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90篇
  3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 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感染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普通型与重型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为COVID-19防治提供经验依据。 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在池州市人民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23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普通型(19例)、重型(4例)两组,根据两组流行病学、血生化、血常规等实验室数据,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血清中上述各指标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结果 COVID-19患者普通型与重型无性别与年龄差异,2例重型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为2型糖尿病;重型患者发病至就诊的平均时间为(10.00±6.67)d,长于普通型(3.73±2.97)d(P<0.05);实验室结果显示重型患者的淋巴细胞比值为(10.20±7.19)%,低于普通型患者淋巴细胞比值为(28.06±9.47)%(P<0.05);两组的CRP结果,普通型为(16.46±19.24)mg/L,重型为(73.65±44.96)mg/L(P<0.05);COVID-19患者典型的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斑片状磨玻璃影,伴有小叶间隔增厚。疾病进展为重型时病灶增多、范围扩大,磨玻璃影与实变影或条索影共存,部分重症患者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 结论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如果合并有基础病,就诊时间长;实验室检查示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CRP升高等,建议短期复查HRCT,防止普通型向重型发展。  相似文献   
23.
24.
25.
]目的:建立头孢丙烯干混悬剂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Luna C18(2) 100A,4.6 mm×150 mm,5 μm];以磷酸二氢铵溶液(取磷酸二氢铵20.7 g,加水1 800 mL使溶解,用磷酸调节pH值至4.4)-乙腈(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25 ℃,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丙烯含量;以纯化水为溶出介质,桨法25 r·min-1,测定头孢丙烯的溶出,并对溶出测定方法学进行验证。结果:头孢丙烯干混悬剂溶出方法专属性、线性关系、精密度、回收率等良好。结论:本方法能准确的测定头孢丙烯干混悬剂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醒后卒中(wake-up stroke,WUS)与非WUS患者凝血功能的差异,以探索WUS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5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病72?h内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非卒中入院、既往无卒中病史且性别、年龄(±5岁)匹配的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是否为WUS将AIS组分为WUS组和非WUS组。收集入组患者入院第2日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比较AIS组和对照组以及WUS组和非WUS组间的凝血功能差异。在AIS患者中,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凝血功能与WUS的相关性。 结果 AIS组和对照组各342例,AIS患者中WUS 67例(19.6%),非WUS 275例(80.4%)。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IS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23.2(20.7~26.3)s?vs.?24.0(21.6~26.8)s,P=0.019)和凝血酶时间[18.4(17.9~19.1)s?vs.?18.9(18.3~19.4)s,P<0.001]缩短,而D-二聚体[270.0(170.0~460.0)ng/mL?vs.?220.0(137.5~352.5)ng/mL,P<0.001]、纤维蛋白原[287.0(243.8~331.0)g/L?vs.?255.0(221.0~292.3)g/L,P<0.001]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1.1(0.6~1.6)μg/mL?vs.?0.7(0.4~1.1)μg/mL,P<0.001]水平升高。在AIS患者中,WUS组较非WUS组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更严重[NIHSS 3(2~6)分?vs.?2(1~4)分,P=0.005]、采血前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比例更高(94.0%?vs.?84.0%,P=0.034),2组的发病到采血时间分布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1)。凝血功能方面,WUS组的APTT较非WUS组延长[24.8(21.5~27.5)s?vs.?22.9(20.5~25.9)s,P=0.004],其余凝血功能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TT延长与WUS独立相关(OR?2.082,95%CI?1.156~3.751,P=0.015)。 结论 WUS患者的APTT较非WUS患者延长,提示WUS患者可能具有更差的内源性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为今后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次爆发的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乌海市第十中学2012年3~6月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99例,本次爆发累计3个年级38个班。以高二年级发病最多,罹患率为4.27%(45/1 053),占总病例数的45.45%。结论传染源隔离不及时、免疫空白的存在和易感学生的聚集是引起本次爆发的主要原因,今后应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的管理,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以杜绝爆发。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针刺与氟尿嘧啶、益气解毒中药复方联合应用对荷瘤小鼠肿瘤细胞的抑制性作用.方法 制备小鼠肝癌H22细胞实体瘤模型,分成肝癌模型组、化疗药物组(氟尿嘧啶腹腔注射)、益气解毒方组(中药灌胃)、针刺大椎穴组、化疗药物+针刺大椎穴组、益气解毒方+针刺大椎穴组,并与正常小鼠进行对照.观察荷瘤小鼠一般生存状态,并计算各组肿瘤抑制率.结果 化疗药物组小鼠一般状态较差,益气解毒方组及针刺组一般状态均优于化疗药物组,针药联用组小鼠的一般生存状态优于模型组与单一疗法组;各实验组对肿瘤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 针刺联合药物对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