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2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及其受体(uPAR)的表达与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58例人脑胶质瘤手术切除标本,10例内减压术中切除的正常脑组织标本的uPA、uPAR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随着胶质瘤恶性度的升高,其uPA、uPAR蛋白表达率和表达水平逐渐增高,而在正常组织中均无uPA和uPAR表达。结论uPA/uPAR蛋白高表达反映了胶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32.
目的探讨TNP-470对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约含1×107个细胞)注射至裸鼠皮下,接种后第7天荷瘤裸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皮下注射等容量的TNP-470和含3%乙醇、5%阿拉伯胶及生理盐水的混悬液,隔日1次,共7次。治疗后第21天测体重及肿瘤大小,以山羊抗小鼠CD105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①治疗后第21天治疗组移植瘤体积[(576.10±114.29)mm3]明显小于对照组[(1512.61±470.25)mm3](P<0.01);抑瘤率为(61.91±6.29)%。②治疗组移植瘤MVD[(5.70±0.85)个/视野]显著低于对照组[(11.32±1.50)个/视野](P<0.05)。③两组裸鼠体重于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TNP-470对人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33.
目的 研究翼点锁孔入路鞍区各间隙的神经内镜解剖,为内镜辅助下该入路显微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5例尸头经翼点锁孔入路开颅后,神经内镜对鞍区五个间隙进行解剖结构观察。结果利用神经内镜可以更广泛清晰地显示鞍区不同间隙内的解剖结构,尤其是对细微结构如垂体上动脉及穿通动脉,利用成角内镜可“绕过”神经、血管观察其背后的结构。结论运用神经内镜可以消除翼点锁孔入路鞍区显微手术的显微外科解剖死角,减少术中脑组织及重要颅底血管、神经的牵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鞍区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334.
大鼠弥漫性颅脑损伤后脑水肿和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弥漫性颅脑损伤后病理学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100只,以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弥漫性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外伤后1h、3h、6h、12h、24h、48h、72h、7d和14d等10组.检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并观察脑组织中炎症反应、毛细血管和神经元的结构变化。结果外伤后脑皮层组织含水量呈上升趋势.3h含水量有较大幅度升高,24h达高峰,其后下降,14d时仍处于较高水平,伤后6、12、24、48和72h组与对照组相比.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组织炎症反应、毛细血管和神经元结构变化与脑水肿变化相平行。结论弥漫性颅脑损伤后发生缺血、缺氧.导致微循环障碍,最终血-脑屏障结构破坏,神经细胞的代谢活动紊乱,使脑组织发生继发性脑损伤。弥漫性颅脑损伤后脑水肿是造成继发性脑损伤病理学变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335.
经胼胝体入路切除儿童第三脑室颅咽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三脑室颅咽管瘤位于脑深部 ,毗邻许多重要结构 ,肿瘤切除困难 ,术后易出现合并症。我们自 1995年至今经胼胝体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儿童第三脑室颅咽管瘤 18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共 18例 ,男 10例 ,女 8例。年龄 3~ 16岁 ,平均 8岁 ,病程 2~ 2 4个月。主要临床表现 :头痛 16例 ,恶心、呕吐 14例 ,视力视野障碍 10例 ,嗜睡 4例 ,多饮多尿 3例 ,发育迟缓 12例 ,智力下降 5例 ,复视 2例。二、影像学检查全部病例均行CT和MRI检查 ,囊性肿瘤 10例 ,实性肿瘤 4例 ,混合性肿瘤 4例 ,钙化 16例 ,均有不同程度双侧侧脑室对称性扩大。三、…  相似文献   
336.
目的 探讨镁离子联合胰岛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作用.方法 入选患者共81例,男48例,女3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和试验组组40例.对照组行脱水、抗感染、支持、神经营养、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试验组除上述治疗方法外.严密监测血糖水平,如有升高者,常规使用胰岛素.同时加用25%硫酸治疗.结果 两组病人依照观察指标一般情况所列出的项目进行统计比较,经多元统计聚类分析得P>0.05,两组无差异;两组之间GCS评分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资料采用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方法 ,客观地证明了尽早应用硫酸镁,患者存活质量明显提高,能提高病人GCS,GOS评分.且致残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37.
尼莫地平与高压氧对脑损伤后脑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背景:尼莫地平对脑损伤后脑功能障碍的治疗已经得到肯定,而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对脑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目前探讨者尚少。目的:探讨脑损伤后脑功能恢复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设立对照的回顾性研究。患者记忆商的测定采取双盲法。地点和对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对象为1997-07/2001-1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10例额、颞叶挫裂伤非手术治疗的患者,选择格拉斯哥评分法评分在9-12分的患者,其中男83例,女27例。年龄18—73岁,平均43岁。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干预: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分别加用尼莫地平、高压氧及尼莫地平和高压氧3种治疗方法,对110例脑损伤患者治疗,通过评价患者的记忆商、脑外伤综合征的程度,判断其脑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常规治疗组的记忆商阳性率为73.5%,明显高于尼莫地平33.3%和高压氧28.6%及尼莫地平加高压氧治疗组28.6%,与分别加用尼莫地平、高压氧及尼莫地平和高压氧联合治疗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x^2=17.8758,P&;lt;0.001)。常规治疗组脑损伤综合征的阳性率为65.6%,尼莫地平治疗组为28%,高压氧治疗组为28.5%,尼莫地平和高压氧联合治疗组为24%。常规治疗组与采用尼莫地平、高压氧及尼莫地平加高压氧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14.015,P&;lt;0.01)。而尼莫地平、高压氧及尼莫地平和高压氧联合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脑损伤的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或高压氧或尼莫地平和高压氧联合治疗,对于脑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8.
神经轴突生长抑制因子受体(NgR)是髓鞘相关抑制因子Nogo-A、髓鞘相关糖蛋白(MAG)和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Mgp)的共同作用途径.NgR在胶质瘤细胞黏附迁移、凋亡、神经干细胞分化及血管再生重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望成为针对神经胶质瘤进行分子靶向治疗的关键分子.  相似文献   
339.
目的研究Anti-uPAR单克隆抗体、顺铂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皮下瘤增殖影响以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受体(uPAR)在U251皮下瘤的表达特征,评估其在胶质瘤恶性生长方式中的作用。方法以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为材料,制作裸鼠皮下胶质瘤模型。应用Anti-uPAR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顺铂干预肿瘤生长进程,使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uPAR在肿瘤细胞的表达以及抗肿瘤效果。结果Anti-uPAR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都成功地抑制了肿瘤的生长,顺铂只能够降低U251移植瘤的增殖,而不能象Anti-uPAR单克隆抗体一样抑制肿瘤的生长并能使之缩小。顺铂抑制了uPAR蛋白在U251肿瘤细胞上的表达。结论uPAR与内源性uPA的结合是胶质瘤增殖及其生存的关键所在,针对uPA/uPAR为靶点的治疗方案可能为胶质瘤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40.
颅咽管瘤治疗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咽管瘤手术是神经外科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颅咽管瘤不仅常与视神经、视交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及漏斗部紧邻或压迫上述结构,它还常侵及下丘脑、丘脑等维系生命的重要中枢结构。这些特点,使得神经外科医生在考虑全切除该肿瘤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目前颅咽管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施行颅咽管瘤的的全切除手术,二是颅咽管瘤的部分或次全切除后,再辅以放射治疗。对于可行全切除的肿瘤,一旦设备和技术具备应争取行全切除。当肿瘤的特点不利于全切除或技术和设备条件受限时,则选择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 放射治疗。因颅咽管瘤对放射治疗敏感,对丧失了肿瘤全切机会的病人来说,放射治疗是改善预后,控制残余肿瘤的不可省略的补充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