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97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61.
脓毒症(Sepsis)是严重创(烧)伤、休克、感染、外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感染而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表现。如果脓毒症早期持续的SIRS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MODS的进一步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MOF),MOF是临床危重患者的最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综合征.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脓毒症的认识,力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炎症介质即细胞因子的释放和参与。细胞因子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脓毒症整个病理生理过程就是伴随炎症因子的发生和消长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正是这种细胞因子的消长反映并影响了脓毒症的转归和预后。现将脓毒症中的细胞因子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2.
垂体瘤是鞍区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也越来越安全、有效.垂体腺瘤切除术有多种入路可供选择,一般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质地、生长方向及周围神经、血管关系选择.经翼点入路对于体积较大,并向鞍膈上或海绵窦区生长的垂体瘤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我科于2003-05至2011-05采取经翼点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27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规范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统计。结果采用综合治疗后本组5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显效29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4%。结论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积极对症治疗预后较好,可见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与预后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4.
随着内镜下,术中或经T管oddi括约肌测压技术出现,人们对oddi括约肌(sphincterof oddi,SO)的生理与病理生理有了深入的了解,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已被大部分学者接受。SOD是由于SO运动障碍或良性狭窄引起的功能失调,但目前很难在组织学水平研究人体SO,故很难将功能性紊乱与器质性改变区分开。SOD的诊断有赖于临床表现、生化测定、激发试验、超声扫描、ERCP、SO测压等多种检查方法,采用单一方法诊断SOD并不可靠。目前SOD到底是解剖上的病变或生理学上的功能障碍尚不明确固治疗SOD的方法多样化,主要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外科手术,但至今,没有一套完善的治疗方法,寻找新的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目前学者探寻肉毒毒素作用于SO,以期能主动调节SO有规律收缩舒张,使其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以维持SO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65.
手术结扎大鼠的胆总管,定时取肝组织作形态学及γGT、AKP 及 ALT 检查。实验持续6天。结果,结扎后第6h 起,光镜见小胆管有轻度增生,为对照组的1. 5倍,并随时间推移越来越明显,到第144h 增生的胆管面积为对照组的21. 1倍。结扎后第24h 才在胆管上皮处找到个别的核分裂相及凋零小体,第96h 上述改变明显。第48h 肝细胞核分裂相才明显。电镜见微胆管扩张,微绒毛减少,细胞间连接增宽。肝匀浆及血清中γGT及 AKP 的活力均升高且呈同步变化。48h 内肝匀浆的 ALT 活力几乎无改变,而血清却在12h 内迅速升至最高点,为对照组的4. 85倍。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探讨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有效手术方法,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尿道拖入法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闲锁42例.结果 42例病人中,39例获得一次性成功,3例病人需经尿道再次手术解除活瓣和增殖性斑痕,总治愈率达93%.结论尿道拖入术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简单可靠术式,应作为合并尿道会阴瘘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时,细胞因子变化与胺碘酮的关系。方法将83例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A组41例选用胺碘酮治疗,B组42例应用黄连素治疗,两组均是7~10天为一个疗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心功能改善A组明显优于B组,P<0.01,A组治疗各类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82.92%,B组为42.8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用于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室性心律失常,还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6)的生成而改善心功能,降低猝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9.
例一男.55岁,右上腹疼痛.寒战发烧.咳黄绿色痰1月.查体:急性痛苦病容.右肺底散在湿罗音,肝肋下2横指,肝肺浊音界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肝区叩痛明显.实验室检查;卡松尼及间接血凝试验均阳性,B超及肝扫描均提示肝右叶上段液性缺损区。胸片右肋膈角模糊,膈肌抬高.右下肺纹理紊乱间夹斑片状影.痰胆汁定性阳性。以肝包虫并感染,支气管胸膜瘘诊断行肝包虫内囊摘除,囊腔引流术.术后病人咳嗽缓解,肝包虫囊腔每日引流出絮状液约50ml,以后逐渐减少,10天后拨除引流管。复查胸片示双肺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