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42.
目的 为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胰岛素抵抗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 对101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微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 动脉硬化组与无动脉硬化组比较,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总胆固醇较低,P <0.01;而血糖、胰岛素、HOMA指数和C肽等则高于无动脉硬化组,P<0.01.动脉硬化组有32.4%的患者有胰岛素抵抗,而无动脉硬化组胰岛素抵抗仅占1.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hsCRP和HOMA-IR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风险因素,而总胆固醇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保护作用.结论 MHD患者的年龄、微炎症状态及IR与AS密切相关,应作为降低MH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3.
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保持肾小球微血管床结构的完整性和系膜基质的稳态性,在遭遇各种损伤时,可发生凋亡或呈现活化表形,进而肥大、增殖,产生过多的基质蛋白、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而这些可溶性因子反过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分别影响系膜细胞或其他肾小球细胞。系膜细胞是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和狼疮性肾炎,或代谢性疾病肾损伤,如糖尿病肾病的主要靶点。  相似文献   
44.
45.
持续性血液净化在严重创伤和感染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持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在急危重症病人抢救中的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不仅显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而且在理论上也有了很大发展。但在发展中国家,持续性血液净化在急危重症病人抢救中的应用还十分有限。在我国,即使在不少有条件开展持续性血液净化的医疗单位,也还未能将之合理、有效地用于急危重症抢救。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 探讨联合血浆置换、连续血液净化和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鱼胆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以27例接受血浆置换+连续血液净化+血液灌流的鱼胆中毒患者为治疗组,20例接受连续血液净化+血液灌流的鱼胆中毒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液净化时间、痊愈时间、各脏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缩短(均P<0.05).结论 联合血浆置换+连续血液净化+血液灌流治疗鱼胆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连续血液净化+血液灌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甘露醇注射液预防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适应证、使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过程中经常发生低血容量性低血压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在透析1 h后静脉滴注甘露醇150 ml,对照组在同一时间开始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50 ml,透析最后1 h前结束这2种药物的使用.结果 甘露醇注射液研究组在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为7%,与对照组(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透析间期急性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5%,与对照组(30%)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醇注射液能降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更容易达到目标超滤量并减少透析间期急性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9.
<正>自体动静脉内瘘为血液透析最佳通路,对于无法行内瘘手术以及内瘘未成熟者,深静脉置管仍是建立血透通路的常用办法。导管穿破血管误入胸腔及纵膈为少见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危及生命,此并发症处理的经验总结鲜有报道。近5年来,我院共3例尿毒症患者发生经颈内静脉置入透析导管意外,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1:男,56岁,尿毒症患者。右颈内静脉已闭塞,采用seldinger方法行左颈内静脉长期导管(带涤纶套的双腔导管)置入术,放入导丝遇阻力,用力后导丝可进入,扩皮后将导丝退  相似文献   
50.
目的 通过社区人群筛查了解广西城市原住民中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及其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并探讨影响HUA肾损害的风险因素.方法 选择桂林市城区原住居民集中的象山社区,对18~75岁居民(n=6 273)采取横断面进行筛查.收集空腹血及晨尿进行血糖、肾功能、血脂、胰岛素和尿蛋白等检测,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社区居民中HUA总患病率为23.5%,其中男性HUA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28.4%对19.7%,P<0.01).社区居民中CKD患病率为21.6%,其中男性居民CKD患病率较女性显著增高(24.9%对19.0%,P<0.01).在HUA人群中CKD检出率显著高于尿酸正常人群(30.4%对18.9%,P<0.01).男性HUA人群CKD检出率显著高于同性别正常血尿酸人群(34.3%对21.2%,P<0.01),也显著高于女性HUA人群(25.9%,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KD仅与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水平独立相关(P<0.01).结论 广西城市社区居民中HUA患病率显著增加,与CKD患病率增高有关,且血尿酸轻度增高即增加CKD患病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 in the residents of Guangxi, and to discuss the risk factors for the hyperuricemia associated renal damage. Methods The residents aged 18-75 years old(n=6 273) in Xiangshan community,Guilin, were screened by means of cross-sectional study. Blood pressure was measured at 8:00-9:00.Fasting blood and urin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o determine blood glucose, lipid, insulin, creatinine, and urine albumin.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in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was 23.5% in all cohort, being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male residents than in female(28.4% vs 19.7%,P<0.01). The prevalence of CKD was 21.6% in all cohort, and was 24.9% in males and 19.0% in females(P<0.01). The prevalence of CKD was 30.4% and 18.9% respectively in residents with and without hyperuricemia(P<0.01).The prevalence of CKD in males with hyperuricemia(34.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males without hyperuricemia(21.2%) and females with hyperuricemia(25.9%, all P<0.01). CKD was on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blood glucos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hown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Conclusions The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markedly increases in the urban resident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raised prevalence of CKD. Slightly elevated blood uric acid level is associated with raised prevalence of CK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