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732篇 |
免费 | 1485篇 |
国内免费 | 92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4篇 |
儿科学 | 135篇 |
妇产科学 | 139篇 |
基础医学 | 1160篇 |
口腔科学 | 363篇 |
临床医学 | 3948篇 |
内科学 | 2122篇 |
皮肤病学 | 213篇 |
神经病学 | 561篇 |
特种医学 | 89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905篇 |
综合类 | 7608篇 |
预防医学 | 3218篇 |
眼科学 | 303篇 |
药学 | 3159篇 |
61篇 | |
中国医学 | 3403篇 |
肿瘤学 | 7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9篇 |
2023年 | 648篇 |
2022年 | 802篇 |
2021年 | 1008篇 |
2020年 | 692篇 |
2019年 | 693篇 |
2018年 | 720篇 |
2017年 | 466篇 |
2016年 | 605篇 |
2015年 | 654篇 |
2014年 | 1350篇 |
2013年 | 1336篇 |
2012年 | 1450篇 |
2011年 | 1583篇 |
2010年 | 1483篇 |
2009年 | 1406篇 |
2008年 | 1422篇 |
2007年 | 1349篇 |
2006年 | 1243篇 |
2005年 | 1211篇 |
2004年 | 1115篇 |
2003年 | 1025篇 |
2002年 | 992篇 |
2001年 | 945篇 |
2000年 | 745篇 |
1999年 | 580篇 |
1998年 | 536篇 |
1997年 | 495篇 |
1996年 | 502篇 |
1995年 | 439篇 |
1994年 | 403篇 |
1993年 | 304篇 |
1992年 | 270篇 |
1991年 | 194篇 |
1990年 | 175篇 |
1989年 | 145篇 |
1988年 | 135篇 |
1987年 | 124篇 |
1986年 | 111篇 |
1985年 | 113篇 |
1984年 | 76篇 |
1983年 | 70篇 |
1982年 | 69篇 |
1981年 | 64篇 |
1980年 | 52篇 |
1979年 | 33篇 |
1978年 | 10篇 |
1965年 | 12篇 |
1964年 | 12篇 |
1959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文题释义:转化生长因子β3: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在胚胎软骨形成的多个时期都是必不可少的软骨组织形成的关键调节因子,可以促进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并诱导其向软骨组织分化与成熟,促进软骨缺损的愈合。
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属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具有可控的降解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由于其生物可降解性,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微球被广泛应用于小分子药物、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药物的可控持续释放。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3/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系统可使药物在作用部位维持有效药物浓度,提高生长因子的利用率。
目的:优化转化生长因子β3/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制备工艺,探究其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转化生长因子β3/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并对微球的形态、粒径大小、药物空间分布、包封率、载药量和缓释性能进行表征。将转化生长因子β3/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溶解于PBS中,于相应的时间点检测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3浓度,对应时间点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形态。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6组培养,分别加入培养基(阴性对照)、含转化生长因子β3的培养基、含空白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培养基、含10,100,1 000 g/L转化生长因子β3/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培养基,于对应的时间点CCK-8法检测增殖。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培养基(阴性对照)、含转化生长因子β3的培养基、含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培养基、含10,100,1 000 g/L转化生长因子β3/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培养基以非接触方式共培养24 h,检测细胞迁移数量。结果与结论:①转化生长因子β3/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呈球形,表面光滑,无粘连,粒径均匀分布,微球直径2-50 μm,微球内的蛋白药物分布均匀,具有较高的包封率与载药量;②缓释微球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体外可于6个月后完全降解;同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体外可缓慢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3长达45 d;③空白微球及含转化生长因子β3的缓释微球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无影响;④空白微球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无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3及含转化生长因子β3的缓释微球可促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不同质量浓度缓释微球间的促进效果无差异;⑤结果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3/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可在不影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情况下促进其迁移。
ORCID: 0000-0002-2267-4589(杨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采用酶放射分析法对新鲜人脑颞叶组织中5a-还原酶同功酶的活性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在颞叶脑组织中,5a-还原酶1和5a-还原酶2主要分布在灰质,其酶活性(5a-还原酶1,33.6±4.5pmol·h_(-1)/mg蛋白,n=12;5a-还原酶2,13.8±2.9pmol·h_(-1)/mg蛋白,n=11)明显高于分布在白质中的酶活性(5a-还原酶1,14.7±2.0pmol·h_(-1)/mg蛋白,n=12,P<0.001;5a-还原酶2,5.2±0.9pmol·h_(-1)/mg蛋白,n=11,P<0,01);(2)在灰质中,5a-还原酶活性主要来自于5a-还原酶1,其酶活性(34.9±2.5pmol·h_(-1)/mg蛋白,n=32)明显高于5a-还原酶2(15.0±2.3pmol·r_(-1)/mg蛋白,n=18,(P<0.001);(3)5a-还原酶1和5a-还原酶2的活性在男女性之间差异不显著,且与年龄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3.
抗流感病毒药物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元吉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1996,3(3):68-71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流感病毒粒表面抗原(HA和NA)能经常不断地发生变异,使本来有效的流感病毒疫苗很快失效。因此,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究已越来越引起人们普遍地重视,至今已发现了一些有苗头的药物,有的已应用于临床,但绝大多数仍处于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了解猪肺磷脂 (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MD)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照组 12例 ,HMDⅡ级 7例 ,HMDⅢ级 5例 ;治疗组 15例HMDⅡ级 9例 ,HMDⅢ级 6例 .分别机械通气例数 ,在机械通气患儿中记录通气时间 ,住院时间和并发气漏的情况 .结果 HMDⅡ级患儿中 ,对照组机械通气例数比治疗组多 (p <0 .0 5 ) ,而HMDⅢ级患儿中 ,两组机械通气例数比较无明显差异 .在机械通气的患儿中 ,治疗组的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 ,并发气漏的情况比对照组少 (p<0 .0 5 ) .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减少Ⅱ级肺透明膜病患儿机械通气机会 ,同是机械通气 ,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能使机械通气时间减少 ,住院时间缩短 ,并发气漏的机会减少 . 相似文献
995.
我国猪群中H9N2亚型毒株HA和NA基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我国内地从猪中分离到H9N2亚型毒株HA和NA基因来源及它们使猪致病的原因。方法 用PCR扩增目的基因,与P^GEM-T Easy Vector4℃过夜连接,重组质粒转化DH-10β细菌,筛选阳性菌落,酶切鉴定,测序。然后,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 两株猪H9N2毒株HA蛋白分子上第226位上氨基酸为L,这与从人和猪所分离出的H9N2毒株相同,其连接肽属对禽致病的毒株,但它们的序列为R-L-S-R,而不是R-S-S-R;其NA蛋白茎区第62~64位存在掉失,这与A/Shaoguarn/408/98,A/Swine/Hong Kong/9/98及A/Duck/Hong Kong/y280/97(H9N2)毒株相同;HA与NA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两株猪H9N2毒株的HA基因接近于A/Chicken/Hong Kong/G23/97和A/Chicken/Hong Kong/G9/97.而NA基因接近于A/Shaoguan/408/98毒株。结论 两株猪H9N2亚型毒株的HA和NA基因可能性最大来自禽H9N2毒株。由于其HA蛋白分子上连接肽氨基酸序列发生替换,可能造成了它们对猪具有致病性。禽H9N2毒株NA蛋白茎区氨基酸掉失,造成了它们能直接感染猪。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监测对昏迷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7例昏迷患者采用多次动态脑电图监测,分析脑电图改变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平坦波型昏迷死亡率较高(94.7%),慢波型昏迷死亡率较低(30.3%),且预后较好。结论:对昏迷病人实施动态脑电图监测,可提高对预后评估及脑死亡的正确判断率。 相似文献
997.
3C蛋白酶是催化小RNA病毒前体蛋白中非结构蛋白部分裂解的关键蛋白酶,对病毒的复制有着重要作用,是当前抗病毒研究的一个重要靶点。本文简要概述了3C蛋白酶的结构、功能和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对该酶的抑制研究和相关病毒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总结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岛状肌瓣移植治疗胫骨上端创伤性慢性骨髓炎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岛状肌瓣移植治疗胫骨上端创伤性慢性骨髓炎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0~58岁(平均32岁)。供区均选用同侧小腿。肌瓣表面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1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交换敷料逐渐愈合,肌瓣和其上植皮全部成活,术后经过顺利,术后随访半年~5.5年(平均2.5年),没有发现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 该肌瓣以腓肠内侧动脉穿支为血供,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肌瓣较薄的优点,带蒂移植适宜修复胫骨上端慢性骨髓炎。 相似文献
999.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44v6的表达及其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细胞黏附分子CD44v6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类黏附分子,是分布极为广泛的一组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间质之间的特异性黏接,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本实验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情况,并探讨CD44v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为了对平衡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课题组自行设计了一款康复训练装置。
目的:对自行设计的平衡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装置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
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工作界面Workbench对康复训练装置进行了强度和刚度分析。分别模拟临床上平衡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时的5种不同工作状况,在相同约束条件下分别施加装置自重载荷和患者体质量载荷,得出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大小。
结果与结论:5种工况下,应力集中与变形突出的区域大致相同,其数值与角度成正相关关系且最大等效应力值均小于所用材料的屈服强度,说明该康复训练装置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能够承受所加的负载;从最大应力值和变形来看,该装置的设计趋于保守,可通过结构优化减轻整体装置的质量;对于复杂模型,ANSYS最新工作界面Workbench比Classic界面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