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0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01.
目的 比较有无冲动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脑灰质结构的不同.方法 收集16例有冲动攻击行为和24例无冲动攻击行为的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获得其脑部磁共振成像.所得图像以统计参数图软件包进行预处理,然后两组脑局部灰质体积进行t检验.结果 有冲动攻击行为组右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区(MNI:x=44,y=-4,z=58;体素集合数=851)和右侧眶额回区(MNI:x=20,y=34,z:-24,体素集合数=108)脑灰质体积小于无冲动攻击行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P<0.001;t:3.17,P<0.001).未发现冲动攻击行为组存在灰质体积大于无冲动攻击行为组的脑区.结论 右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和眶额回灰质异常与精神分裂症的冲动攻击行为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302.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早期临床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有精神分裂症前驱期表现的"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识别和有效干预可以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目前"超高危人群"临床识别标准主要综合了遗传高危(易感性)与前驱期综合征表现及严重程度(即:轻微的和/或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与近期大体功能的显著衰退)。近期研究报道符合此标准的超高危人群在2年随访期内转化为精神分裂症的比例高达30%~35%。神经心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超高危人群"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和脑结构与功能的异常。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超高危人群"的早期临床识别标准、诊断工具以及生物学预警因素的研究发现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03.
抑郁症是可治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是全球10种主要致残性疾病(功能损害)之一,目前对抑郁症仍然存在识别率低与治疗率低的现状.已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具有疗效方面的有效性,如果抑郁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和正确的治疗,多数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缓解,相当比例能够达到临床痊愈[1].  相似文献   
304.
中学生心理卫生调查   总被引:77,自引:6,他引:71  
本文采用 SCL—90和生活事件量表对1088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SCL—90结果显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偏执是中学生常见的心理不良反应。回归分析发现与中学生心理不良反应有关的主要生活事件有20项,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管教过严、担心升学失败、失恋等方面的紧张性事件,这些紧张性生活事件是中学生心理卫生咨询和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305.
306.
Hamilton抑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 Hamilton 抑郁量表(HAMD)17题中译本对329例现症抑郁病人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评定者间的一致性良好(泛 Kappa 值为0.92),反映内部一致性 Cronbach 的α系数为0.714,量表总体的平行效度和结构效度(主成份分析)较理想。  相似文献   
307.
报道国产氯米帕明(男21例,女14例,年龄83±11yr)和阿米替林(男16例,女19例,年龄33±12yr)治疗70例抑郁症的对照试验。1wk内加至150-250mg/d共4wk。结果显示抗抑郁疗效2药间无显著差异。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的减分氯米帕明组大于阿米替林组(分别为29±9,24±13,P<0.05)。2药主要副作用为口干、便秘、心悸、头晕等抗胆碱能作用,氯米帕明副作用略轻于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308.
本文报道利用反相HPLC法测定血清中的盐酸硫利哒嗪浓度,并对10名健康志愿者口服国产与进口片后的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国产片与进口片的各项药动学参数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国产片相对于进口片的生物利用度为108.9%。  相似文献   
309.
目的了解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A亚单位基因(NR2A)与精神分裂症的连锁关系。方法选取NR2A亚单位基因所在区域的3个微卫星标志[D16s407、D16s3075及NR2A启动子区的1个(GT)重复序列],对中国汉族81个独立精神分裂症受累同胞对及其家系成员共324个个体作基因分型,其中男166名,女158名,患病同胞对81个162例。采用受累同胞对法对分型资料进行非参数连锁分析。结果324人的两点、多点非参数分析最大LOD值均位于D16s407,分别为2.643(P=0.004),2.504(P=0.005),均大于2.2。结论NR2A基因微卫星标志与精神分裂症存在提示性连锁关系,NR2A基因可能为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310.
多巴胺D4受体基因与氯氮平临床疗效个体差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多巴胺D4受体基因第 3外显子 4 8bp可变重复序列多态性与氯氮平临床疗效个体差异的关系。方法  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单一服氯氮平治疗 6~ 8周 ,利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氯氮平的疗效。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 ,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同时为排除氯氮平个体代谢能力的遗传差异带来的混淆 ,检测了每个患者的血清氯氮平浓度。结果 DRD4基因第 3外显子 4 8bp可变重复序列多态性的 5等位基因的纯合子基因型 (DRD4 5 / 5 )和 5等位基因 (DRD4 5 )的频率在氯氮平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的有效组和无效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总疗效个体差异与DRD4基因第 3外显子 4 8bp可变重复序列相关 ,携带DRD4 5等位基因者和DRD4 5 / 5基因型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