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45篇 |
综合类 | 53篇 |
药学 | 1篇 |
出版年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胸腰椎后路内固定如Harrington系统、Luque系统及各种椎弓根系统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在许多脊柱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对于某些疾患如椎体严重爆裂性骨折累及脊柱中柱 ,造成脊髓前方压迫 ,经后路手术常难以有效解除脊髓压迫。此种情况下 ,通过前方入路去除骨块并同时采用内固定技术保持脊柱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意义[1] 。作者总结本科 1997年 7月至今共进行 15例侧前方减压VentroFix内固定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中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19~5 2岁 ,平均 36岁。其中新鲜骨折 11例 ,… 相似文献
22.
23.
①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吻合神经的再生情况。②方法 将 72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4只。分别以端端吻合、部分端端吻合、端侧吻合方式吻合颈 7近端与颈 6远端 ,观测手术后 4、8、12、16周各组再生纤维轴突数目及有髓轴突截面积。③结果 术后 4、12、16周部分端端吻合组再生轴突数目及截面积与端端吻合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F =3.75、3.18,P >0 .0 5 ) ;端侧吻合组术后 4、8、12、16周再生轴突数目及截面积均低于端端吻合组及部分端端吻合组 ,差异有显著性 (F =8.2 3~ 4 5 .71,q=5 .2 5~ 16 .4 8,P <0 .0 5 )。④结论 神经部分端端吻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经微小切口胆囊取石术 (EMC)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8年间采用内镜辅助下经微小切口胆囊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 86例的临床资料 ,并对 63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8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无手术并发症。对 63例患者随访 1~ 3年 ,结石总复发率为 3 .2 % (2 / 63 ) ,其中 46例单发结石均无复发 ,17例多发结石者 2例复发 ,复发率为 11.8% (2 / 17)。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 ,EMC是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创伤小、并能保留胆囊功能的治疗胆囊结石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 ,但不能取代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25.
跟腱为体内较为强劲的腱性结构之一,由于与其相连的肌肉非常强大,跟腱所承受的应力也十分强大,其损伤后的修复可因跟腱再次断裂而失败〔1〕。我们应用人发角蛋白人工腱加固修复跟腱损伤,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跟腱损...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通过研究串珠素shRNA慢病毒转染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在抑制硬膜外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培养小鼠NIH3T3,并分为3组:未转染的NIH3T3组(对照组)、GFP慢病毒颗粒转染组(GFP组)和串珠素shRNA慢病毒颗粒转染组(shRNA组).GFP组和shRNA组转染1周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情况,从而判断慢病毒载体转染目的细胞所需的合适MOI值及GFP表达时间.确定慢病毒载体转染目的细胞合适的MOI值后,以此条件进行目的基因转染.用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细胞.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及噻唑蓝(MTT)法来检测转染后细胞mRNA、蛋白质表达及细胞增殖水平的差异. 结果 RT-PCR检测表明,串珠素RNA在对照组与GFP组高表达,在shRNA组低表达,shRNA组分别与对照组和GF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表明,串珠素蛋白质水平在对照组与GFP组高表达,在shRNA组低表达,shRNA组分别于对照组和GF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d各组吸光度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d对照组与GFP组细胞增殖接近正常,shRNA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对照组与GFP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sh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串珠素shRNA慢病毒转染可以有效抑制NIH3T3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移植治疗大鼠陈旧性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对48只Wistar大鼠采用改良的ALLEN撞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将其随机分为4组,4周后4组分别注射BMSCs+BDNF、BMSCs、BDNF及DMEM干预。分别于移植后1、2、4周采用BBB评分评估大鼠后肢运动情况,并于移植后4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MSCs在脊髓损伤部位的分布,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结果移植后4周,BMSCs+BDNF组及BMSCs组的BMSCs在脊髓损伤部位均得以存活。BMSCs+BDNF组与BMSCs组及BDNF组比较,脊髓空洞较少并且GAP-43阳性表达面积较高(F=35.57,q=4.97~25.84,P<0.05)。BMSCs+BDNF组BBB评分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7.51,q=3.89~11.57,P<0.05)。结论 BMSCs+BDNF联合移植对于大鼠陈旧性脊髓损伤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联合应用促细胞生长物质(GS)对脊髓损伤后期大鼠运动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应用全骨髓法分离培养MSCs,10 mg/L的BrdU标记细胞核。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以改良Allen打击法制备T10脊髓损伤模型,制模后2周随机分为MSCs+GS组、MSCs组与对照组,每组12只,伤后2周各组损伤处分别注入MSCs+GS、单纯MSCs、培养液。分别于伤后1、2、3、4、5、6周进行BBB评分;损伤后6周处死大鼠,取损伤段脊髓及其上下各1 cm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和BrdU阳性细胞及GAP-43的相对表达。结果制模后1~2周3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未见明显差异(F=0.322、0.044,P>0.05),3~6周MSCs+GS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较MSCs组和对照组高(F=13.729~97.187,P<0.05);MSCs+GS组大鼠脊髓损伤中心及头、尾端均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同时,MSCs+GS组及MSCs组损伤节段脊髓内GAP-43的表达面积明显多于对照组,MSCs+GS组多于MSCs组。结论 MSCs移植联合GS促进大鼠损伤脊髓结构和功能恢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细胞移植,两者联用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人发角蛋白支架复合体移植治疗陈旧性脊髓损伤可行性。方法体外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原代培养大鼠BMSCs,移植前应用5溴-2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制备大鼠陈旧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BMSCs移植组、BMSCs联合人发角蛋白移植组,每组10只,采用立体定位移植方法分别于各组脊髓损伤部位植入细胞培养基、BMSCs悬液、人发角蛋白+BMSCs细胞悬液。移植后第1、2、4、8周应用动物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法(BBB)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移植后第8周处死大鼠,取T9~T11节段脊髓组织制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脊髓组织大体形态,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rdU阳性细胞的存活及移植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单纯BMSCs移植组、BMSCs联合人发角蛋白移植组各时段大鼠BBB评分均优于对照组,BMSCs联合人发角蛋白移植组优于单纯BMSCs移植组,差异均有显著性(F=25.64,q=11.86~20.79,P<0.05)。HE染色观察见3组脊髓均严重受损,灰白质界限模糊,均有空洞和坏死瘢痕组织,BMSCs联合人发角蛋白移植组空洞较其余两组少。BMSCs联合人发角蛋白移植组移植部位以及头尾端距离移植中心约1 cm处均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及BrdU+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细胞。结论 BMSCs联合人发角蛋白移植后移植细胞可以存活并分化为神经元样和神经胶质样细胞,有效促进陈旧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后肢功能的恢复,其效果较单纯干细胞移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