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19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66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脑池注药法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脑池内。其药物分为两大类 :纤溶类和扩血管类。纤溶类药物主要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tPA) ;扩血管类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该法疗效切实 ,日益受到日、美专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42.
脑干胶质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干胶质瘤占儿童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主要包括弥漫性脑干胶质瘤(最常见于桥脑)和局灶性脑干胶质瘤(大多位于中脑和延髓).前者是儿童脑肿瘤患者最主要的死因.类岗醇激素可以明显缓解瘤周水肿引起的症状,是高度恶性脑干胶质瘤的一个初始治疗手段.影像学上典型的弥漫性脑干胶质瘤病人,放疗和化疗是现今主要的治疗方法,并且可以不经活检直接开始.局灶性脑干肿瘤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分流于术和/或肿瘤切除)来获得良好的预后.伽玛刀可以作为局灶性脑干胶质瘤病人的主要或者术后辅助治疗手段.现有的文献中,没有替莫唑胺延长脑干胶质瘤病人生存期的报道.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胶质瘤恶性程度和MT1-MMP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34例脑胶质瘤和7例正常脑组织(取自癫痫病人手术切除脑组织)中MT1-MMP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正常脑组织和低级别、高级别胶质瘤的△△Ct(循环阈值)值分别为(0.834±0、517)、(4.063±2.309)和(7.072±4.072)。正常脑组织与低级别、高级别胶质瘤之间,低级别、高级别胶质瘤之间MT1-MMP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中存在MT1-MMP基因mRNA高水平的表达,随着肿瘤恶性级别的增加,MT1-MMP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44.
宋新明  王吉甫  赵继宗 《广东医学》1999,20(11):838-840
目的 探讨IL-6,TNF-α,CRP,cortisol在围手术期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Ⅱ,Ⅲ期胃癌(A组)、低位直肠癌(B组)各3例和食管贲门癌(C组)11例,均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对照组(10例)为择期小手术。所有患者于术前1d、术后2h、术后1,6d取血,测定血浆IL-6,INF-α,CRPmcortisil含量,以及体外内毒素(LPS)刺激全血释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1)A,B,C3组  相似文献   
45.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早期症状隐匿,诊断颇为困难。自六十年代后期,国外广泛应用血清生化自动分析仪,开展血清钙筛选工作以来,高血钙病例显著增多,为早期诊断原发性甲旁亢提供了重要线索。我们通过对门诊及部分住院病人常规进行血清钙筛选,结合有关诊断指标,进一步探讨了原发性甲旁亢的发病情况及其早期诊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旨在评价采用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GDC)方法治疗巨大、宽颈动脉瘤能否达到外科治疗的目的 ,即预防再出血、减轻占位效应以及防止栓塞性并发症。对象及方法 将直径 2~ 2 5cm的动脉瘤定为极大型 ,瘤颈≥ 4mm、瘤径 /瘤颈≤ 2或载瘤动脉直径 /瘤颈≤ 2定为宽颈动脉瘤。 1992~ 1998年间采用GDC方法治疗 30例患者的 31个动脉瘤 ,其中巨大型 12个 ,极大型 19个。 58%位于前循环 ,4 2 %位于后循环。患者年龄 ( 52 2± 11 4 )岁。临床表现 :SAH( 15例 )与占位效应相关的症状 ( 13例 ) ,偶然发现 ( 2例 )。选择GDC方法的原…  相似文献   
47.
我国显微神经外科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4,他引:5  
20世纪50年代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其中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科学三大领域最为迅速,推动着医学进步,神经外科是受益最大的学科之一。以应用手术显微镜为标志的显微神经外科学,成为近代神经外科发展史的一座里程碑,将神经外科学带进一个崭新的阶段。显微神经外科学的建立,使得神经外科的治疗水平明显提高,20世纪80年代,世界神经外科领域普及了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48.
脑卒中外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脑卒中是指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疾患所导致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猝然发生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乃至意识障碍,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49.
颅脑损伤实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当前 ,颅脑损伤的实验研究主要是围绕颅脑损伤后继发性损伤机制展开的。近年来神经化学、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使颅脑损伤的基础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人们已认识到 ,颅脑损伤是一系列细胞、分子事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颅脑损伤后脑生化及代谢研究1.兴奋性氨基酸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颅脑损伤后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 (EAA)浓度升高 ,且持续数日。EAA受体如NMDA受体广泛存在于脑组织中 ,EAA与受体结合可使细胞膜的一些离子通道开放 ,导致细胞外离子内流 :氯、钠离子急性内流导致细胞肿胀 ,钙…  相似文献   
50.
经颅多普勒(TCD)主要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产生的一系列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检测。文章介绍了TCD在颅内动脉瘤围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及术后评价等临床应用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