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3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11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70篇 |
内科学 | 25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97篇 |
预防医学 | 68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43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72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5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周小果;郭娜;段秋立;党强 《实用癌症杂志》2024,(9):1443-1445
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MMP-9、ProGRP及内皮素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MMP-9、ProGRP以及内皮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MP-9、ProGRP以及内皮素阳性表达率男性患者和Ⅲ、Ⅳ期患者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和Ⅰ、Ⅱ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ProGRP以及内皮素与肿瘤分期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MP-9、ProGRP以及内皮素均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指标,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存在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观察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HNL患者的18F-FDG PET/CT及临床表现,分区域选取18F-FDG摄取最高的病变淋巴结54枚,分析其最大径、位置与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相关性。结果 11例HNL中,7例受累淋巴结呈全身性分布,4例仅颈部和/或腋窝淋巴结受累;11例颈部淋巴结均受累,9例腋窝淋巴结受累;受累淋巴结呈卵圆形,最大短径均<2.30 cm,密度多均匀,且无融合趋势;18F-FDG PET/CT显像见不同程度放射性摄取,SUVmax为1.22~23.34,中位SUVmax为5.56(2.37,9.87)。8例发热患者中,6例中轴骨摄取高于肝脏。淋巴结最大短径、最大长径均与SUVmax呈低度正相关(r=0.496,P<0.001;r=0.347,P=0.010),所在位置与SUVmax无明显相关(r=0.019,P=0.892)。结论 HNL于18F-FDG PET/CT显像主要表现为全身多发淋巴结轻、中度肿大,颈部及腋窝淋巴结多受累及代谢增高,伴或不伴中轴骨代谢增高。18F-FDG PET/CT可用于评估HNL患者全身淋巴结受累、判断疾病活动度及辅助活检定位。 相似文献
123.
124.
目的 探讨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2,rhIL-12)同步干预肿瘤放射外科治疗及晚期姑息治疗患者,观察用药后对机体造血功能、全血细胞、免疫功能及辐射防护功能的影响。方法 53例接受射波刀治疗的肿瘤患者,分别为150 ng/kg组19例,250 ng/kg组24例,对照组10例。47例接受晚期姑息治疗的肿瘤患者,其中150 ng/kg组20例,250 ng/kg组21例,对照组6例,治疗当天同步给药,连续观察4周,观察治疗的量效关系。结果 rhIL-12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造血功能、全血细胞、机体免疫调节、抗辐射损伤等均有改善趋势。有19例首次给药后发热,9例周身不适,2例出现转氨酶和胆红素轻度升高,余无其他不良事件。结论 rhIL-12同步干预肿瘤放射外科、晚期肿瘤姑息治疗,具有显著的联合增益作用,对造血功能抑制、机体免疫紊乱、辐射损伤防治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5.
杜建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福建省优秀专家、老年病学科带头人。杜教授是原福建中医学院院长,现任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原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福建分会副会长。曾主持包括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29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福建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立夫中医药著作奖等科研、教学奖励13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教材12 相似文献
126.
近年来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行乳房切除的患者越来越多,解决乳房缺失造成的形体残损和心理创伤已成为临床医生及患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由此也体现出乳房再造术在临床上的重要性.目前的乳房再造术概括起来有应用假体和自身组织移植再造两大类,再造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条件和乳房局部的组织量来决定.随着对乳房再造术认识的深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乳房再造术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7.
医疗保险机构实施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改革后,病案也是医疗保险机构支付医院医疗费用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利益。实现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病程记录的书写质量及病案的完整性在医疗保险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医保管理及医疗活动中应强化病案质量意识,协调好医院、患者、医疗保险机构三方的利益,才能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28.
129.
正常人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正常人标准心电图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正常人标准心电图,分别测量12个导联的Q—T间期、Q—Tp间期,按(Q—T间期)-(Q—Tp间期)的差值计算Tp—Te间期,按Tp—Te间期/Q—T间期计算其比率,并比较12个导联的测定值。结果(1)Tp-Te/QT比率和Tp—Te间期均为V2最长(分别为0.24±0.04,93.20±16.07ms),avL最短(分别为0.16±0.03,58.06±13.70ms)。(2)Tp—Te间期在Ⅱ、Ⅲ、avR、V2~V6导联男性比女性长(P〈0.05);Tp—Te/QT比率在Ⅱ、Ⅲ、avR、avF、V2-V6导联也是男性比女性长(P〈0.05)。(3)全体V2导联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90.01,96.39)(ms)和(0.23,0.25)(ms)。男女V2导联Tp—Te间期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93.67,103.07)(ms)和(85.13,93.46)(ms)。男女V2导联Tp—Te/QT比率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4,0.26)(ms)和(0.21,0.24)(ms)。结论提供正常人Tp—Te间期值和Tp—Te/QT比率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