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目的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P2X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痛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神经病理痛模型,应用vonFrey细丝法和热辐射法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观察川芎嗪对CCI大鼠MWT和TWL的影响。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L4/L5段脊髓P2X3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4d,Ⅴ组(CCI模型组)和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TMP对照组)、Ⅲ组(假手术组)、Ⅳ组(CCI模型+TMP治疗组)相比较大鼠后爪的机械和热痛敏阈值明显降低(P<0.05),大鼠脊髓P2X3受体表达明显升高(P<0.05);Ⅰ、Ⅱ、Ⅲ、Ⅳ组之间相比大鼠后爪的机械和热痛敏阈值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大鼠脊髓P2X3受体表达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Ⅳ组脊髓P2X3受体的表达较Ⅴ组低(P<0.05)。结论川芎嗪对P2X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川芎嗪对P2X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痛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P2X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痛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l)神经病理痛模型,应用von Frey细丝法和热辐射法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latency,TWL),观察川芎嗪对CCl大鼠MWT和TWL的影响。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L4/L5段脊髓P2X,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4d,V组(CCl模型组)和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TMP对照组)、Ⅲ组(假手术组)、Ⅳ组(CCl模型+TMP治疗组)相比较大鼠后爪的机械和热痛敏阈值明显降低(P〈0.05),大鼠脊髓P2X,受体表达明显升高(P〈0.05);Ⅰ、Ⅱ、Ⅲ、Ⅳ组之间相比大鼠后爪的机械和热痛敏阈值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大鼠脊髓P2X,受体表达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Ⅳ组脊髓P2X,受体的表达较Ⅴ组低(P〈0.05)。结论 川芎嗪对P2X,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大脑中动脉单胺能神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和发展关系,为深入阐明SA发病机理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Wistar大鼠20只,15只为实验组。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大鼠蛛网膜下池建立SAH模型,另5只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对照组和大鼠SAH后第2、7、14天大脑中动脉单胺能神经分布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及SAH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均可见棕褐色细线、弯曲状的免疫反应阳性纤维,SAH鼠与对照鼠比较,纤维密度明显减少,经统计学检验,P<0.05,表明SAH鼠与对照鼠的大脑中动脉的单胺能神经纤维的密度有明显差异。结论:交感神经可能在SAH鼠脑血管活动和对脑痉挛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肠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大鼠肠系膜前动脉制造I/R和IP模型;用分光光度法测血和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活性;用H-E和PAS特染显示肠黏膜的病理改变并进行Chiu CJ评分;用免疫组化方法显示肠绒毛CGRP、NPY肽能神经并用测微尺测定阳性神经纤维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及IP I/R组血DAO水平升高而肠黏膜DAO水平降低,肠黏膜损伤Chiu CJ评分数升高;肠绒毛CGRP阳性神经纤维密度降低而NPY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升高;但IP轻于I/R的变化。结论:小肠IP能减轻I/R引起的肠黏膜机械屏障的组织病理损伤,其机制是通过肠黏膜局部CGRP、NPY肽能神经参与调节其微血管舒缩平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其死亡率高,危害很大.到目前为止,SAH的病理生理机制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对SAH患者的临床研究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开展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还没有十分理想的SAH动物模型,这给SAH的研究带来了不少困难。这里介绍一种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动物存活率高,一般实验室都能建立的SAH模型一经视神经孔注血致SAH。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ABC法和神经节切除术 ,观察了大鼠脑底血管椎动脉、基底动脉系主要动脉分支神经肽 Y能神经纤维的起始核团。正常组大鼠脑底血管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均可见棕褐色的神经肽 Y能免疫反应阳性纤维 ,呈细线状 ,攀附于血管壁上。手术 I组作左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 ,术后存活 7~ 10 d,左侧椎动脉颅内段阳性纤维基本消失 ,基底动脉和双侧小脑上动脉阳性纤维明显减少 ;右侧椎动脉颅内段阳性纤维无减少。手术 II组作双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 ,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和小脑上动脉阳性纤维基本消失。手术 III组作左侧颈上神经节切除术 ;手术 IV组作双侧颈上神经节切除术 ,上述各动脉阳性纤维密度未发现减少现象。手术 I、II组各组纤维密度数据与正常组者比较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P<0 .0 5。结果提示 :大鼠一侧星状神经节发出的神经肽 Y能神经纤维分布于同侧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和双侧小脑上动脉 ,即大鼠脑血管椎 -基底动脉系神经肽 Y能神经纤维主要起源于星状神经节 ,而与颈上神经节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7.
大鼠烫伤后肠壁微血管通透性和肠组织含水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鼠烫伤后12h肠壁微血管通透性和肠组织含水量变化,探讨烫伤早期肠粘膜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制作成年大鼠严重烫伤模型(Ⅲ度,30%TBSA),在未烫伤鼠及烫伤后12h应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肠壁微血管通透性,测量回肠组织含水量。结果:对照组肠壁微血管对伊文思蓝有一定的通透性(12.39±5.062μg/g),烫伤后12h肠壁微血管对伊文思蓝通透性较对照组低(10.50±2.031μg/g),但无统计学意义(t=0.923,P>0.05);对照组回肠含水量为83.3±3.8%,烫伤后12h肠组织含水量比对照组稍低(82.9±1.5%),也无统计学意义(t=0.278,P>0.05)。结论:烫伤早期肠壁微血管通透性和肠组织含水量无显著变化,提示炎症介质在烫伤早期肠粘膜损伤中可能不是主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8.
二苯乙烯苷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大量实验表明,中药何首乌有效活性成分二苯乙烯苷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保护心血管等作用.在许多病理过程中,活件氧可引起细胞脂质过氧化,引起细胞转运功能和酶的性质发生改变,丧失了对细胞离子的调节功能.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以血管内皮细胞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于2006-04/10在九江学院医学院分子生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方法:采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干预实验分为8组,每组重复6次.对照组为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常氧条件下培养;缺氧复氧组为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缺氧3 h后分别复氧2 h;10,5,2.5 ng/L二苯乙烯苷治疗组分别在缺氧复氧损伤前及缺氧复氧损伤后给予相应剂量的二苯乙烯苷;10,5,2.5 ng/L二苯乙烯苷预处理组分别在缺氧复氧损伤前给予相应剂量的二苯乙烯苷.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用UV-1206紫外光分析光度计检测乳酸脱氢酶、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一氧化氮.结果:二苯乙烯苷能剂量依赖性的提高缺氧复氧血管内皮细胞的存活率,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及丙二醛浓度,提高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一氧化氮浓度(P<0.01),且治疗组比预处理组作用更明显(P<0.01).结论:二苯乙烯苷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且其治疗作用优于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免疫组织化学显色中三种显色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应用于科研中以来 ,有许多不同的显示抗原的方法 ,直接用荧光标记抗体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1] ;用酶标记抗体加显色底物显色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2 ] 。通过这些方法可达到对组织或细胞内多种物质成分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分析的目的 ,但较常用的方法是酶加底物显色即亲和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许多学者为了各自的目的选用不同的显色剂 ,使最终产物形成不同的颜色 ,如 :氮蓝四唑 / 5 溴 4氯 3 吲哚基磷酸酯 (NBT/BCIP)为蓝紫色 ,二氨基联苯胺 (DAB)为棕褐色等 ,其中以DAB应用为多。但DAB的敏感性不是很高 ,对此…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对10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底动脉神经肽Y能神经纤维分布进行了观察.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底血管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壁上均可见棕褐色的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纤维较粗,曲线状,呈网状分布,密度较高.与正常血压大鼠同一部位脑底动脉血管壁上的阳性纤维密度相比明显增加.结果表明:高血压大鼠脑底动脉各主要分支较正常血压大鼠脑底动脉各主要分支有更高密度的神经肽Y能神经纤维分布,提示高密度的神经肽Y能神经可能在高血压大鼠脑血管的神经营养和神经调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