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66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诊断方法和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42例小儿腹泻患儿的相关资料,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总结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分析治疗结果和相关数据。结果通过对患儿采取合理的治疗,收治的42例小儿腹泻患儿21例有效,20例显效,1例在接受治疗服药3 d后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小儿腹泻多采用食物和药物等多种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要对患儿的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合理用药,同时要注意患儿的合理饮食,以缩短患儿的病程,减少患儿及家属的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静脉注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出现急性期不良反应(APR)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2年8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骨科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107例,均应用唑来膦酸5mg静脉注射。分为发生APR组[APR(+)]及未发生APR组[APR(-)],比较两组之间年龄、BMI、是否曾服用钙片、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双膦酸盐等因素与APR的相关性。结果 (1)107例患者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2%;其中发热78例(72.9%);肌肉痛51例(47.7%);发热和胃肠道反应2例(1.9%);(2)APR(+)组BMI水平、曾使用双膦酸盐比例低于APR(-)组(P0.05),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比例高于APR(-)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和使用双膦酸盐为APR的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唑来膦酸(5mg)静脉注射后急性期不良反应较常见,多为一过性。高BMI及曾使用双膦酸盐可减少急性期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14.
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降压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在治疗上比单纯高血压病明显复杂。本实验对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了降血压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主要分为甲型、乙型、丙型3种,可诱发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目前常用的西药制剂有干扰素、阿糖腺苷、无环鸟苷等抗病毒剂,其不良反应较大,复发率高,且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两地汤治疗功血的疗效。方法:用两地汤随证加减治疗功血36例。结果:总有效率94.44%。结论:两地汤治疗功血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与经食管超声(TEE)对照,探讨非心电门控多层螺旋CT对卵圆孔未闭(PFO)及房间隔动脉瘤(AS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所有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EBCT)在先天性心血管憩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EBCT诊断并有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心血管憩室患者进行分析.其中8例行连续容积增强扫描,1例行单层容积增强扫描.结果 9例中包括1例心室憩室、3例心房憩室和5例主动脉憩室.EBCT三维重组能准确显示憩室来源、大小、形态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并显示其他重要伴发异常,如2例右心房憩室伴发房间隔缺损,4例主动脉憩室伴发单发右位心、右室双出口、共同动脉干、室间隔缺损等畸形.结论 EBCT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无创性诊断先天性心血管憩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尿酸(U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检测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hs-CRP、UA和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P<0.01),后者血清3项指标水平虽然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升高,但仅超敏C反应蛋白有差异(P<0.01)。hs-CRP、血清UA和LDL-C水平与病变程度相关。结论联合检测hs-CRP、UA和LDL-C有助于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和严重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2,TFPI-2)可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MMPs前体结合,抑制MMPs及跨膜丝氨酸蛋白酶(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4,TMPRSS4)等对细胞外基质的破坏作用[1-2].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IHC)方法检测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TFPI-2、TMPRSS4和MMP-1的表达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