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5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61篇 |
内科学 | 44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26篇 |
综合类 | 208篇 |
预防医学 | 25篇 |
药学 | 4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14篇 |
肿瘤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小剂量阿斯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血液流变性日益受到重视。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93年起,我们应用小剂量阿斯匹林治疗冠心病32例,并对血液流变性进行了观察,其结果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2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均符合我国有关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1例,女11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38岁,平均年龄52.6岁。治疗方法:口服小剂量阿斯匹林80mg/日,20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观察不良反应,停用其他影响血液流变性的药物,服药前和治疗后采取早晨空腹血标本,测定血液流变性,实验结果用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表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建立雌性大鼠肾虚血瘀模型.方法 选择雌性未孕SPF级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的20天组、40天组与对照组的20天组、40天组4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进行去势手术,对照组大鼠进行假手术,分别观察20、40天,通过观察大鼠表征靶点、血液流变学、炎症靶点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NIM网络)靶点等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造模后动物出现了形体逐渐肥胖、活动不灵活、皮毛无光泽、喜背光、大便溏、舌质淡暗、舌下脉络增粗增长的表现.以及血液黏度增高,红细胞压积、聚集性增高,变形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血流缓慢、循环障碍特点,同时出现认知能力下降,性激素降低,性器官萎缩,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失常,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NIM网络平衡失调.结论 初步建立了雌性大鼠肾虚血瘀模型.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ATP-MgCl2加常规抗癌药物局部动脉灌注对晚期恶性肿瘤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对象分为A(化疗药+ATP-MgCl2)和B(单纯化疗药)2组,进行动脉灌注治疗,并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其副反应。结果:A组40例,CR5例,PR8例,MR5例,SD17例,PD5例,有效率为32.5%。B组39例,CR1例,PR7例,MR11例,SD14例,PD6例,有效率为20.5%。2组间未见明显毒副反应差异。结论:ATP-MgCl2可提高抗癌药物的抗癌作用,对一些中、晚期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的毒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85.
用成熟豚鼠原代肝细胞与胎肝细胞(FLC)输注前后采集的重症肝炎血清一起孵育,以氚-胸腺嘧啶核苷(3H-dTdR)标记DNA,观察肝细胞生长时所摄取3H-dTdR量。结果表明,同种胎肝细胞提高重症肝炎血清中肝细胞再生因子(HGF)的活性,并发现HGF活性值在输注FLC后12h达高值,而后逐渐下降,48h后接近输注前水平。 相似文献
86.
在基层医院推广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基层医护人员对儿童哮喘防治情况,探讨推广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的效果和经验。方法:对基层医护人员进行哮喘知识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培训,基层医护人员对当地哮喘儿童进行规范化治疗。结果:通过培训前后问卷调查显示,2所县级医疗单位62名儿科医务人员的知识得到更新,了解哮喘新概念,掌握哮喘的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被培训后的医务人员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在两个示范县(农安和蛟河)共诊治了37例哮喘儿童,收到显著疗效。结论:通过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哮喘知识的培训,不仅提高了哮喘的诊治水平,同时获得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儿童ORMDL3基因表达水平、生活方式、室内空气质量与哮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实验设计.使用RT-PCR法检测儿童ORMDL3基因表达水平;通过<国际儿童哮喘及过敏研究(ISSAC)问卷>收集儿童生活方式信息;并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中规定的检验方法对室内空气中PM2.5,VOCs,甲醛浓度及空气温湿度进行监测.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儿童ORMDL3基因表达水平,生活方式与室内空气质量差异;使用Logistic逐步回归来分析ORMDL3基因表达水平,生活方式与室内空气质量对与哮喘之间相关性.结果 ORMDL3基因表达水平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有显著差异(P<0.05).在早发型哮喘患儿中,ORMDL3基因表达水平、哮喘家族史与哮喘显著相关(P<0.05).而在迟发型哮喘患儿中,ORMDL3基因表达水平、采暖方式、室内空气湿度与哮喘显著相关(P<0.05).结论 ORMDL3基因表达水平与儿童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早发型哮喘患儿与遗传因素有显著关联,而迟发型哮喘患儿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均与哮喘相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归术益坤方治疗脾肾不足、湿浊结聚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脾肾不足、湿浊结聚证PCOS患者口服归术益坤方加减,每日1剂,连服6个月,或服至确认妊娠,经期停药5天。有妊娠要求及随访条件者,继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主要症状评分,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生成素(FSH)、催乳素(PRL)]和B超检查子宫、卵巢大小变化,治疗后统计妊娠率。结果治疗后39例计划妊娠患者中12个月内妊娠达12例。62例患者BMI及月经后错、月经量少、腰骶酸痛、头晕、神疲乏力、自汗、脘腹痞满等主要症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主要症状评分总分亦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T、LH及FSH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子宫大小无明显变化(P0.05),左、右卵巢的大小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结论归术益坤方治疗脾肾不足、湿浊结聚证PCOS能明显改善患者相关症状,提高妊娠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9.
目的从舌诊角度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中医证候规律及PCOS舌象特征与数字化舌图的运用。方法利用数码相机拍摄101例PCOS患者的舌象照片,通过图像统一化处理,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舌象的颜色、形态、舌苔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规律。结果舌色可分为3类:淡紫舌(34.65%),淡舌(45.54%),紫红舌(19.80%);胖大舌、齿痕舌、嫩舌出现的比例高,且常合并出现,舌苔以腻苔和滑苔多见。结论临床所见PCOS患者以脾肾不足多见,可同时出现血瘀、痰湿的病理产物。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中药育泡饮对体外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颗粒细胞预培养48h后,随机分组加入促卵泡激素FSH(50ng/mL)和不同剂量的育泡饮,并设立空白对照组,继续培养48h,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颗粒细胞EGFR的表达。结果:育泡饮水提醇沉液呈剂量依赖性促进颗粒细胞EGFR表达。在低剂量作用下颗粒细胞EGFR表达开始增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P<0.05)。与FSH组比较,低剂量组促颗粒细胞EGFR表达的能力明显降低(P<0.05)。而高剂量组与FSH的作用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育泡饮通过调节EGFR的表达量,可能是育泡饮促卵泡发育的内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