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3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49篇 |
内科学 | 29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5篇 |
特种医学 | 43篇 |
外科学 | 30篇 |
综合类 | 200篇 |
预防医学 | 75篇 |
眼科学 | 6篇 |
药学 | 67篇 |
中国医学 | 37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目的 探讨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显微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 1990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治疗81例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髓外硬脊膜下及硬膜外肿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73例,脊膜瘤3例全切除;室管膜瘤3例全切除,星形细胞瘤2例行大部分切除。结果 按George等的评估方法:术后恢复良好75例,症状改善4例,2例无明显改善,无死亡。52例随访3个月~3年,(8.5±1.5)月。15例术后3个月MR检查未见肿瘤残存或复发;32例术后6个月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片检查未见脊柱骨性结构变形,脊柱稳定性好。髓内肿瘤复发3例。结论 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显微手术。应用显微操作,重视微创原则,保护重要组织,维持或重建脊柱稳定,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手术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2.
目的:探讨MRI在视神经脊髓炎诊断及随访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与MRI表现及影像学系列变化的特点。结果:视神经脊髓炎可相继累及视神经和脊髓,也可同时累及视神经与脊髓,发病初期MRI表现为视神经和脊髓的增粗,T2WI像呈条片状高信号,T1WI上呈等低信号,Gd-DTPA增强可呈不规则强化,治疗后异常信号及异常强化可消失,随访观察病变可反复出现,并可导致视神经和脊髓萎缩变细。结论:MRI能够提供视神经脊髓炎诊断的影像学改变的直接依据,在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病变的随访观察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3.
184.
185.
肾小管细胞氧化性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过氧化氢(H2O2)所致肾小管氧化性损伤模型。方法利用离体培养肾小管细胞建立氧化性损伤模型.观察肾小管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及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actated dehydrogenase,LDH)释放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保护作用。结果H2O2所致肾小管细胞损伤.表现为细胞存活率降低,LDH释放增加和MDA含量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LDH释放,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结论H2O2可复制离体肾小管氧化性损伤模型.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6.
目的:研究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CM)的临床特征,并对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试行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3rd Edition,beta version,ICHD-Ⅲ beta)及专家共识版(Expert Opinion criteria,EOc)CM的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实践测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头痛门诊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CM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临床特征,并对ICHD-Ⅲ beta及EOc版CM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实践测试分析。结果:共纳入236例CM患者,165例(69.9%)患者合并药物过度使用,仅2例(0.8%)患者使用曲普坦类,无患者使用麦角胺类。CM患者的偏头痛亚型中最常见的是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O;70.3%),其次为可能性偏头痛(probable migraine,PM;26.3%)和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MA;3.4%)。236例患者均满足EOc版标准,仅167例(70.8%)满足ICHD-Ⅲ beta版CM标准。69例不符合ICHD-Ⅲ beta标准的患者中,62例为不典型偏头痛发作,符合PM,7例为有典型偏头痛发作但既往发作少于5次。结论:CM患者常合并药物过度使用,但偏头痛特异性止痛药曲普坦及麦角胺类使用较少。EOc版CM诊断标准更符合中国CM患者的实际情况,可能更利于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7.
目的:了解痰TB DNA在非空洞性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入院时间顺序,收集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2019年1-12月住院诊断为非空洞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100例,主要包括肺部CT结果、痰抗酸染色、TB DNA,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B DNA的阳性率为54%,痰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为2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32,P<0.001),73例抗酸染色阴性患者中痰TB DNA阳性31例,TB DNA阴性42例。27例抗酸染色阳性患者中痰TB DNA阳性24例,TB DNA阴性3例。结论:痰TB DNA检测在非空洞性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高于痰抗酸染色,值得临床推广,但也有一定的假阴性率,必要时可多次送检。 相似文献
188.
急性支气管炎多属于外感咳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冬气候多变的季节较为多见。小儿和年老体弱者较易发生,如果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以转为慢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9.
目的 研究和比较依巴斯汀与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试验组依巴斯汀片,每日1次,每次10 mg;对照组氯雷他定片,每日1次,每次10 mg;连用28日,分别于用后第7、14及28天随访,观察疗效和不良应.结果 入选病例167例,可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病例均为164例.依巴斯汀组治疗后第7、14和28天的有效率分别为67.07%、79.27%、87.80%;氯雷他定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6.25%、77.50%、87.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依巴斯汀组和氯雷他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41%和16.25%,主要有口干、嗜睡.结论 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0.
目的 制备前阳离子脂质体并考察其相关性质.方法 化学合成含二硫键的胆固醇衍生物(2-[[4-[(羟甲基)二硫]-1-亚氨丁基]氨基]乙基]氨基甲酸胆固醇酯,CHETA);薄膜分散-膜挤压法制备空白前阳离子脂质体;以鱼精蛋白缩合质粒DNA再与空白前阳离子脂质体作用,形成载基因前阳离子脂质体;粒度电位测定仪测定前阳离子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电镜观察形态;考察在二硫键还原酶二硫苏糖醇的作用下前阳离子脂质体Zeta电位变化情况;以LacZ为报告基因转染HepG2细胞,X-gal原位染色定性观察,并定量测定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总蛋白含量计算转染效率.结果 前阳离子脂质体形态近似于球体,平均粒径为145.8 nm(PDI=0.086),Zeta电位为-33.83 mV,载基因前阳离子脂质体转染肝癌细胞HepG2转染效率为12.18 mU·mg-1 protein,是裸质粒的10.5倍.结论 二硫键修饰的前阳离子脂质体是具有发展潜力的非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