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0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对156例接受高低固定剂量治疗6周的住院病人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疗效,并分析病史资料、剂量、性别、吸烟、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如下因素对疗效有正性作用:1病程短;2治疗前的BPRS总分高;3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3个因子分高;4血药浓度>300μg/L。结论这些与疗效有关的因素对氯氮平疗效的预测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42.
综述抗炎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43.
344.
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和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于2011年11月24-26日在广州市成功召开.来自全国31个省和直辖市、自治区以及香港地区的1500余名代表参会.会议共收到801篇论文,经学术工作委员会评审后录用600余篇.其中大会发言12篇,口头交流327篇,壁报151篇.设有主会场1个,分会场14个,卫星会8场.在分会场上开展44场专题会和分会报告,内容涉及生物精神病学、社会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儿童与少年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妇女精神病学、精神病学流行病学、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精神病学与伦理学、中青年论坛亚专科或学组等;涉及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焦虑障碍、物质依赖、应激障碍、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等以及早期干预、精神康复、神经认知测量、精神科量表评定、心理治疗、心理援助热线与干预、医院管理、精神卫生法和护理等领域.本次大会还特邀6名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在主会场针对有关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的前沿知识进行大会报告.下面按专题简要介绍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45.
ω-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为一类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主要有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 acid,DHA)以及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是人体营养必需脂肪酸和神经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具有调节多种神经递质的传递过程,降低大脑氧化应激和神经元凋亡水平,以调节和改善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等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治疗中也起一定作用。现对ω-3脂肪酸在精神科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对指导药物治疗精神疾病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6.
347.
创伤后应激障碍药物治疗新进展及临床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通过回顾药物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研究进展,以评价各类药物治疗PT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应激早期应用苯二氮()类药(BZ)可预防PTSD的发生,但长期应用易导致依赖,停药出现戒断症状,损害认知功能,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疗效肯定,但不良反应较多,逐渐被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特别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所取代.近年来抗惊厥药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PTSD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48.
许多年轻的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可能都会遇到同样的一些问题,某一类疾病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哪些?各类药物的临床表现如何?专家在选择该类药物的标准是什么?应该着重注意哪方面的不良反应?……正是因为了这诸多的“?”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通过著名的专家访谈和世界上最新信息来介绍临床用药相关问题,你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就请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349.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94例精神分裂症和187例正常对照的BDNF基因C270T多态性的分布频率.结果精神分裂症的C/T和T/T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6.8%和14.4%;而对照组分别5.9%和2.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基因型为C/C或C/T患者在阴阳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分,阴性症状量表分和一般精神病理分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相关.  相似文献   
350.
影响老年抑郁症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抑郁症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以标准化评定工具对 12 2例老年抑郁症疗效进行评定 ,分析影响老年抑郁症疗效的有关因素。结果 12 2例的老年抑郁症疗效差者占 3 2 .8% ,疗效好者 67.2 % ;经单因素分析 ,两组间在以下因素存在明显差异 :病前适应状况差、病前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差、发病年龄早、发病次数多、病程长、双相抑郁、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伴有躯体疾病、既往自杀史、精神病家族史、起病形式、既往治疗不当、治疗依从性差、脑电图异常等。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影响老年抑郁症疗效的主要因素依次为 :治疗依从性差、合并精神病性症状、既往治疗不恰当、双相抑郁和社会支持差。结论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预后受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应全面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