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研究皮质酮对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和突触活动的影响 ,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 以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为标本 ,使用膜片钳技术的全细胞记录方式 ,通过压力注射给药的方法观察皮质酮对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及其自发性突触活动的影响。结果 皮质酮 1、10和 10 0μmol·L- 1可使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电流的幅度分别增加 (14± 8) %、(41± 13) %和 (5 8± 9) % ,其增强效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特征 ,但没有电压依赖性 ,也不改变钙通道的电学特征。 10 0 μmol·L- 1皮质酮可使海马神经元突触活动的发生频率增加约 4倍。在使用河豚毒素阻断神经元的突触传递活动后 ,皮质酮仍然可以诱发低频 (4.6± 1.0 )Hz低幅 (0 .18±0 .0 9)nA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结论 皮质酮对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钙电流及其突触活动有明显的增强作用。皮质酮的即刻增强效应可能与其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建立盐酸左旋去甲基苯环壬酯( demethyl levophencynonate hydrochloride,L-LPC)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apcel PAK C18柱, MGⅡ5μm,4.6 mm ×250 mm,Col:No.A4AD 02992(Shiseido,日本);流动相甲醇∶乙腈∶0.05 mol/L醋酸钠缓冲溶液(pH 5.0)为4∶3∶3;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进样量20μl;柱温为室温。结果方法回收率为(100.15±0.73)%;溶液在8 h保持稳定(RSD为0.36%);在0.1~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81558X-4768.3(R2=1,n=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为该制剂含量测定、半成品测定及制剂稳定性研究提供了方法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毒蕈碱型M5受体亚型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5是最后一个被克隆出的乙酰胆碱毒蕈碱型受体亚型,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基本结构特征, 其信号转导方式既可以与G蛋白偶联,激活多种效应酶 (腺苷酸环化酶、磷脂酶C、磷脂酶A2 )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又可作用于离子通道来调节细胞间的信号传递。M5生理作用主要与调节中枢NO的生成和DA的释放有关,可能为药物滥用成瘾、DA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阿尔采末病、脑缺血等的药物治疗提供一个新靶标。  相似文献   
45.
G蛋白偶联受体组成性活性及反向激动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受体中家族成员最多的一大类,其活性涉及体内绝大部分的生理功能,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是主要的药物作用靶标。研究表明,GPCR及其突变体在缺乏配体结合的情况下,能自发地产生一定程度的内在活性,即GPCR的组成性活性(constitutive activity);其相应的反向激动剂与GPCR结合能降低受体的组成性活性,在药物治疗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愈来愈多的实验表明,GPCR组成性活性及反向激动剂的研究具有广阔和实际的应用前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受体学说领域和药物研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盐酸苯环壬酯及其衍生物抗胆碱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新型抗胆碱化合物盐酸苯环壬酯(CPG)及其衍生物去甲基苯环壬酯(DMCPG)、噻环壬酯(CTG)的抗胆碱作用特点。方法:运用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比较研究CPG、DMCPG、CTG与大鼠大脑皮层M受体的亲和性。抗胆碱药效学作用特点用3个实验进行评价:(1)抑制氨甲酰胆碱(carbachol)对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的收缩作用;(2)对小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镇静催眠的协同作用;(3)抑制氧化震颤素致小鼠唾液分泌作用。结果:CPG(Ki=271.37±72.30 nmol/L),CTG(Ki=540.52±124.43 nmol/L)和DMCPG(Ki=1310±263 nmol/L)均能抑制[3H]QNB与M受体的结合。中枢抗戊巴比妥镇静催眠作用从强至弱大小顺序依次为:CTG,CPG,DMCPG;抑制氧化震颤素致腺体分泌能力大小依次为:DMCPG,CPG,CTG;抑制氨甲酰胆碱对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强度大小依次为:DMCPG,CPG,CTG。结论:CPG及其衍生物CTG和DMCPG均具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但在不同组织、器官存在着药效学差异。  相似文献   
47.
电压门控性钠通道亚型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一种慢性疼痛。感觉神经元上的电压门控性钠通道在多种由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钠通道亚型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中作用的阐明,发展特异性的钠通道亚型阻断药物将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乙醇对原代培养颈上神经节神经元(SCGs)细胞质钙稳态的影响。方法:分散、培养新生12 h内大鼠SCGs,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不同浓度乙醇对SCGs细胞质Ca2+浓度([Ca2+]i)的作用。结果:KCl及钙离子载体A23187所诱发的[Ca2+]i增高,可被乙醇(100 mmol/L)显著抑制,但是乙醇(30,100,600 mmol/L)自身却可浓度依赖性增加[Ca2+]i,并且使用无Ca2+外液和氯化镉对该增加作用无影响。结论:乙醇可抑制细胞外Ca2+内流,同时增加细胞质[Ca2+]i,来源可能是胞内钙库的释放。  相似文献   
49.
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是一类对阳离子的选择性较低的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缺血性脑损伤发生时,一价或二价阳离子进入神经元细胞内,可引发和加重神经元的凋亡和坏死。部分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亦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脑缺血发生时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和脑水肿。啮齿类动物脑缺血模型亦证明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的非特异性阻断剂,如匹诺卡兰和利莫那班等,能明显减小血管的梗死面积,降低死亡率,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在缺血性脑损伤中,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及其非特异性阻断剂与脑缺血密切相关,此通道将成为神经元保护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50.
我国的新药研制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在创制新药的研究中寻找和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而对大量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则是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近年来,我们应用以受体为靶点的药物筛选模型筛选新药技术,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所谓受体配体结合技术,就是利用从器官中分离出细胞膜受体或重组受体技术制备的受体作为筛选模型,利用受体和配体结合的高度特异性以及放射性核素测量的高灵敏度的特点,用放射性核素标记配体(*L),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其与受体(R)结合,形成受体——配体复合物(R·*L),通过测量R*L的放射性,达到了解受体的结合活性的目的,使用这种技术测定标记配体的类似物和受体的亲和力,来比较一系列的化合物与受体结合的亲和力。由于受体配体结合分析操作快速,简便,药品用量少,可作为药物构效关系研究的工具。通过大量类似活性药物结构的化合物研究,不难总结出构效关系,明确定位出药物活性的分子部位,指导化学合成,研制安全有效的新型特异性药品提供可靠的评价手段。我们利用这种技术已建立了二十六种受体配体结合技术模型,并在这些模型上分别筛选到了有价值的亲和力大小和功能活性的新化合物参数,从而大大加快了先导化合物发现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