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2篇
  2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背景:成骨作用和血管发生在骨的形成和修复过程中紧密结合,而低氧诱导因子1α被认为是促血管新生相关基因调控中最重要的核心转录因子,其可促进缺氧部位血管的形成,进而促进骨的形成。 目的:构建野生型和点突变型两个低氧诱导因子1α慢病毒真核表达载体 Lenti-HIF1α-IRES-EGFP,并比较其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首先根据野生型人源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序列信息和确定酶切位点的点突变型序列信息构建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野生型和点突变型两个慢病毒真核表达载体;然后采用制备的病毒液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结果与结论: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转染7 d后野生型组和点突变型组细胞均未见明显荧光,转染14 d后两组细胞均呈现明显的绿色荧光;qPCR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转染7 d后即有低氧诱导因子1α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显著表达,转染14 d后,两基因仍然显示较高的表达水平。说明实验成功构建野生型和点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慢病毒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可以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2.
王茜  郭羽  郭娜  廖春丽 《护理研究》2013,(11):3677-3678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外籍人士在华就医的现象日益增多.外籍病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针对这些病人,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促进其身心健康、满足其护理需求成为护理人员研究的新课题.Leining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跨文化护理,她曾研究指出,除非护理计划符合病人所属文化背景下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否则病人将既不接受也不遵循护理计划.Narayan等提出,病人的文化评估是制订护理计划的重要环节.通过文化评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从而制订针对性更强、效果更佳的护理计划,为护理措施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指导.我院病房特需产科病房,每月平均收治1例或2例外籍病人,我们运用文化评估表对外籍病人进行文化评估,制订出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3.
目的通过测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与正常孕妇血清微量元素铁、锌水平,研究血清铁、锌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在2018年1~10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住院患者中选取研究对象,研究组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55例,对照组为无并发症正常孕妇61例,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两组孕妇血清微量元素铁、锌水平,分析血清铁、锌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结果①血清铁水平:研究组1.37±0.78μg/ml vs对照组0.92±0.43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P0.05);②血清锌水平:研究组0.67±0.18μg/ml vs对照组0.77±0.15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P0.05)。结论①孕妇血清高铁负荷,低锌水平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相关性;②孕期应监测血清铁、锌水平,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观察受试药物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游泳实验及胸腺、脾脏重量测定并指数计算,鸡红细胞作免疫原的溶血素测定实验和PH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来反映受照射小鼠的免疫功能及全身状态。用6MV-X射线照射造模,灌胃给药苞叶雪莲水提物,预防性给药(照射前)一周,治疗性给药(照射后)一周,共14d。后按既定方法对各组小鼠进行指标检测,所有实验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照射对小鼠的免疫功能及全身状态均有明显的影响。在游泳实验中,用药组游泳时间均长于模型组(IR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药组的胸腺系数值都高于IR组,高剂量组最为明显,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通过溶血素实验测定光密度值(OD值),用药组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苞叶雪莲水提物对小鼠免疫系统可能有一定的放射防护作用,在药物制备、成分分析、用药方式及剂量、用药时间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5.
杜建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福建省优秀专家、老年病学科带头人。杜教授是原福建中医学院院长,现任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原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福建分会副会长。曾主持包括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29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福建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立夫中医药著作奖等科研、教学奖励13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教材12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行乳房切除的患者越来越多,解决乳房缺失造成的形体残损和心理创伤已成为临床医生及患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由此也体现出乳房再造术在临床上的重要性.目前的乳房再造术概括起来有应用假体和自身组织移植再造两大类,再造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条件和乳房局部的组织量来决定.随着对乳房再造术认识的深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乳房再造术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7.
郭娜 《中国病案》2012,13(4):18-19
医疗保险机构实施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改革后,病案也是医疗保险机构支付医院医疗费用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利益。实现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病程记录的书写质量及病案的完整性在医疗保险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医保管理及医疗活动中应强化病案质量意识,协调好医院、患者、医疗保险机构三方的利益,才能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18.
医疗保险单病种付费方式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卫平  张晨  郭娜 《中国医院》2011,15(7):73-75
探讨单病种付费的定义、项目内容、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单病种付费中出现的如:同一疾病诊断和同等患者状况下的费用差别较大;规避单病种付费的医疗行为;医疗保险单病种定价过低;单病种流程操作以及单病种监管等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管理和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9.
正常人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正常人标准心电图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正常人标准心电图,分别测量12个导联的Q—T间期、Q—Tp间期,按(Q—T间期)-(Q—Tp间期)的差值计算Tp—Te间期,按Tp—Te间期/Q—T间期计算其比率,并比较12个导联的测定值。结果(1)Tp-Te/QT比率和Tp—Te间期均为V2最长(分别为0.24&#177;0.04,93.20&#177;16.07ms),avL最短(分别为0.16&#177;0.03,58.06&#177;13.70ms)。(2)Tp—Te间期在Ⅱ、Ⅲ、avR、V2~V6导联男性比女性长(P〈0.05);Tp—Te/QT比率在Ⅱ、Ⅲ、avR、avF、V2-V6导联也是男性比女性长(P〈0.05)。(3)全体V2导联Tp—Te间期和Tp-Te/QT比率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90.01,96.39)(ms)和(0.23,0.25)(ms)。男女V2导联Tp—Te间期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93.67,103.07)(ms)和(85.13,93.46)(ms)。男女V2导联Tp—Te/QT比率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24,0.26)(ms)和(0.21,0.24)(ms)。结论提供正常人Tp—Te间期值和Tp—Te/QT比率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0.
郭娜  苏秀兰  王立平 《医学综述》2013,(16):2881-2883
人组织型激肽释放酶基因(KLK)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着作用,参与体内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调节血压和水钠代谢,参与炎性反应和心血管保护作用。KLK具有降低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心脏和动脉的重构,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KLK可能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可能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的易患基因。该文就KLK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状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