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2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目的探讨马来酸罗格列酮对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影响,以评价马来酸罗格列酮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即刻及缺血2h后经插入胃管分别灌入马来酸罗格列酮0.5,2,4mg·kg-1,测定缺血24h后,大鼠脑肿胀情况,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缺血2h并再灌注22h后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IL-6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马来酸罗格列酮0.5mg·kg-1对脑肿胀改变无明显影响(P>0.05),2,4mg·kg-1实验组脑肿胀可见明显减轻(P<0.05),但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种不同剂量的马来酸罗格列酮可明显抑制缺血及再灌注大鼠的MPO水平(P<0.05,P<0.01),且抑制程度呈剂量相关;马来酸罗格列酮0.5,2mg·kg-1可一定程度降低缺血再灌注脑组织IL-6 mRNA表达的水平(P<0.05),两剂量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可有效抑制脑缺血和再灌注后脑损伤。  相似文献   
422.
目的观察表达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flk-1)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疫苗菌对胶质瘤荷瘤小鼠的抗肿瘤血管及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lk-1通过电转化法将pcDNA3.1-flk-1导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7207中,经由胃管饲于C57BL/6J小鼠,对胶质瘤荷瘤小鼠进行免疫预防及治疗。通过观察免疫动物的生存期,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血管密度,评价重组疫苗菌的抗血管及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分离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分析重组疫苗菌免疫后小鼠体内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应答。结果重组疫苗菌免疫能够明显减少肿瘤血管密度,延缓胶质瘤的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期,获得明显的抗肿瘤效果。重组疫苗菌免疫后可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针对flk-1的CTL活性。结论表达鼠flk-1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疫苗菌经口服免疫,可打破小鼠对于自身抗原flk-1的免疫耐受,诱导小鼠产生抗flk-1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杀伤肿瘤血管内皮细胞,预防和治疗小鼠胶质瘤。  相似文献   
423.
MMP-9/TIMP-1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早期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TIMP-1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早期的表达变化与继发脑损伤的关系。方法荧光实时定量RT-PCR分别测定MMP-9mRNA和TIMP-1mRNA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早期不同时程的表达,干湿重法测定脑水分含量,光镜和电镜观察血脑屏障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外伤后1?h大鼠脑组织中MMP-9mRNA开始增加,伤后12h达到高峰并持续7?d(P<0.01);TIMP-1mRNA表达6h明显升高,24h达高峰,表达量增加1倍,并持续7d(P<0.01)。脑组织含水量比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增加,光镜及电镜下可见炎性反应和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破坏、神经元变性水肿和坏死,72h损伤最重。 结论大鼠外伤后诱导MMP-9mRNA和TIMP-1mRNA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弥漫性脑损伤后早期脑水肿和神经元损伤的继发脑损害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24.
腔内多普勒微血管扫描在三脑室底造瘘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普勒微血管探头超声检查在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中的意义。方法完成27例梗阻性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术中均使用多普勒微血管探头抵达三脑室底部,行超声探测,监测基底动脉的走向、血流速度,进行术中实时定位,造瘘前后记录血管的多普勒超声图像。结果27例造瘘术前后基底动脉的管径、血流速度无变化,无血管损伤并发症。术后18例(66.67%)影像学证实扩大的脑室术后有回缩;半年后症状缓解23例(85.19%),4例无效(14.81%),其中2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无手术死亡或残疾。结论多普勒微血管探头超声检查在三脑室底造瘘术中的应用,可减少血管损伤类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造瘘点准确定位,并能实时监测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确保造瘘过程安全精确。  相似文献   
425.
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室穿刺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48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超早期组(A组)、急性期组(B组)和亚急性期组(C组),按照不同的时间点行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后,分别在入选时和治疗后1个月末进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满1个月时记录患者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病死率和再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B组Barthel指数评分、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C组,而死亡率低于C组(P<0.01);A、B两组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A、B和C 3组的再出血发生率无明显不同(P>0.05).结论: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在24 h内行脑室穿刺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26.
脑脊液经颅骨破损处流出鼻腔形成脑脊液鼻漏。根据病因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生化技术用于疾病的定性诊断,影像技术用于疾病的漏口定位。多数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可以自行愈合,但部分患者仍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多种,以开颅手术和鼻内窥镜手术为主要术式。现就脑脊液鼻漏的病因学和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法的进展进行综述,以寻求最佳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427.
脑膜瘤雄性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素受体在脑膜瘤中的研究大多侧重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而近几年雄激素受体(AR)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阐述了近年AR的研究进展,表明AR、PR对脑膜瘤生长的调控有重要作用。对脑膜瘤的生物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给激素治疗脑膜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