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9篇
  1篇
中国医学   153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原发于输尿管的滤泡性淋巴瘤(FL)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23年6月收治的1例输尿管原发F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老年男性, 因体检发现左侧输尿管中上段占位半个月就诊。既往有尿路结石病史。因术前影像资料难以明确诊断而行左肾及输尿管全长膀胱部分切除术。镜下形态学与结内滤泡淋巴瘤相同, 表现为排列紧密的淋巴滤泡, 生发中心极向消失, 肿瘤细胞以中心细胞为主, 可见散在分布的中心母细胞, 未见星空现象;免疫表型示B细胞标志阳性, 表达CD10、bcl-6及bcl-2, CD21和CD23显示滤泡树突细胞网存在;抗原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聚合酶链反应显示有B细胞受体克隆性重排;荧光原位杂交显示存在bcl-2基因易位。术后PET-CT检查未发现其他病灶, 支持输尿管原发FL诊断。术后行膀胱灌注治疗、局部放疗。结论输尿管原发F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与输尿管癌在影像学上不能鉴别。肿瘤的形态学观察辅以免疫表型、抗原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可明确诊断。需行全身检查除外系统性FL累及输尿管可能。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胰腺炎(AP)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AP患者508例,采用上海天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改良的连接酶检测反应(imLDR)技术对VDR基因上1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进行检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状态、APAC...  相似文献   
93.
周群  郭蕾  苗磊  余和东 《口腔医学》2014,(4):275-278
目的评价临床常用临时粘结剂对永久粘结剂粘固力是否存在影响。方法将75颗离体牙的牙本质表面用4种临时粘结剂处理后,再用Luxacore(冠核材料)、CX(玻璃离子水门汀)、Poly-F(聚羧酸锌水门汀)粘固,测量并比较各组粘结剂粘固力的大小。采用SPSS16.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时粘结剂处理组中对照组与其余4组粘固力的比较有差异(P<0.05),3种永久粘结剂粘固力的比较有差异(P<0.05),Luxacore组中ZnO组与其余4组粘固力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时粘结剂的使用会使永久粘结剂粘固力的下降,含丁香酚临时粘结剂的使用会使树脂类永久粘结剂粘固力的下降,LuxaCore材料的粘结力强于CX的粘结力,CX的粘结力强于Poly-F的粘结力。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术后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急诊取栓的AIS-LVO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的S100B、YKL-40、GFAP水平。术后1周将患者分为近期预后良好组(NHISS评分下降≥4分)19例及近期预后不良组(NHISS评分下降<4分)12例;术后3月将患者分为远期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11例及远期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19例,比较组间S100B、YKL-40、GFAP水平。分析S100B、YKL-40、GFAP对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近期预后不良组血清S100B、YKL-40水平高于近期预后良好组;远期预后不良组血清S100B、YKL-40、GFAP水平高于远期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S100B、GFAP对近期及远期预后有良好预测价值,YKL40对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95.
帕金森病是国际公认的医学难题,中医学在该领域中的研究大有可为;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疗疾病的特色,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课题旨在基于辨证论治基础上,以帕金森病为切入点,建立本病的系统治疗方案,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通过对期刊文献中有关帕金森病的证型、治则治法、中药、方剂、西药、针刺取穴、电针和头针等内容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后,初步得出帕金森病的中医系统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补肾益智汤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 MDA)的影响.方法 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及侧脑室注射Aβ_(25-35)制作老年痴呆大鼠模型, 以低5[g/(kg·d)]、中10[g/(kg·d)]、高20[g/(kg·d)]3个剂量的补肾益智汤灌胃治疗,通过八臂迷宫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中SOD活力,MDA含量.结果 高剂量补肾益智汤能显著减少大鼠参考记忆错误(RME)(P<0.05),对工作记忆错误(WME)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补肾益智汤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中SOD活力 (P<0.01); 中、高剂量补肾益智汤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MDA含量 (P<0.01).结论 通过降低自由基水平可能是补肾益智汤治疗老年痴呆模型大鼠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大疱病(AIBD)创面感染患者多重耐药细菌(MDRO)的现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AIBD创面感染住院患者。描述性分析患者的基本特征及MDRO的病原学特点, 通过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IBD患者感染MDRO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感染MDRO组和普通细菌组间的差异。结果纳入AIBD创面感染患者271例, 男159例(58.7%), 女112例(41.3%), > 60岁142例(52.4%), AIBD诊断多为寻常型天疱疮(131例, 48.3%)和大疱性类天疱疮(99例, 36.5%)。所有患者细菌培养均阳性, MDRO感染74例(27.3%);共检出108株MDRO, 葡萄球菌属(82株, 75.9%)和肠杆菌属(15株, 13.9%)的检出率较高。感染MDRO组和普通细菌组间在住院时长、累及体表面积、是否自行增减药量、是否外用抗生素药膏、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激素时间、激素最大量、入院首次白蛋白值的差...  相似文献   
98.
郭蕾 《放射学实践》2004,19(12):910-910
目的:评价用MR评估正常与异常胎儿脸部及颈部的可行性。方法:从CNs诊断为正常的胎儿中挑选代表妊娠不同时期的胎儿,其颜面部成像表现用来评价足可辩认的胎儿眼眶、鼻咽、上颌突、下颌骨、嘴唇、舌、口咽和颈项区。回顾超声(US)怀疑为脸部和颈部异常的胎儿MR表现。结果:回顾性分析50例胎儿MR检查结果,正常组中41例有充分的3平面颜面和颈部成像。胎龄从17~41周。所有胎儿眼眶、鼻咽、上颌突、下颌骨、嘴唇、舌、口咽和颈项区均能误辨,其与胎龄之间并无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
郭蕾 《放射学实践》2004,19(12):871-871
目的 :CT肠道运动描记法 (CTE)是一种用于更好地显示胃肠道 ,尤其是小肠运动的特殊CT检查技术。本研究旨在探讨Crohn′s病 (CD)、隐性肠道出血 (OGIB)或腹痛患者肠系钡剂造影检查 (SBFT)、内窥境检查及手术结果与CTE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比较 2 0 0 2年 4月~ 2 0 0 4年 2月共 14 3例 (男 60例 ,女83例 ,平均年龄 5 3岁 )患者在CTE检查之后 6个月内所行的SBFT、内窥镜检查及手术结果。采用多排 (4或 16排 )CT扫描 ,CTE检查前患者饮水 2 0 0 0ml(扫描前 60min开始 ,每间隔 15min饮水 5 0 0ml)。扫描采用 3mm层厚 ,1.5mm…  相似文献   
100.
"以痛为腧"治法的形成 古代原始社会的人类居住在山洞或处阴暗潮湿之地,多发生风湿痛和创伤痛,有了病痛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病痛处靠近火堆或用石块按压痛处以帮助缓解,由此以砭石按压痛处的方法成为最初始的以痛为腧治法的萌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