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193篇
预防医学   70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目的]探索血液中残粒胆固醇(RC)水平与冠心病(CHD)和心肌梗死(MI)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研究RC与CHD和MI的潜在因果关系。使用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IVW)法作为两样本MR分析的主要分析方法,并采用敏感性分析(包括异质性检验、多效性分析和逐个剔除检验)评估MR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IVW法分析结果显示,RC与CHD和MI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CHD:OR=1.57,95%CI:1.40~1.76,P=2.01E-14;MI:OR=1.59,95%CI:1.40~1.79,P=1.26E-13)。MR-Egger回归结果提示筛选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CHD和MI不存在基因多效性(分别为P=0.924 1、P=0.740 5)。[结论]血液中RC水平升高与CHD和MI风险增加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52.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熏CCF)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严重影响足部功能的畸形,发病率约为1‰,主要畸形包括前足内收、踝跖屈、跟骨内翻以及继发性胫骨远端内旋。病因目前还不清楚,有多种学说,如:神经肌肉病变,血管发育异常,骨骼发育异常,软组织异常,遗传基因学说以及宫内发育阻滞学说等。在某一领域部分学者达成共识,如:神经肌肉病变学说,但尚无定论。因此,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病因学的研究对指导和改进治疗有重要的意义。1神经肌肉病变学说1.1肌纤维变性和肌纤维型的改变有学者认为肌力不平衡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发生的直接原…  相似文献   
853.
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RFS)是指,长期营养不良或禁食的患者,在积极营养治疗(经肠内、肠外或口服)初期,因机体体液和电解质细胞内外转移而引发的临床综合征。2020年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SPEN)将RFS概述为再喂养后发生的一系列代谢和电解质变化,患者既可以表现为仅存在电解质紊乱而几乎没有临床症状的轻度RFS,也可以表现为发生循环、呼吸衰竭的重度RFS。RFS的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易被临床医师忽视。RFS的发病率为0~80%,随人群及RFS定义差异而不同。RFS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很大异质性,从单纯的低磷血症,到存在严重的低血清电解质水平,并伴有体液平衡失调和(或)器官功能障碍。RFS高危因素包括神经性厌食患者、精神障碍患者、酒精与毒品滥用者等。危重症患者发生RFS与高死亡率相关,其死亡率可达52.3%~83.3%。目前,在临床开展营养治疗前,主要基于2006年英国国家卫生及医疗优化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  相似文献   
854.
HPLC法测定通淋颗粒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同时测定通淋颗粒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样品经80%甲醇超声,酸水解后,采用色谱柱C18柱(4.6 mm×250 mm,5 μm),甲醇-0.4%磷酸(50∶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 ℃.结果 槲皮素在0.128~2.304 μg(r2=0.9996)和山奈素在0.1255~2.259 μg(r2=0.9999)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加权回收率分别为99.93%(RSD=1.06%)和99.23%(RSD=0.75%)(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满足通淋颗粒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55.
黄学雄  刘国防  钟鸣 《海南医学》2022,(16):2079-2082
目的 研究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河源市华信泰康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复位完成后观察组患者采用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于手术完成后12周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以S?lgeback评价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观感受,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屈伸活动度(ROM)和握力,以及术后12周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完成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患侧手部TAM评分优良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观感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患侧第一腕掌关节屈伸ROM、拇指外展ROM和握力与同组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患侧第一腕掌关节屈伸ROM、拇指外展ROM和握力明显低于...  相似文献   
856.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在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以及术后吻合口漏等方面尚存在一些认识上的争议和技术难点。根据临床实践,提出建议如下:(1)术前通过腹部CT血管成像判断肠系膜下动脉分型,并采用中间联合头侧入路进行手术,有利于精准化保留左结肠动脉(LCA)。(2)保留LCA过程中须规范化清扫No.253淋巴结。(3)使用“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6-321风险评估量表”可准确预测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为术中是否同期行预防性造口提供直接而有利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85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辅助下构建小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的方法。方法 SPF级C57BL/6小鼠80只, 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将针电极置入到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 10瓦特电凝5~10 s阻断血流诱导AMI;假手术组(Sham)步骤同上, 不进行电凝。记录建模前后心电图;术后1天检测血浆游离肌钙蛋白T(cTnT), 升主动脉注入Microfil显影冠脉;28 d后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整体纵向应变(LVGLS)、面积变化分数(LVFAC);心脏切片马松染色。在LAD远、中、近段分别阻断血流构建小、中等及大面积AMI。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两组以上比较采用one-way ANOVA。结果建模后心电图ST段抬高, 术后第1天cTnT显著升高, 梗死区域清晰且无冠脉血管显影。术后28 d心超发现, AMI小鼠LVGLS明显高于Sham小鼠(-5.6±1H7比-17.1±1.8, t=12.17, P<0.01);术后28 d马松染色见纤维瘢痕形成。构建小、中等及大面积AMI模型, cTnT随AMI面积扩大而逐渐升...  相似文献   
858.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二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运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探查三叉神经并分离责任血管,在微血管与三叉神经间垫人Teflon涤纶绵。结果20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19例,仅1例仍有轻微疼痛,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三叉神经痛的一种病因性治疗,疗效确切,三叉神经功能可以得到保护,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59.
目的:及时掌握南郑区8~10岁儿童和孕妇碘营养水平、儿童甲状腺肿大患病情况,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针对性防治策略。方法:依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2016版)》的要求,在全区范围内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8~10岁非寄宿学生42人,同时每个乡镇/街道抽取21名孕妇。儿童和孕妇均采集一次随意尿样和家中食用盐样,分别检测尿碘和盐碘含量,采用B超法检查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结果:2019~2020年,共抽检盐样630份,合格608份,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6.19%、96.83%,盐碘中位数分别为24.5、25.4mg/kg。共检测8~10岁儿童尿样420份,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21.93、272.93μg/L;共检测孕妇尿样210份,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6.08、242.29μg/L。共检查8~10岁儿童420人,其中甲状腺肿大4人,肿大率分别为1.9%(4/210)、0(0/210)。结论:2019~2020年,南郑区儿童碘营养处于超适宜,孕妇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控制线以内,...  相似文献   
860.
目的 探讨多黏菌素B(PMB)导致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静脉使用PMB患者98例,收集其性别、年龄、住院时间、PMB日均剂量、治疗结局、既往病史、感染部位、病原学资料、最低抑菌浓度(MIC)、基线血肌酐水平、PMB治疗48 h及PMB抗菌结束后血肌酐水平等临床资料。根据静脉使用PMB期间是否发生AKI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5例PMB患者分为AKI组(10例)和非AKI组(6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静脉使用PMB时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98例静脉使用PMB患者感染部位以肺脏最多见(93例);病原学方面,痰培养阳性率26.08%,其中以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最多见;血培养阳性率18.75%,其中以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最多见。患者AKI发生率为13.3%。AKI组既往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比例高于非AKI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CKD是静脉使用PMB时AK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04)。结论 我院静脉使用PMB患者AKI发生率为13.3%,既往CKD是PMB治疗过程中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