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65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1篇
  1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汶川地震创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汶川地震创伤患者心身健康状况和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204例汶川地震所致创伤患者(创伤组)和经历地震的亲属(对照组)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并接受相关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评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创伤组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持续时间、SCL-90总分和各项分值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1),且预后情况差.丧亲人数、受困时间和损伤程度是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 创伤组急性应激障碍患者无法摆脱精神创伤的痛苦记忆,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372.
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TBI)后血镁浓度及早期补充硫酸镁对TBI的治疗意义.方法 检测231例TBI患者入院时的血镁浓度,并将其中62例重型TBI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治疗组(n=32)及对照组(n=30).硫酸镁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硫酸镁2 g(16 mmol),稀释至100 mL于15 min内推注,另加硫酸镁7.80 g(65 mmol)稀释至500 mL静滴24 h.对照组不补充硫酸镁,其余治疗同硫酸镁治疗组.检测患者入院时、入院第3天的血镁水平及入院时、入院1周时的血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浓度.6个月后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各组治疗结果.结果 重型TBI患者入院时的血镁浓度与轻中型TBI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型TBI患者伤后1周时的血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结果(GOS)为较差和较好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I后早期患者血镁浓度与伤情无必然联系;早期补充硫酸镁未能明显改善重型TBI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373.
综合预测模型FibroTest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综合预测模型FibroTest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留取2002年8月至200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和无锡市传染病医院的123例行肝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检测α2-巨球蛋白、结合珠蛋白、载脂蛋白-AⅠ、记录总胆红素和谷氨酰转肽酶的数值,并根据其结果结合患者的年龄和性别计算出FibroTest的数值。根据肝纤维化分期设定3个判定点,分别为显著纤维化(S2~S4期),严重纤维化(S3~S4期)和肝硬化(S4期)。以肝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出FibroTest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与用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计算出的AUC进行比较,评价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123例肝活检患者中S0期25例(20.3%);S1期27例(22.0%);S2期31例(25.2%);S3期29例(23.6%);S4期11例(8.9%),即显著纤维化者(S2~S4期)71例(57.7%),严重纤维化者(S3~S4期)40例(32.5%),肝硬化者(S4期)11例(8.9%)。FibroTest对3个判定点的AUC值分别为0.814(95%CI:0.740~0.888,P<0.01),0.824(95%CI:0.749~0.898,P<0.01),0.723(95%CI:0.575~0.870,P=0.015)。而APRI对3种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AUC值分别为0.715(95%CI:0.625~0.805,P=0.001),0.725(95%CI:0.631~0.818,P=0.002)和0.646(95%CI:0.497~0.795,P>0.05)。结论Fi-broTest可以准确地估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无显著纤维化,可使45.5%的患者避免进行肝脏活检,并保证87.5%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74.
军事训练致骨关节损伤较常见,其早期诊断目前大多采用X线检查,或为明确诊断进一步采用CT检查,但较易发生漏诊,导致骨关节损伤进一步加重,甚至造成残疾。为探讨低场MRI检查在骨关节创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我们对2006年1月-2010年1月经低场诊断为早期骨关节损伤或骨折,而线检查  相似文献   
375.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观察皮质脊髓束(CST)受损对评估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预后的价值,以及微创治疗改善其预后的效果。方法 43例HICH(出血量20~40 ml)患者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和微创手术组;微创手术组患者行神经导航下钻孔引流术。分别于患者发病时(术前)和发病3个月后进行DTI检查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用平均部分各向异性(FA)测量患侧血肿层面周围及对侧的CST,计算患侧/对侧的FA值比率。结果发病时,微创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的FA值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时与发病3个月后的FA值比率比较,保守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微创手术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3个月后,两组的FA值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如除去CST4级病例,两组CST1~3级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T完整患者的NIHSS评分在各个时期均较CST中断的患者好。结论 HICH(中小量)患者微创治疗的效果大多优于保守治疗,但CST4级患者无论采取何种治疗的预后都不好;对CST1~3级患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76.
377.
血竭、包合血竭与复方活化血竭抗血小板聚集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竭、包合血竭(β环糊精包合血竭)与复方活化血竭(三七皂苷+β环糊精包合血竭,1:2)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体外、体内试验采用Born比浊法测定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三种血竭在内、体外均显示显著的抑制花生四烯酸(AA)、腺苷二磷酸(ADP)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结论:血竭、包合血竭与复方活化血竭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378.
创伤后细胞损伤的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测创伤后血清细胞因子、氧自由基及酸性产物的含量变化,探讨其细胞代谢的监控效应及评价细胞损伤的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间经规范程序救治,临床资料完整的创伤患者117例,采用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对其组织损伤程度和伤后病情危害状况进行层次分组,依据病情变化实时检测各组的动脉血乳酸(ABL)、动脉血碱缺失(B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血清水平,数据以((x)±s)表示,多组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后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本组监测指标伤后就可山现明显变化,随损伤严重程度或病情危害状况的加重而显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并发缺血缺氧或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或感染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时其异常增向则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发生病情恶化或器官衰竭危机时,各指标水平常呈现持续异常或紊乱状态,与未发生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细胞损伤反应与损伤严重程度、病情演变、MODS危机及患者预后有关,其血清指标的片常变化多预示着病情危危,实时检测有助于提高临床监控水平.  相似文献   
379.
目的观察血浆吸附灌流(plasma perfusion,PP)联合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的组合型人工肝方法治疗肝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P和使用少量血浆的PE联合在1次治疗模式(联合组)中完成,治疗51例66例次肝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检测治疗前、结束时及治疗结束48h时患者血总胆红素、总胆汁酸、VIA、ALB及WBC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同期进行的36例79例次单纯PE治疗患者(PE组)做对照。结果①联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87%,高于PE组的52.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者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48h时血清总胆红素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联合组治疗结束时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幅度高于PE组(P〈0.05);③2组患者治疗结束时血清总胆汁酸均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2组治疗结束时PTA值均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⑤同治疗前比较,联合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48h时血清ALB、GLO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PE组则明显减少(P均〈0.05);⑥同治疗前比,2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48h时血WBC总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丝且治疗结束时血Pn总数均明显减少(P均〈0105);⑦联合组平均使用血浆量明显少于PE组;⑧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建立的PP联合PE的人工肝方法血浆用量少,治疗肝衰竭和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80.
本文报道了1例经过抗凝治疗后门静脉血栓再通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例。回顾近年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文献,总结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