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97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6岁,藏族。因"发现肝包虫病18年,间断腹胀1年"于2017年3月23日就诊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既往长期居住于青海牧区,诊断"包虫病"后持续口服"阿苯达唑"治疗,逐年复查显示病灶逐渐增大。腹部CT(图1)提示肝右叶直径约17. 2 cm×17. 8 cm高低混杂密度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增强后边缘强化,肝右静脉、肝中  相似文献   
82.
邓勇 《当代医学》2011,17(18):45-46
目的探讨老年急腹症患者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以提高老年急腹症的治愈率。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老年急腹症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其中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t检验表明,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总体患者满意率为88.68%,远高于开腹组的75%(P〈0.05),且腹腔镜组发生腹痛、发热等并发症的率也较低。结论腹腔镜术治疗老年急腹症,具有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患者逆行撕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的疗效。方法将原发性单侧翼状胬肉患者78例(78只眼)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39只眼),两组均由同一组医生施行翼状胬肉逆行撕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试验组在手术结束即刻于角膜表面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1片,对照组采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1天、2天、3天、1周进行随访,观察角膜上皮修复情况、角结膜刺激症状。结果试验组在角膜上皮修复、角结膜刺激症状评分方面的具体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逆行撕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佩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能有效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减轻术后角膜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84.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医疗卫生领域的互联网技术运用日益成熟。以四川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医疗监管模式存在的针对性不强、监管局限以及监管滞后等问题,从设计监管理念、监管模式、平台服务以及监管要点等方面对政府监管方式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未来监管平台建设提出完善医师多点执业、强化医疗平台责任、构建多元共治体系、打造统一的卫生行政执法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2013)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共5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的是比索洛尔治疗,其心率变化明显比对照组少,而血压变化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治疗中,运用比索洛尔治疗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6.
目的:帮助社会资本把控投资中医馆的法律风险,促进中医馆产业健康长久发展。方法:收集中医馆产业发展现状相关新闻,分析总结。结果:中医馆产业近年来扩张迅速,但实现盈利的中医馆占比很小。社会资本在投资新设中医馆时面临着行政审批手续、经营管理方面的法律风险;在投资并购时面临着目标中医馆诉讼纠纷、权利瑕疵的法律风险。结论:中医馆产业投资法律风险需要社会资本在投资时理性调查分析,合理解决中医馆存在的问题以减少其中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热灭活对血清和全血两种不同类型标本中输血相关感染标志物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和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阳性血清标本共57份,HBsAg、抗-HCV、抗-TP和HBV DNA阳性全血标本共38份。将标本56℃水浴加热30 min灭活(可有效灭活冠状病毒)处理后,采用化学发光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别检测相应的项目,比较热灭活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血清灭活后HBsAg、抗-HCV、抗-HIV、抗-TP、HBV DNA和HCV RNA检测结果与灭活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血灭活后HBsAg、抗-HCV、抗-TP和HBV DNA检测值与灭活前相比,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 所有的差值数据均位于95%一致性界限(95%LoA)内,各指标灭活后与灭活前存在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56℃水浴加热 30 min的处理方法对输血相关感染标志物的检测无明显影响,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可考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8.
肝硬化患者血清硫化氢、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阐明其发病机制一直是该领域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上世纪末后发现的内源性气体分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在肝硬化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作为他们的最新成员是否在肝硬化中也具有相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高原人群红细胞生理指标变化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CSF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高原人CSFP患者133例设为慢血流组,冠状动脉血流正常者137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红细胞生理指标,并分析其与CSFP的关联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血流组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以及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imer)、红细胞计数(RBC)、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P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DP)、白细胞计数( WBC)、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RDW-CV)、血小板计数( PLT)、间接胆红素( IBIL)、TC、脂蛋白a [Lp(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血压、RBC、Hb、Hct、TG、LDL-C、是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危险因素(P <0.05),而 DBIL、HDL-C 是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以及TG、LDL-C、RBC、Hb、Hct等指标升高是高原地区CSFP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液电碎石器在"两镜法"微创保胆取石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4年住院的57例胆囊结石直径大于20mm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32例术中液电碎石保胆手术患者和25例常规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残石率和术后结石复发率。结果:术中液电碎石保胆手术患者术后优良率为96.9%,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为3.1%;常规手术患者术后优良率为88.0%,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为12.0%。两组患者的两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电碎石器在"两镜法"微创保胆取石术中用于治疗胆囊结石较单纯的"两镜法"更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疗效好、结石复发率低的优点,同时液电碎石器将较大的结石击碎后分次取尽,避免了以往保胆术式中在取出较大结石时在胆囊底部作较大切口或术中"生拉硬拽"对胆囊壁的医源性损伤,较好地保护了胆囊壁黏膜,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胆囊黏膜并保持了胆囊功能,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