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8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闫晓临  郝玉明 《临床荟萃》2006,21(8):559-561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对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92例无ST段抬高的ACS患者(ACS组),2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浆BNP测定,并观察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全因死亡)发生情况。结果ACS组血浆BNP(36.45±14.96)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45±3.95)ng/L(P<0.01);在ACS组内,心肌梗死(AM I)亚组中血浆BNP(43.19±15.26)ng/L,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亚组(31.73±12.85)ng/L(P<0.01);正常对照组无1例发生心血管事件;ACS组中,BNP>30 ng/L亚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9.5%,显著高于BNP正常亚组的16.3%(P=0.029),比数比(OR)2.146(95%可信区间为1.07~4.29),血浆BNP>30 ng/L判断心血管事件的阳性预测值为29.5%,阴性预测值为83.6%。结论血浆BNP检测对无ST段抬高的ACS患者预后有较好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2.
刘素云  刘宁  祖秀光  郝玉明  李拥军 《临床荟萃》2010,25(14):1210-1212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脂联素(APN)、脑钠肤(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70例扩张型心肌病CHF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20例正常人血浆APN和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①CHF组APN、BNP水平分别为(11.66±4.59)mg/L、(1079.78±550.76)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38±0.47)mg/L、(59.63±22.43)ng/L(均P<0.01);②心功能Ⅱ、Ⅲ、Ⅳ级组APN分别为(5.59±1.85)mg/L、(11.27±3.00)mg/L及(15.19±3.81)mg/L,BNP水平分别为(463.78±169.50)ng/L、(917.05±290.19)ng/L及(1 595.72±481.76)ng/L,随着心功能恶化二者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③CHF组治疗后APN(5.88±2.55)mg/L、BNP(547.25±234.88)ng/L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11.66±4.59)mg/L、(1 079.78±550.76)ng/L(均P<0.01);④CHF组血浆APN水平与BNP呈正相关(r=0.680,P<0.01).结论 CHF患者血浆APN和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心功能恶化而显著升高.CHF患者经治疗后随心功能好转血浆APN和BNP水平可降低.CHF患者血浆APN和BNP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3.
104.
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 1 82例冠心病、94例正常人及 3 8例X综合征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前及运动高峰时QT离散度 (QTd)的变化。X综合征组运动前QTd明显小于冠心病组 (2 9.41± 1 5 .1 1msvs 5 4.3 0± 9.2 2ms ,P <0 .0 1 )、而与正常组 2 5 .3 0± 1 3 .2 1ms相似(P >0 .0 5 ) ;X综合征组运动高峰时QTd明显大于正常组 (4 9.92±1 0 .2 3msvs 2 3 .5 2± 1 4.3 2ms,P <0 .0 1 )。结论 :X综合征者运动时QTd明显增加 ,提示运动高峰时较大的QTd可反映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所致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保护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所有病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12.5~25 mg,每日3次;缬沙坦1组:缬沙坦80 mg,每日1次;缬沙坦2组:缬沙坦160 mg,每日1次.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1、6、12、18个月对心室重构及心功能有关指标进行检测,并同时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浓度.结果:治疗12、18个月,缬沙坦1、2组与卡托普利组比较,左心室重构各指标(除外缬沙坦1组12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标)、心功能各指标(除外缬沙坦1组12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用药18个月不同剂量缬沙坦比较,缬沙坦2组较缬沙坦1组上述指标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AngⅡ水平治疗6、12、18个月缬沙坦1、2组和卡托普利组均较治疗前升高,其中缬沙坦1、2组升高明显,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醛固酮水平与治疗前相比3组治疗1、6个月时开始降低, 治疗12、18个月时卡托普利组逐渐升高(无显著性差异),但缬沙坦1、2组仍明显减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一样,能有效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保护心功能,其远期疗效可能优于卡托普利,且疗效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IGF)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60例AMI患者(AMI组)发病第12小时、第3天、第7天血清中PIGF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于第14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PIG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量测定.结果:AMI组发病第12小时、第3天PIGF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小时、第3天、第7天超敏C-反应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IGF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654;P<0.01),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呈显著正相关(r=0.845,0.684;P<0.01).结论:AMI时患者血清PIGF水平显著增高,AMI后第3天达到相对高值,第7天降至正常人群水平.P1GF水平可能影响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07.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研究旨在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 (CHD)慢性心力衰竭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选择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HD心力衰竭患者 6 7例 ,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 3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合并高血压者 6例、稳定性心绞痛 (SA)合并高血压者 2 9例 ,所有患者均曾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 ,心功能Ⅱ~Ⅳ级 (NYHA) ,年龄 4 0~ 76 (6 0 0± 9 9)岁。随机分为两组 :(1)治疗组 33例 :其中OMI患者 15例、UA者 4例、SA者 14例 ,平均年龄 (5 9 7± 10 2 )岁…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评价东莨菪碱在不使用呼吸机家猪基础麻醉中对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 与结果 48头家猪分为东莨菪碱组和山莨菪碱(654-Ⅱ)组,基础麻醉后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532.08±105.67 ms与394.17±59.78 ms, 157.00±18.26 mmHg与178.63±20.73 mmHg, 118.63±16.51 mmHg与128.21±17.00 mmHg,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东莨菪碱作为家猪的基础麻醉用药,对心率血压的影响较654-Ⅱ小.  相似文献   
109.
左心室肥厚(LVH)是猝死、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信号。与尸检及超声左室定量法比较,ECG检出LVH的准确度不够理想,尤其是敏感度较低(20%~50%)。我们设想,在左心室肥大者由于除极面及所产生的综合心电向量将向左下方增大,QRS向量环要离开V4、V5、V6平面,所以常规心电图的V4、V5、V6导联不能描  相似文献   
110.
窦性心率振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个评价心脏病患者危险度的新方法,与以往的指标相比,有较高的预测价值[1]。所谓HRT现象即一次室性期前收缩之后窦性心律周期的短期波动现象。QT离散度(QTd)是评价心脏复极同步程度的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心肌电活动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