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行尿激酶置管持续外引流术的治疗方法。方法:经侧脑室额角钻孔置管持续外引流,尿激酶于手术后6小时~24小时,注入脑室血肿腔内8000U~10000U/5ml溶液,连续外引流7~14天,拔管后反复做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结果:治愈31例,生活部分自理9例,生活不能自理21例,死亡8例,占16%。结论:颅骨钻孔、脑室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置管持续外引流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3.
将72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脑外伤后开始高压氧(HBO)治疗时间的先后分成3组,采用单人高压氧舱辅助治疗,比较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结果伤后行HBO治疗愈早,患者恢复愈好,治愈天数越少。提示早期行HBO治疗具有加速清醒,促进生存者神经功能恢复,消除或改善精神、语言运动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减少后遗症及并发症,缩短疗程等优点。  相似文献   
44.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运用多元化定位和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脑内核(团)治疗癫痫效果突出、安全、微创、无严重并发症。双侧胼胝体、杏仁核、内侧隔区及单侧红核前区多靶点组合治疗,对癫痫的治疗有明显作用。使脑内神经传导和生化递质达到新的平衡,符合或接近正常生理变化,术后服用小剂量抗癫痫药,可达到改善和控制症状目的。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下颅内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共病精神障碍的疗效、安全性和并发症。方法总结39例难治性癫痫共病精神障碍立体定向手术病例,采用CT/MRI图像融合技术,手术计划系统确定颅内靶点,射频热凝毁损双侧胼胝体、杏仁核、海马、Forel-H区、扣带回、内囊前肢、隔区、尾状核下神经束等靶点。术后长期随访,采用Engel及简明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WISC)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39例全部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8个月~10年,平均3.9年,癫痫发作缓解按Engel标准评价Ⅰ级2例(5.1%),Ⅱ级15例(38.5%),Ⅲ级20例(51.3%),Ⅳ级2例(5.1%)。精神障碍、焦虑、抑郁症状均明显好转,智力无下降。术后出现一过性并发症34例,经对症治疗均在1~4周内恢复,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联合毁损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共病精神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癫痫患者的共病症状。  相似文献   
46.
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反复性、发作性和短暂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癫痫发作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困惑。大多数的癫痫是在儿童时期起病,随着临床实践、临床脑电图学、病因及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医学影像学、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童癫痫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大部分癫痫患儿经过正规治疗后可以达到控制或者症状缓解,仍有少部分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或者出现复发,成为难治性癫痫。目前对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方案有多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神经调控,生酮饮食治疗以及基因治疗等。本文将对目前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在治疗MRI阴性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九八八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9月收治的7例MRI阴性,在SEEG指导下手术切除致痫灶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Engel分级评估术后癫痫控制效果。结果 7例患者共植入63根SEEG电极,平均每例患者植入9根电极,触点数共548个;植入顺利,未出现电极折断或移位、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接受可疑致痫灶射频热凝术及随后的致痫灶切除术。术后随访12~18个月,患者的发作频率平均减少92. 8%(P=0. 00),其中5例患者(71. 4%)发作控制达EngelⅠ级,2例(28. 6%)患者发作控制达EngelⅡ级。结论 SEEG监测范围广,可以准确定位MRI阴性癫痫的发作起始;在MRI阴性癫痫患者术前评估中安全可行,可以有效指引手术切除致痫区,控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48.
我院1990-07~2000-12共收治颈椎管哑铃形肿瘤患者15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7例。年龄13-58岁。主要表现为:单肢瘫5例,3肢瘫3例,4肢瘫7例;伴单侧上肢肌萎缩者3例,有感觉障碍平面者10例,二使功能障碍8例。颈部触及包块4例。其中神经纤维瘤10例,脊膜瘤4例,血管外膜细胞瘤1例。肿瘤均位于硬脊膜内沿椎间孔与椎管外沟通,位于脊骼腹侧者7例,偏一侧者8例。肿瘤从C34椎间孔沟通2例,C4.5沟通4例,C5.6沟通7例,C…  相似文献   
49.
继发性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少见,现报告1例窦旁脑膜瘤术后继发DAVF患者如下。1 病例 男,69岁。因“脑膜瘤术后2年半,嗜睡2个月,加重4天”于2001年2月27日入院。两年半前行“左顶枕部窦旁脑膜瘤切除术”,恢复顺利。术后半年复查MRI示肿瘤大部切除,仅矢状窦内有少许肿瘤残余,大脑结构均正常。本次入  相似文献   
50.
目的介绍105例危重神经外科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救治经验。方法采用非手术治疗84例。剖腹找出出血点或出血灶,并行血管结扎或出血病灶切除术21例。结果非手术治疗84例,死亡11例,死亡率为10.04%。手术治疗21例。无1例死亡。结论危重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应尽早确定出血部位及手术治疗是挽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