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1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18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27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33篇
内科学   193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85篇
综合类   827篇
预防医学   235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38篇
  2篇
中国医学   229篇
肿瘤学   11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17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24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4篇
  196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51.
以加拿大桑根草(Sorghum sudanense)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NaCl溶液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理表现,探究加拿大桑根草种子和幼苗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利用NaCl设置0、50、100、150、200mM/L共5个处理浓度;采用培养皿法及盆栽法对加拿大桑根草的种子及幼苗开展盐胁迫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胁迫下,种子的萌发率呈现下降趋势,电导率显著下降;丙二醛(MDA)含量上升;脯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加拿大桑根草对盐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NaCl胁迫浓度≤100 mM/L,萌发和生长不会受到影响;当NaCl胁迫浓度≥150 mM/L,萌发和生长会明显受到抑制.因此,本试验得出结论,加拿大桑根草种子的耐盐临界度为100mM/L,极限耐盐度为150mM/L.加拿大桑根幼苗生长的最大耐盐性范围为NaCl胁迫浓度≤100 mM/L.  相似文献   
952.
目的分析儿童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资料,探讨儿童的发病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21例经病理确诊的NHL患儿临床资料。男13例,女8例,中位年龄72个月。分析临床发病特点、疗效及预后。结果(1)原发部位:头颈部结外淋巴组织19例,占90%,其中咽淋巴环及眼眶内各8例,分别占38%;原发于咽淋巴环8例患儿中,鼻咽部4例,扁桃体1例,会厌1例,咽旁间隙1例,上颚1例。(2)临床分期:Ⅱ期7例(33%),Ⅲ期6例(29%),Ⅳ期8例(38%)。(3)疗效及预后:21例患儿中19例规律治疗并获随访。中位化疗疗程11个疗程,首次治疗后化疗有效率95%,无效率5%。3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是90%和80%。结论儿童头颈部NHL对化疗敏感,即使晚期行综合治疗仍具有较高的临床缓解率及生存期,但应注意起病特点增加确诊率。  相似文献   
953.
目的 探讨miRNA-185 和DNA 甲基转移酶1(DNMT1)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患者T 细胞中的表达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检测DNMT1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核转染后72 h 检测甲基化敏感性基因的水平。并与健康人群比较,分析其表达差异 及意义。结果 结果显示,miRNA-185 在妊娠合并SLE 患者的CD4+T 细胞中上调(P <0.05),其过表达与 DNMT1 mRNA 水平呈负相关。在健康人CD4+T 细胞中,miRNA-185 的过表达会导致DNA 低甲基化、 CD11a 和CD70 基因编码的上调。抑制SLE 患者的CD4+T 细胞中miRNA-185 的表达,会起到DNA 甲基化 逆转作用。结论 miRNA-185 能靶向作用于DNMT1,并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期间CD4+T 细胞的 DNA 低甲基化。miRNA-185 可能是SLE 干预治疗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54.
目的对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应用进展进行分析,研究最佳的影像学诊断技术。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疑似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CTA及DSA技术进行诊断干预。以DSA为诊断金标准,对两种诊断方法下的敏感度、特异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SA、CTA诊断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灵敏度与特异性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血管造影与CT血管造影均是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技术,两者相互配合,对于提高诊断各类颅内动脉狭窄客观性有重要价值,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55.
目的:建立加味逍遥丸中栀子苷、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230 nm;进样量为10μL;室温;流速为1.0 m L·min-1。结果:栀子苷在0.24~2.16μg进样量与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29%;芍药苷在0.12~1.08μg进样量与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62%。符合测定方法学研究的要求。结论:本方法操作方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56.
目的探讨动态颅内压(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62例(监测组)sTBI标准大骨瓣减压患者术后行ICP监测,根据ICP值调整治疗方案,并与同期未行ICP监测的46例(常规组)sTBI标准大骨瓣减压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及甘露醇应用的时间和计量作比较。结果监测组脱水剂应用时间及剂量较未监测组低,监测组急性肾功能损伤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较未监测组低,而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等三种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监测组预后优于常规组。结论动态ICP监测能较好地反应sTBI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ICP的变化,通过个体化治疗能有效控制ICP,维持脑灌注压,减少并发症,降低sTBI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957.
赵宇  范军  柏树令 《解剖学报》2020,51(1):128-131
目的 通过为人体吸脂来源的脂肪组织脱细胞,评估脱细胞脂肪组织的组织学成分,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能性。 方法 采用改良的脱细胞方法为5例人吸脂来源的脂肪组织脱细胞,观察制备过程的大体形态,对脱细胞脂肪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Gomori染色、油红O染色、DAPI染色,并对脱细胞组织中残留的DNA、胶原蛋白及糖胺聚糖含量进行定量检测。 结果 本实验制备的脱细胞脂肪,外观呈不透明的乳白色,无固定形态。HE染色和DAPI染色无可见细胞成分残留,Masson染色可见胶原纤维,Gomori染色可见网状纤维存在,油红O染色无可见脂质残留。组织中残留的DNA含量微小,胶原和糖胺聚糖含量均有所保留。结论 应用结合物理化学和酶学的脱细胞方法,可以为人体的吸脂来源脂肪组织脱细胞,得到的脱细胞组织去除了脂肪组织中的细胞及脂质成分,保留了脂肪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958.
959.
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隶属于利钠肽系统,利钠肽系统由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V型利钠肽(VNP)和树眼镜蛇属利钠肽(DNP)五种肽类及其受体组成[1].人体中以心钠肽、脑钠肽的含量最高.利钠肽家族可与利钠肽受体结合,发挥促进排尿、排钠,舒张血管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能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对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心血管、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而NT-proBNP无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960.
【目的】比较手术与保守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收集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保守治疗22例(A组),发病48 h内手术30例(B组),发病48 h后手术28例(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肠坏死率、病死率、恢复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A组患者的肠坏死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B和C组,A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均短于B和C组,其中手术治疗患者中,B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显著短于C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0%)与B组有效率(96.7%)、C组患有效率(9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根据老年患者急性肠梗阻的具体病情发展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疾病的治愈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