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分析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的血常规、粪常规检验结果及治疗方案与病原学诊断的关系,为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962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样本,鉴定病原体,并进行血常规和粪常规检验,分析血常规、粪常规检验结果及治疗方案与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原学诊断结果的关系。结果从962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分离出病原体295例,其中细菌239例、病毒56例。血常规检验结果中,细菌性腹泻与病毒性腹泻患者的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以及NE%和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异常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常规检验结果中,病毒性腹泻患者发生水样便的比例明显高于细菌性腹泻患者(P=0.002),而发生黏液便的比例明显低于细菌性腹泻患者(P=0.049)。临床经验用药与患者病原学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72.2%(213/295)。结论常规检验对急性感染性腹泻的诊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应进行更准确、全面的病原学检测,以便为临床诊疗提供更精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将1-氰基-4-二甲胺吡啶四氟硼酸盐(CDAP)活化后的透明质酸(H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共价偶联制备完全抗原BSA-HA,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H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考察单抗的生物学特性,并建立HA定量免疫分析方法——间接竞争ELISA法。研究表明,完全抗原BSA-HA免疫BALB/c小鼠后,能诱导HA特异性抗体的分泌;经细胞融合、选择性培养、筛选和亚克隆,获得一株稳定分泌HA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8B6,其腹水抗体效价达1∶256 000以上,亲和常数为6.71×109 mol-1,独特型为IgG1;以10.0 ng/mL HA包被酶标板,1.0% BSA为封闭剂,建立HA间接竞争ELISA法,其线性范围介于0.01~10.0 μg/mL,特异性好、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江苏省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组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组各9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等,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组,且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切除的前列腺重量明显高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组并发症发生率(6.38%)显著低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组(17.0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显著升高,残余尿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体积显著低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具有腺体残留率低、术后出血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15.
16.
灵芝多糖GLPL1免疫原优化及其单克隆抗体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灵芝多糖GLPL1免疫原,用于制备GLPL1单克隆抗体,为GLPL1免疫分析法建立提供物质基础。方法:GLPL1经1-氰基-4-二甲胺吡啶四氟硼酸盐(CDAP)活化后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共价偶联,制备系列拟糖蛋白GLPL1-BSA并考察其免疫原性;选择其免疫性强者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GLPL1特异性单抗。结果:共获得取代度(GLPL1/BSA摩尔比)分别为≈1、≈3、≈6三种拟糖蛋白GLPL1-BSA,其免疫小鼠后诱导产生强烈的抗GLPL1的IgM初次应答和IgG回忆应答,且GLPL1诱导小鼠主要分泌IgG2a独特型抗体;经细胞融合、筛选和亚克隆,获得一株分泌GLPL1特异性抗体杂交瘤细胞6G7,其抗体独特型为IgM。结论:成功优化、制备了灵芝多糖GLPL1的免疫用抗原和GLPL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7.
强迫游泳应激大鼠行为和血清皮质酮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探讨强迫游泳不同应激阶段和应激强度对大鼠行为和内分泌的影响,并分析这些改变的精神病理学意义。方法建立强迫游泳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次应激组、2周应激组和4周应激组。采用旷场试验评定应激后大鼠的行为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皮质酮水平。结果随着应激次数增加,大鼠的主动性运动逐渐减少,而被动性运动逐步增加。单次应激组的直立和修饰[(7.50±2.04)次,(8.33±1.88)次]明显高于对照组[(1.84±0.35)次,(5.05±0.88)次]、2周应激组[(2.54±0.66)次,(4.21±0.37)次]和4周应激组[(2.83±0.75)次,(3.61±0.46)次]。2周应激组和4周应激组血清皮质酮水平[(1001.35±202.91)ng.ml-1,(728.67±250.87)ng.ml-1]明显高于对照组[(626.52±349.89)ng.ml-1]和单次应激组[(359.09±164.32)ng.ml-1]。血清皮质酮水平与应激强度呈正相关(r=0.488,P<0.05)。应激适应组修饰、直立的次数[(6.11±5.04)次,(5.67±4.92)次]明显高于非适应组[(3.64±1.96)次,(1.64±1.06)次]而其皮质酮水平[(580.43±383.52)ng.ml-1]明显低于非适应组[(812.32±157.80)ng.ml-1]。结论(1)单次应激组大鼠表现焦虑样行为增多,慢性应激可导致大鼠行为的明显抑制;(2)在强迫游泳实验中存在主动性与被动性行为个体差异,具有不同的精神病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激导致大鼠行为和血清皮质酮浓度的改变以及噻奈普汀的抗抑郁机理。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周应激组、4周应激给水组和4周应激给药组,各应激组大鼠连续给予强迫游泳试验4周,每天持续15min。游泳后给予灌胃,4周应激给药组按50mg/kg给予噻奈普汀生理盐水溶液灌胃,4周应激给水组按相同比例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采用Open-Field法评定行为,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皮质酮水平。结果应激后对照组爬格数明显高于4周应激组和4周应激给水组(47.50±29.66)次,(12.67±11.38)次,P(0.05;(47.50±29.66)次,(7.67±3.01)次,P(0.05),而与4周应激给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大鼠修饰次数明显高于4周应激组和4周应激给水组[(7.00±1.79)次,(2.50±2.35)次,P(0.05;(7.00±1.79)次,(3.17±3.19)次,P(0.05],而与4周应激给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血清皮质酮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1)。结论应激可以导致大鼠焦虑样行为增加和皮质酮激素水平升高,噻奈普汀可以有效减少应激所致焦虑样行为。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毕业前心身障碍及其个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毕业生心身障碍的患病情况及其个性特征,为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按不同专业分层抽样,采用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SH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在毕业前对457例大学生进行测试。以CPSHS各因子至少有1项T分≥70和L量表T分<70为心身障碍的筛查标准。结果457例中符合心身障碍诊断标准者62例,占13.6%,且女生的检出率(20.13%)较男生高出1倍(10.26%),并以皮肤疾病的检出率最高(5.0%),其余依次为呼吸系统(3.7%)、神经系统(3.5%)、焦虑(2.8%)、消化系统(2.6%)、生殖内分泌(2.4%)和精神病性(2.4%)等;心身障碍组EPQ的精神病质和神经质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有较低的掩饰分(P<0.01);神经质与焦虑、抑郁、精神病性、神经系统、生殖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显著相关性(r=0.306~0.755);精神病质与精神病性症状、焦虑、生殖内分泌、抑郁、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呈显著正相关(r=0.251~0.748);内外向和掩饰均与精神病性症状呈显著负相关(r=-0.256和-0.424)。结论在大学毕业生中,女生比男生更易出现各种心身障碍,心身障碍的大学毕业生具有明显的个性缺陷,其中神经质和精神病质与心身障碍的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20.
质粒介导的AmpCβ-内酰胺酶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β-内酰胺酶。革蓝阴性杆菌中质粒介导的AmpC酶引起的耐药,因其耐药范围扩大、耐药性由质粒转移、发生率快速增长及新基因型的不断发现,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大多数质粒介导的AmpCβ-内酰胺酶是非诱导表达,其耐药基因在质粒与染色体间及质粒间转移可能是通过质粒、转座子、整合子等多种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