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鳄口型纤支镜活检钳取出血管造影断裂导管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13岁。拟诊C3~T2脊髓血管畸形。入院后在局麻下行经股动脉插管脊髓血管造影术。在首次注入造影剂后,发现导管前端断裂。断管长约10cm,远端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近端位于主动脉弓。经8F导管路将带有微导丝活套的7F导管送入主动脉弓,成功套住断管管身,并拖下至右骼外动脉,但在近股动脉处断管中段再次断裂。改用鳄口型纤支镜活检钳,尝试数次即端对端钳夹住其中一段断管头端,并经导管鞘内拖出。继之用同一方法夹住另一断管头端,但仅拖至右股动脉穿刺处,后经动脉切开术取出。 例2:男,31岁。初诊自发性脑出…  相似文献   
52.
选择性脑、脊髓血管造影术中导管断裂(附二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我科两例造影过程中导致断管断裂为例,结合相关学科文献,对该并发症的发生及其急处理手段进行探讨。1 病例报道 例1:女性,13岁。因左上肢、双下肢乏力伴麻木2周,加重1周入院。查体:左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  相似文献   
53.
依据基因调控知识对现有方法进行了综合及改进:(1)在序列搜索方面,结合多序列低分值查询与多个保守片段搜索两种方法获得匹配序列,然后序列相互打分,最后进行聚类分析;(2)在位点搜索方面,综合应用位置权重矩阵、成对寡核苷酸及Smith-Waterman等方法;(3)在分析系统方面,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建立跨平台、可扩展、基于数据库的分析系统。本方法对MHC基因家族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能较准确地找到一些基因调控元件模块所在的区域。  相似文献   
54.
目的回顾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多学科协作、多技术融合手术在颈静脉孔区肿瘤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20年7月行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术患者19例,根据Samii分型,其中A型7例,B型5例,C型0例,D型7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4例,显微镜+神经内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2例,多学科协作手术治疗3例;手术入路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5例,基础远外侧入路7例,远外侧经髁-髁上入路4例,颞下窝A型入路1例,远外侧-迷路后入路2例。所有患者术后根据肿瘤性质、残留与否及残留程度选择性行辅助放射治疗。分析所有患者肿瘤切除程度、肿瘤复发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神经功能预后等情况。 结果手术次全切率及以上达84.2%;1例患者失访,18例随访患者中1例术后1年肿瘤复发,于外院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末次随访期内无肿瘤复发,复发率为5.6%;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期内无手术相关死亡,术后2例患者出现枕部皮下积液(10.5%)。手术相关神经功能障碍以Ⅸ~Ⅹ颅神经最常见为52.6%(10/19),其次为Ⅶ颅神经47.4%(9/19)、Ⅷ颅神经36.8%(7/19)、Ⅻ颅神经10.5%(2/19)。手术相关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Ⅶ颅神经77.8%(7/9)、Ⅷ颅神经50.0%(3/6)、Ⅸ~Ⅹ颅神经33.3%(3/9)、Ⅻ颅神经0(0/2)。末次随访期内术后Ⅶ、Ⅷ、Ⅸ~Ⅹ、Ⅺ、Ⅻ颅神经功能保留及改善率分别为88.2%(15/17)、82.4%(14/17)、64.7%(11/17)、100%(17/17)、88.2%(15/17)。 结论神经功能的保留及改善应作为颈静脉孔区肿瘤手术治疗的首要目标,手术后颅神经功能障碍者应尽早行康复治疗;多学科协作、多技术融合于颈静脉孔区肿瘤个体化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辅助放射治疗可用于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术后残余肿瘤复发的控制。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具备有序或无序拓扑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电纺纳米纤维材料作为原代大鼠背根神经元(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DRGn)负载支架的可行性。方法构建具有随机或有序拓扑结构的PMMA电纺纳米纤维;利用PMMA薄膜组作为对照,分离纯化大鼠原代DRGn,利用慢病毒技术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显色手段,分析在随机及有序纤维支架上DRGn神经突的生长能力以及神经突和电纺纤维的依存关系。结果大鼠原代DRGn能够顺利在PMMA材料上贴壁并生长,在培养第2天,较之平面环境,DRGn未见平均神经突数量及神经突长度的明显区别,电纺纤维的拓扑结构对于DRGn神经突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接触引导作用,在有序电纺纤维上DRGn能够生成和基质纤维延伸方向一致的神经突;通过GFP表达与背景纤维的合成图,发现在随机或有序电纺纤维上,DRGn神经突均能循纤维向前生长,但相比随机纤维,神经突似乎更倾向于接受有序电纺纤维的引导。结论有序PMMA电纺纳米纤维具有作为神经损伤后大鼠DRGn负载支架的潜力。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术前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面神经重建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发听神经瘤患者62例,随机分为DTI组和对照组;DTI组行术前DTI面神经重建。利用术中电生理作为金标准比较面神经重建准确率;并比较两组在肿瘤全切率、手术时长、术后面神经功能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本研究DTI组面神经重建的准确率为90%(27/30)。DTI组共30例,肿瘤全切/近全切除率93.33%,平均手术时长(7.17±0.91)h,术后面神经功能良好率76.67%;对照组共32例,肿瘤全切/近全切除率84.38%,平均手术时长(7.89±0.76)h,术后面神经功能良好率46.88%。两组在手术时长(t=3.402,P=0.001)及术后面神经功能良好率(χ2=5.792,P=0.016)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DTI面神经重建对听神经瘤手术有重大意义,其有助于提高术中面神经解剖及功能保护能力,同时有效缩短手术时长。  相似文献   
57.
异丙酚是一种起效迅速,停药后复苏快的全身麻醉药,它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应用得到了相当的重视。本文着重综述异丙酚的神经生理作用,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8.
1病历资料男,19岁,因突发头痛11h入院。病人神志清楚,颈有抵抗,余无阳性体征。CT示双侧脑室、第三、四脑室积血(图1)。D SA示右额顶近中线部位异常血管团状影,位于运动区附近,供血动脉为右侧大脑中动脉、左侧大脑前动脉、右侧大脑后动脉(图2)。全麻下将O nyx胶经大脑中动脉顶后支缓慢注入,栓塞约60%的畸形血管团(图3,4)。准备插管豆纹动脉时发现病人四肢轻微抽动,右侧瞳孔0.5cm,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0.3cm,光反射灵敏。急诊CT示右额颞顶急性硬膜下血肿,量约60m l,中线移位明显,未见脑内血肿(图5)。急诊行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开颅…  相似文献   
59.
急性心肌梗塞,尤其是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呃逆”者,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60.
钟东 《广西医学》2002,24(8):1291-1292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是介于心绞痛和典型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不稳定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易发展成为 AMI或猝死。因此 ,进行有效的防治特别重要。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降纤酶治疗UAP,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 1 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1 0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