觉、痛温觉减退,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弱,双下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减弱,双侧Babingsiky征、  相似文献   
24.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低频振幅技术,探讨无灶性癫痫患者低频振幅与注意功能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对16例无灶性癫痫患者和16名正常志愿者进行静息态fMRI数据采集及注意功能行为学测试,采用REST软件计算显示无灶性癫痫患者相对于正常人ALFF增高和减弱的区域,对上述的16例无灶性癫痫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进行气球叉掉测试,数字符号转换测试及stroop测试检测其注意功能,观察无灶性癫痫患者静息态fMRI与注意功能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结果①无灶性癫痫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ALFF增强的脑区分布在右侧颞叶(15,-90,21)、内侧额叶(0,24,-24)、腹侧前扣带回(-12,30,27)及右侧小脑半球(-51,-57,-4);②无灶性癫痫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ALFF减弱的脑区分布在左侧小脑半球及相邻后缘枕叶(-48,-15,39)、后扣带回(60,-21,33)及楔前叶(-6,-54,66);③无灶性癫痫患者的三项注意功能测试反应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1)。Stroop测试结果表明无灶性癫痫组与对照组相比冲突条件下较一致、中性条件下的错误率显著增加。结论无灶性癫痫患者静息状态下表现出异常的脑功能活动方式。长期异常放电对患者的注意功能有明显损害,其中持续注意能力下降,可能与无灶性癫痫患者的颞叶及额叶的病变相关;选择注意能力下降,可能与腹侧前扣带回的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采用基于低频振幅算法的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无灶性癫痫脑活动的神经机制及其意义. 方法 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自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6例无灶性癫痫患者和同期招募的15名健康对照者脑血氧水平依赖信号的改变;收集其静息态数据,然后运用低频振幅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每个受试者的低频振幅统计图,观察无灶性癫痫患者相对于健康对照者低频振荡幅度(ALFF)增高和减弱的区域. 结果 无灶性癫痫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ALFF增强的脑区分布在右侧颞叶(MNI坐标分别为15,-90,-21)、内侧额叶(0,24,-24)、腹侧前扣带回(-12,30,27)及右侧小脑半球(-51,-57,-4);而ALFF减弱的脑区分布在左侧小脑半球及相邻后缘枕叶(-48,-15,39)、后扣带回(60,-21,33)及楔前叶(-6,-54,66). 结论 无灶性癫痫患者静息状态下表现出异常的脑功能活动方式,ALFF升高的脑区反映了大脑对癫痫活动的产生、传播等易化作用,表明了癫痫的高活动:而ALFF减低的脑区则反映了大脑对癫痫活动的抑制.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并发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678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结合多因素分析探讨术中再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引起术中再破裂事件的危险因素有血管痉挛、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瘤大小(P<0.05),而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Hunt-Hess分级、瘤颈特征、治疗方案及治疗时间与术中再破裂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血管痉挛、动脉粥样硬化及微小动脉瘤是血管内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并发术中再破裂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谨慎选择手术方案,充分做好术中再破裂的预防。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HB)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2月经显微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证实的31例后颅窝H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实质部分全切除29例,2例位于延髓者部分残留。术后27例随访3个月至3年,23例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4例存在轻度小脑共济障碍。结论 MRI是一种诊断后颅窝HB的有效方法;显微手术全切除肿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8.
29.
近年来随着静息态fMR I的发展和应用,发现人脑在无任务静息状态时存在一个"默认网络",对内外环境的监测、情绪的加工和情景记忆的提取等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默认网络的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特别是在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精神分裂症、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和药物成瘾等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采取线索--反应模式,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索与网络游戏成瘾相关的脑区功能定位.方法 网络游戏成瘾者和对照者各20例,在观看相关网络游戏视频录像和日常生活视频录像的同时进行fMRI扫描,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观看视频录像后的心理状态并采集脑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得到网络游戏和日常生活视频录像刺激的脑区激活数据,利用相减原则进行相关性分析产生相应的激活区,进行激活脑区的定位并比较激活强度.结果 成瘾者观看网络游戏和日常生活视频录像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渴望程度、喜欢程度和希望再次观看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者仅希望再次观看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活视频比较,对照者观看游戏视频时顶叶(左)和颞叶视皮层(左)的激活强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成瘾者除伏核(左)和尾状核(左)外,余脑区观看观看游戏视频和生活视频时激活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fMRI技术可以对网络游戏成瘾者相关脑区进行功能定位,这些脑区可能参与了网络游戏成瘾的产生与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