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3篇 |
免费 | 79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7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37篇 |
口腔科学 | 39篇 |
临床医学 | 161篇 |
内科学 | 135篇 |
皮肤病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18篇 |
特种医学 | 46篇 |
外科学 | 133篇 |
综合类 | 359篇 |
预防医学 | 110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3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74篇 |
肿瘤学 | 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69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91篇 |
2010年 | 88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81篇 |
2007年 | 77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73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附睾汤治疗慢性附睾炎27例临床观察郭军(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泌尿科100053)关键词子痈,中医药治疗慢性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病,由于病因病理复杂,单独使用抗生素常常不理想,大多数患者又不愿手术切除或不宜手术。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中... 相似文献
62.
过敏性紫癜是小儿时期一种较常见的综合征。病因不甚清楚,一般认为和变态反应有关。根据有些地区的统计,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长。对有些并发肾小球肾炎者预后不佳,可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了解本综合征的临床与预后,现将1960年9月至1978年8月的104例病儿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6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是急诊和外科危重病人常见的致命并发症之一,1967年由Ashbaugh等首次提出.ARDS是一原发疾病多样,发病机理复杂、致病环节多的综合征,目前国际上尚无治疗特效药物,主要原则仍是综合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特别是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和组织氧供,防止进一步肺损伤、肺水肿.本文综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4.
中药新药治疗阳痿的临床研究中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中药新药治疗阳痿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提出以下观点:(1)阳痿的诊断以性交失败率超过75%被国内外公认,勃起障碍并不是阳痿的同义词:(2)阳痿的轻重分级要与临床实际一致,且有可操作性;(3)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为佳;(4)疗效标准应以阴茎勃起程度、性交成功率、临床体征等综合判定,(5)加强阳痿证型本质规律的研究是当前重要课题,既要辨证施治,又不能机械辨证。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大连市儿科院前转运病例的病种特点。方法:分析2007年1月1日~2009年1月1日611例院前急救患儿的来源、年龄分布、疾病排序等特点。结果:患儿来源,大连市区内248例(40.6%),市区外363例(59.4%)。居前3位的院前急救疾病中,新生儿组依次为早产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炎;儿科系统疾病依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结论:儿科院前转运病种以新生儿组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应加强儿科院前急救队伍的建设,以提高院前急救的水平,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6.
菟丝子对老龄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然衰老小鼠,观察菟丝水煎剂对老龄小鼠红墓卢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水平,脑脂褐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菟丝子可使老龄小鼠红细胞胞膜SOD活性增高,血甭LPO水平和脑脂褐素含量显著降低。提示菟丝可增加老龄小鼠SOD活性,抑制人脂质过氧化物及终立物生成,进而延缓机体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67.
1病历简介 男,31岁。间断性四肢抽搐10余年,头外伤3个月,听力下降2个月,视物不清5天入院。无明显诱因四肢抽搐10余年,每年发作1-2次,发作时紧握双拳,双眼上吊,牙关紧闭,口吐白沫,伴意识不清,小便失禁,每次持续2-3min,以夜间发作及劳累后明显。入院前3个月从床上摔倒在地,当地医院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进入我国的医学院校学习,心血管病的全英语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心血管病教学中发现,教材及课件的有机结合、以及见习带教的质量等方面均有待提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为今后的心血管病的全英语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 探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和转归.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心内科行PmVSD介入封堵术6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术中心导管检查以及术后随访资料,按照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n=9)与非心律失常组(n=6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mVSD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心律失常组患儿QRS间期为109.00(93.50,127.50)ms,非心律失常组患儿QRS间期为74.00(71.25,78.00)m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缺损直径、肺循环/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p/Qs)和曝光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曝光时间延长是PmVSD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OR=1.416,95%CI:1.120~1.790,P<0.05).随访12.00(6.00,12.00)个月,7例(包括2例严重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患儿恢复窦性心律.结论 PmVSD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以束支传导阻滞多见,大部分术后早期可恢复正常,曝光时间延长可增加PmVSD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