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62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340篇
预防医学   184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64篇
  4篇
中国医学   230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刺络放血、针灸、手法整脊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8例,5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疗效并对治疗前后进行TCD检查。结果:优良率82.1%,有效率96.4%。治疗前后TCD比较,治疗后Vm增加,血供得到改善,P0.01。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2.
一般意义而言,“胶质瘤”仅指星形细胞来源的肿瘤,但是,广义的“胶质瘤”通常用于所有胶质细胞来源的肿瘤(如低级别的胶质瘤通常用于所有胶质细胞来源的低级别肿瘤)。胶质瘤是神经外胚层衍化而来的胶质细胞发生的肿瘤,是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从神经外胚叶衍化而来的胶质细胞有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等,它们都可以发生肿瘤。胶质瘤根据恶性程度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级别。低级别胶质瘤发展缓慢,预后较好,而高级别的胶质瘤发展迅速,预后很差。一方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设计良好的研究提示对WHO I/II级胶质瘤该如何处置…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酶1(glutaminase 1,GLS1)在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BCG)感染的巨噬细胞中对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利用小干扰RNA敲减巨噬细胞内GLS1的表达并结合BCG感染,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ELISA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自噬相关指标,阐明GLS1对BCG诱导的巨噬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结果:(1)BCG感染巨噬细胞显著增加了LC3B和GLS1的蛋白表达量(P<0.01),促进了谷氨酰胺分解;(2)敲减GLS1显著增加了巨噬细胞内谷氨酰胺的含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巨噬细胞的自噬率以及自噬相关因子LC3B(P<0.01)、beclin-1(P<0.01)和ATG12(P<0.05)的蛋白表达量;(3)剥夺培养液中的谷氨酰胺处理细胞后,敲减GLS1对BCG感染的巨噬细胞中自噬相关因子LC3B、ATG5和ATG12的表达以及自噬流的发生无显著影响。结论:在BCG感染巨噬细胞RAW264.7过程中,敲减GLS1后可通...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利用富锌麦苗与绿茶及药食同源的药材-金银花、菊花、枸杞等研制开发一种新款饮品-麦草茶。方法采用观感评价及品尝统计评价的方法确定杀青条件和配方组成。结果麦苗以90℃温度2%异抗坏血酸钠和0.5%柠檬酸混合液护色较为理想;按60%麦苗、17%绿茶、3%贡菊、1.5%金银花、13%枸杞、5.5%甘草的比例组配口感较理想。结论麦草茶主要呈现麦苗的草绿色,其中散布着白色的贡菊、金银花和红色的枸杞,具有良好外观形象;并兼有绿茶的醇香和淡淡的麦草香味,具有良好适口性。该产品特点是含有麦苗的全部营养成分、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及丰富的微量元素锌,同时还保持了传统茶的风味。人们可以长期饮用,在满足传统饮茶习惯的同时,使心身得到健康。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出现心房颤动(AF)前预防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128例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F发生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PⅠCP、PCⅢ及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自主神经以逆转心肌纤维化减少AF发生,实现对高血压患者房颤发生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及PAC-1)的表达,探讨血小板活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抗血小板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85例ACS患者外周血CD62P及PAC-1,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85例ACS患者中单用阿司匹林组(41例)与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组(44例)比较.结果:ACS患者的CD62P及PAC-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CS患者单用阿司匹林或联用氯吡格雷治疗前后的CD62P及PAC-1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单用阿司匹林组与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及PAC-1)可以作为ACS患者血小板被激活的指标而检测,抗血小板治疗能抑制CD62P及PAC-1的表达,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可以更好地抑制血小板激活,减少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87.
1973年Snyder等(1)在脑内发现阿片受体后,很多实验室都在寻找内沅性阿片样物质,1975年底Hughes等(2)发表了具有吗啡样活性的物质一脑啡肽(Enkephalin),其后,其它的一些实验室相继发表了镇痛素(Anodynin)(3)、β-内啡肽(β-Endorphin)(4)等吗啡样物质。关于吗啡样物质的生理功能及其与针刺镇痛的关系,是大家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从目前有关的资料来看,可以  相似文献   
88.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VPAS),是一种完全植入皮下、可供长期留置在体内静脉输液的装置,由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国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于临床,国内也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我科2010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有2例植有CVPAS,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PDTC对缺氧/再给氧时血管内皮细胞ICAM-1,VCAM-1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和治疗途径,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再给氧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的表达,探讨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培养的人胚肾血管内皮细胞分为3组,缺氧组:细胞经过缺氧/再给氧处理;PDTC组:在缺氧前于培养液中加入PDTC;对照组:未经处理.以多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3组细胞ICAM-1、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内皮细胞表面ICAM-1和VCAM-1呈较低表达,缺氧组呈较高表达;PDTC组ICAM-1和VCAM-1的表达明显低于缺氧组,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缺氧/再给氧促进内皮细胞活化,增强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抗氧化剂PDTC能有效降低ICAM-1和VCAM-1的表达,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0.
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非手术治疗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有较多关于应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报道,但此疗法的指征和方法至今并未得到公认和推广应用。我们曾遇数例确诊颅内血肿后,因某些原因推迟手术数周或数月,在手术时发现血肿己被吸收仅剩下增厚的包膜,因此推测有些颅内血肿确可采用非手术治疗。自1980年应用CT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