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目的探讨老年人贲门部癌的手术人路及消化道理想重建方法。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老年贲门癌患者行经腹进胸入路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空肠间置术,重建过程中三个吻合口均应用吻合器;随访2-36个月,根据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标准,胃排空试验评价食管反流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吻合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且有很好的抗反流作用。结论经腹进胸入路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空肠间置术既可充分清扫腹腔淋巴结、减少上残缘癌残留率,又可以对防治反流性食管炎取得较好疗效,解决胃容量过小、食物排空过快、生理途径改变问题。  相似文献   
42.
COL1a1、COL3a1在发育性髋脱位患儿圆韧带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求发育性髋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患儿与正常儿圆韧带中Ⅰ、Ⅲ型胶原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6对发育性髋脱位患者及正常儿配对比较.采用半定最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COL1a1、COL3a1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图像分析软件进行量化分析,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COL1a1在DDH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COL3a1在DDH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DDH患儿圆韧带中Ⅰ型胶原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较正常同性同龄儿降低,可能是导致DDH患儿髋关节松弛的原因.DDH患儿髋关节松弛町能与Ⅲ型胶原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43.
背景:中医学理论认为脾虚症能反映疾病的本质,现代医学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脾虚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研究中医脾虚症与胃癌患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健脾益气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其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妇产科。对象:选择2000-10/2002-05在本院外科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102例(同期该类患450例),男59例,女43例;年龄31~74岁,平均55.6岁。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将102例患分为胃癌无脾虚症和有脾虚症两组,并将有脾虚症组患分为单纯手术组与手术 健脾治疗组。方法:所有患均行手术治疗,手术 健脾治疗组在手术后第1天开始,静脉滴注健脾益气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广东省利民制药厂生产,主要成分:党参、黄芪),1次/d,共8d。术后第9天静脉抽抗凝血2mL用于相关免疫指标测定。主要观察指标:分析统计胃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等。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以及NK细胞活性。结果:102例胃癌患中有63例(61.8%)合并不同程度的脾虚症。有脾虚症组与无脾虚症组患相比,其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的构成比不同,有脾虚症组T3~T4,低分化腺癌以及3,4站淋巴结转移患较多,TNM分期Ⅲ,Ⅳ期较多(P<0.05)。有脾虚症组胃癌患手术 健脾治疗组较单纯手术组。RBC-C3bRR,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NK细胞活性显升高,RBC-ICR显降低(P<0.05)。结论:胃癌患脾虚症与其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合并脾虚症患的预后比不合并脾虚症患差。脾虚型胃癌患术后合并应用健脾益气中药可明显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4.
目的:脊柱滑脱是一种成人常见脊柱疾病,儿童发病率极低,报告7例儿童脊柱滑脱采用椎弓根钉棒置入内固定材料及后路腰椎体间Wiltse方法并髂骨原位植骨治疗,随访1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①对象:1996-01/2006-1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脊柱滑脱患儿8例,男4例,女4例;年龄为8~14岁,平均12.25岁.按滑脱程度分类,Ⅰ度滑脱为7例,Ⅳ度滑脱为1例.②方法: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由威高骨科材料有限公司提供,型号:GB1Z,材质:钛,生产批号:200511028009.4例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3例患者采用后路腰椎体间Wiltse方法 H形髂骨原位植骨融合术治疗;1例患者未手术治疗.患儿家属对治疗知情同意.③评估:远期随访应用放射线影像技术观察手术前后脊柱形态的改变以及材料和宿主的生物相容性.结果:①8例患者中7例获得随访,最短随访时间为13个月,最长达11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56.6个月.②4例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患者中,3例患者脊柱滑脱完全复位,术后脊柱稳定性为75%(3/4),1例患者脊柱滑脱85%复位,术后3周复查X射线片显示出现再滑脱;3例采用后路腰椎体间Wiltse方法 H形髂骨原位植骨融合术后长合良好,无滑脱加重,无骨不连出现.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材料治疗脊柱滑脱患儿是目前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5.
马俊仙  金晖  赵群 《疾病监测》2003,18(7):247-249
目的 为了解昆明市区儿童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方法 对儿童采取咽拭子分泌物进行病毒分离接种。结果 从509份标本中分离出流感病毒28株,阳性率为5.5%,其中25株为甲1(H1N1)型,乙型3株。结论 2001年1-12月昆明市区流感病毒流行以H1N1型为主。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介绍了逆向工程软件MIMICS的一些特点和功能以及在医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7.
赵群 《现代护理》2006,12(13):1272-1272
缝针是手术必备的用物之一,在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体积小,保管不当容易丢失。我们自2005年5月开始使用消毒一次性包装医用缝合针后,发现其衬垫缝针的塑料薄膜对手术中缝针的保管有很好的作用,现介绍如下。1材料为上海医菱医疗器械销售有限公司、上海医用缝针厂生产的一次性医用缝合针,其为衬垫缝针所用的塑料薄膜,规格为7cm×4cm。2使用方法将手术所用缝针别在一块塑料薄膜上即可。3优点就地取材,不需消毒,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手术完毕即可丢弃,减少护士工作量;塑料薄膜光滑,缝针穿透容易,减少别针时间,操作方便;薄膜呈半…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脂肪酶(LPS)对重症胰腺炎(SAP)后续感染性胰腺坏死(IPN)发生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9年1月因SAP收治入院的2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后续是否出现IPN,将其分为非感染组(120例)、感染组(88例)。对比2组SAP患者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病因、合并症、APACHEⅡ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LPS、血淀粉酶(AMS)、降钙素原(PCT)],归纳后期IPN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PS对SAP患者后续IPN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SAP患者中,非感染组、感染组的性别、年龄、病因分布、合并症及Hb、ALB、WBC、AM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LPS、CRP、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APACHEⅡ评分及LPS、CRP、PCT水平均是SAP患者后续IPN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LPS水平为411.8 U/L时,其约登指数最大达0.575,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 0.741~0.90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0%、82.5%。[结论]APACHEⅡ评分、LPS、CRP、PCT可能是影响SAP患者后续IPN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LPS对IPN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9.
年轻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年轻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分析132例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年龄30-55岁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结果:依从率:不同年龄(30~45岁12.50%,46~55岁32.35%)、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2.26%,中专以下14.29%)、病程(〈10年13.33%,≥10年30.56%)及是否在职(非在职14.29%,在职30.88%)有显著差异(P均〈0.05)。对高血压病危害程度认知缺乏(82.35%)、主观感觉不明显(78.43%)、工作忙(72.55%)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结论:年轻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的健康指导,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0.
李天资  梁烨  赵群  何丽萍 《右江医学》2009,37(5):617-618
当今电子病案的临床应用急剧增加,形式不断翻新,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对电子病案的认识还相对肤浅,观念不统一;国家对电子病案的确认还不很明确。传统的病案是通过医护人员在纸质上用手写来实现,称为病案原件,是病案法定身份的要件之一,而电子病案则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传输、存储等处理的二进制数码资料,由于其具有可变性、流动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人们对其法定证据作用产生质疑,因此电子病案的法律效力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