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应用TLIF治疗Ⅰ度、Ⅱ度腰椎滑脱患者19例,用JOA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通过腰椎正侧位片测量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腰椎椎体融合率、椎间高度及丢失情况。结果 19例随访1~22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为(48.2±8.3)%,优良率为85.6%。椎体滑移距离及椎间隙高度术前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14个月,平均6.8个月,植骨均融合。内固定材料无松动、断裂。结论 TLIF技术治疗腰椎滑脱手术创伤少,适用范围广,脊柱的融合率高,手术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2.
侧前路减压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侧前路减压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患者行侧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结果 36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5~48个月)。随访结果:手术后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S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P〈0.05),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提高1~3级。术中损伤胸膜3例,未发生大血管损伤、内脏损伤、伤口感染、生殖股神经损伤、交感神经损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未发生断棒脱钉等并发症。结论 侧前路减压固定具有减乐直接彻底、能很好重建脊柱序列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等特点,是治疗椎管占位明显或脊柱严重后凸畸形的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总结药物联合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疗效。方法1997年11月~2003年12月期间对药物联合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42例,获得随访38例进行总结分析,分别从疼痛转归,后凸角矫正及截瘫病人缓解等方面进行评价疗效。结果42例中获得跟踪随访38例,失访3例,死亡1例,随访1~6年,平均随访3.8年,疼痛转归率95.2%,截瘫缓解率92.8%。术前平均后凸角38.2°;术后平均后凸角为15.7°,矫正率59.0%。无一例复发,植骨融合平均6个月。结论药物联合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效果好,只有有效全程抗痨治疗加手术清除病灶,植骨联合应用能及早治愈胸腰段脊柱结核,减少结核致瘫的机会,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MRI表现与临床价值。【方法】总结1999年7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42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依术前症状和MRI颈髓受压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恢复率与术前颈髓受压程度呈显相关性,即术前颈髓压迫程度越重,术后颈髓形态恢复越不明显,恢复差;术前颈髓压迫程度越轻,术后颈髓形态恢复越明显,恢复好。【结论】MRI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肱骨近端二部分和三部分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老年肱骨近端二部分和三部分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6例,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治疗。结果 二部分骨折术后优良率为76.9%,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三部分骨折术后优良率为66.7%,肱骨头坏死率16.7%。结论 老年人肱骨近端二部分和三部分骨折应尽量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选择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单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患者分成双侧组和单侧组,双侧组给予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组给予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功能等指标值。结果双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略高于单侧组的20.0%,两组治疗后6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HSS膝关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本组内治疗前比较,HSS膝关节评分明显提高,术后2 d时双侧组血红蛋白量低于单侧组,且双侧组术后2 d内的失血量、输血量均比单侧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是可行的,手术操作简单,无需进行二期手术,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但是手术可能对血液系统造成一定不良影响,故而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双侧同期手术。  相似文献   
27.
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GXBD)在调节血脂代谢、抗氧化、干预ox-LDL/Lox-1通路的作用,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以高脂饲料饲喂雄性Apo-E-/-小鼠42只,建立AS模型。AS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GXBD高、低剂量组,以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8周。末次给药后24 h,检测血清TC,TG,LDL-C,HDL-C及SOD,MDA,GSH-px,ox-LDL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结构变化,Western blot和PCR分别检测主动脉Lox-1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脂指标含量及血清MDA,ox-LD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OD,GSH-px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主动脉Lox-1蛋白表达水平及其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主动脉出现明显粥样硬化斑块;GXBD高、低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小鼠血脂指标含量及MDA,ox-LDL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SOD,GSHpx显著高于模型组,主动脉Lox-1蛋白表达水平及其mRN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主动脉组织粥样硬化病变明显减轻。说明调节血脂代谢,抗氧化、抑制Lox-1的表达、干预ox-LDL/Lox-1通路,可能是其抗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8.
2007-03/2008-12东莞市人民医院骨科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例,平均年龄71岁,其中女性患者8例.共计19处椎体压缩性骨折.每例患者依次使用体位与球囊进行复位.手术前患者站立侧位骨折椎影像与患者过伸位X射线片相比较.随后患者进行单侧球囊后凸成形术.应用X射线片评估体位治疗与椎体后凸成形恢复椎体高度的百分比.在椎体中部所获得椎体高度恢复比,通过后伸体位是10.4%(中位数11.1%),而球囊后凸成形为57.0%(中位数62.2%),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球囊后凸成形获得额外46.6%的椎体高度恢复.通过手术体位复位,51.2%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有>10%的椎体中部高度恢复,而90.7%的骨折通过球囊后凸成形恢复至少10%的椎体高度(P<0.002).虽然试验结果支持通过体位治疗椎体压缩骨折,但在恢复椎体高度方面,球囊椎体后凸成形大于体位治疗4.5倍,并超过80%最终复位.如果恢复椎体高度是最终目的,球囊椎体后凸成形很明显优于单纯体位治疗.  相似文献   
29.
目的系统评价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CBM,PubMed数据库,收集有关瓜蒌皮注射液的临床研究,共检索出144项研究,删除重复文献,通过阅读题目、摘要及全文,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有52篇,对瓜蒌皮注射液的主治病症进行总结,同时对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瓜蒌皮注射液可以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心力衰竭、肺心病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相比,试验组瓜蒌皮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OR=2.77,95%CI(1.62,4.76),P=0.000 2]、心电图疗效[OR=2.25,95%CI(1.30,3.90),P=0.004],中医证候疗效[OR=3.13,95%CI(1.43,6.89),P=0.004]、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OR=3.39,95%CI(1.47,7.82),P=0.004],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OR=0.36,95%CI(0.15,0.87),P=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且瓜蒌皮注射液不良反应较少,使用较安全。结论瓜蒌皮注射液在临床上可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心力衰竭、肺心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Meta分析表明,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但限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总体一般,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RCT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时恢复椎体高度以及缓解疼痛方面的疗效.方法 对12例19个压缩性骨折椎体进行治疗后,对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4、12周记录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分.在术后X线检查中对椎体高度恢复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的平均术前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为9.3,但在术后改善至5.4.在术后4、12周,平均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分别为5.1、5.9.所有患者在24 h内恢复日常活动.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以椎体前部和中部明显.结论 在疼痛缓解和恢复椎体高度方面,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