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6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00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科学   152篇
综合类   445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72篇
  1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近年来在检测机构广泛使用的实验室管理工具。从8个方面分析了贵州省疾控机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进一步阐述了疾控系统建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2.
背景神经纤维疾病的患者经常被推荐做复合动作电位相对不应期的测定,但其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特性始终并未完全证实.目的通过蟾蜍坐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实验,更加全面地阐述复合动作电位相对不应期爆发动作电位的特点.设计随机非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由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6只蟾蜍,在同一生理学实验室被处死来做实验.干预以不同的刺激强度和组合方式刺激神经.主要观察指标用NSA-Ⅲ医学信号处理系统记录相对不应期发生动作电位的幅度.结果在相对不应期的同一时刻,较强的刺激会引起较大幅度的复合动作电位,并且在同样的刺激强度下,不会产生太大变化.结论在同一时期对相对不应期的刺激可引起不同阈值的神经纤维不同概率性的兴奋,但它们可以固定的概率性叠加,以形成稳定的动作电位.此外,神经干中A类神经纤维的最短绝对不应期可以通过足够强的刺激来测定.  相似文献   
53.
在同种异体骨骨移植的骨愈合过程中,骨形态生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是关键性的调节因素,它们通过调节转录因子以及借助一些信号转导途径,促进骨祖细胞分化成为成熟的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发挥了诱导分化和定向分化的效应。骨形态生成蛋白使诱导分化生成的新骨与以同种异体骨移植为支架的骨传导作用相辅相成,完成骨缺损的修复。本文就BMP在同种异体骨骨移植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急诊部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先治疗后转运模式,对照组40例,采用边转运边治疗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时段各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途中有1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发生率为2.5%,对照组转运途中有4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发生率为10%,所有患者给予紧急气管插管后有所好转,观察组病情恶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过程中采用先治疗后转运模式疗效好,死亡率低,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55.
56.
为了探讨我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乳腺增生发病情况,为制定歼击机女飞行员相应的生理卫生保障措施提供参考,在国庆60周年阅兵集中封闭训练期间,我们对空军某部的16名歼击机女飞行员、34名运输机亿毪行员和30名新人校女飞行学员的乳腺进行了彩色超声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通过飞行中心率变异性(HRV)的分析,比较两型运输机飞行人员的职业应激特点。方法以26名A型运输机(专机任务)飞行人员和24名B型运输机(普通任务)飞行人员为对象,采用飞行员飞行状态生理参数记录检测仪记录飞行中的心电图,分析有关HRV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飞行人员上午时段飞行中的平均心率无显著差异(t=1.62,P〉0.05)。但A型运输机飞行人员飞行中的RMSSD、VLF、LF、HF和总功率谱等指标较B型运输机飞行员明显升高(t=9.77~14.66,P〈0.01)。结论 A型运输机飞行人员飞行中的紧张程度明显高于B型运输机飞行人员。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 建立乳腺癌针吸细胞形态定量参数的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并验证其在辅助FNA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利用MPIAS-2000系统对60例乳腺癌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针吸细胞学涂片进行形态定量测定,对获得的29项形态参数进行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分析,并用盲法对其鉴别诊断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所建立的网络模型经过14次训练后即可达到误差要求,诊断模型对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为100%,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结论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针吸细胞学涂片进行ANN分析所建立的诊断模型,对乳腺癌及良性病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辅助针吸细胞学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胃间质瘤33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经病理免疫组化检查证实.结果 33例胃间质瘤的主要螺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外或腔内突出.增强后,肿块强化较明显或呈中心坏死、囊变,周边强化.33例胃间质瘤中,良性8例,肿块直径多小于5cm;恶性25例(包括潜在恶性6例),肿决直径多大于5cm,边界多不清楚,其中19例肿块内有坏死.12例既向腔内生长又向腔外生长的胃间质瘤患者中,11例病理证实为恶性,有5例在3年内出现复发.结论 螺旋CT对胃间质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它能准确显示胃间质瘤的部位和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