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报道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起源的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 5例房速均被证实起源于三尖瓣环下侧壁部位并行射频消融治疗。影像学消融靶点位于三尖瓣环,局部电图可见A波和V波,且A∶V<2,V波的振幅>0.5mV。结果 5例房速均射频消融成功,部位位于三尖瓣环下侧壁,靶点局部A波激动时间领先体表心电图P波起点(48±16)ms,AV比值(0.5±0.4)。三尖瓣环下侧壁起源的房速P波特点:I、avL、aVR导联P波正向,Ⅱ、Ⅲ、aVF导联P波负向,V1~V6导联P波负向。结论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是右房房速的一个重要起源点,其体表心电图有明确特征。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方法2003至2008年我们共对3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实施了以鼻胆管引流(ENBD)为主的综合治疗。分析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组中31例置管成功率为96.88%,患者症状缓解,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鼻胆管引流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显著,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73.
临床上15%~18%的胆囊结石合并有胆总管结石[1].传统观念认为,胆总管结石是胆总管探查的绝对手术指征.腹腔镜的问世和十二指肠镜技术的进步,给胆囊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带来进步.现将本院自2003年11月至2008年10月采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31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4.
本文概述了我国卫生用农药产品标准的定义、历史沿革、标准制定依据和标准分类。卫生用农药产品标准包括强制性和推荐性的国家标准和/或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外WHO农药评审工作已转移到预审核团队媒介管理小组(PQT-VC),WHO标准新程序分全面和简单两种审核,评审重点为产品安全性、质量和药效。PQT-VC将对产品生命周期进行监管,以确保产品的持续有效性。我国卫生用农药产品标准已挺进WHO/FAO农药标准领域。尝试比较国内和国外(WHO/FAO标准)卫生用农药产品标准的基本现状,并对其差异进行分析。目前,我国卫生用农药产品标准数量和类别已具有一定覆盖率,且有不少采用或参考FAO/WHO标准的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制定我国卫生用农药产品的标准水平,为保障其产品质量奠定科技基础。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特点及其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筛查420例住院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和临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和转归。结果 420例口服瑞舒伐他汀的患者中,仅6例发生不良反应。5例患者均在1周内发生常见不良反应:头痛、头晕神经系统症状和全身乏力,减量后再次口服均可耐受。1例高龄女性患者1周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药物性肝炎,停药并予以保肝治疗至肝功能恢复后,再次减量口服亦良好耐受。未发现肌毒性患者。结论在临床应用瑞舒伐他汀的真实世界中,瑞舒伐他汀的严重不良反应少见,但应根据患者年龄、个体状况及联合用药情况,合理选择剂量,规范随访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慢性压力超负荷兔左心室肌中层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方法新西兰兔32只,随机分为缩窄组和假手术组,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兔左心室压力超负荷模型。术后8周胶原酶两步消化法分离获取左心室中层单个心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中层细胞膜电容、动作电位(AP)。结果术后8周,与假手术组比较,缩窄组中层细胞膜电容增加34.0%(P<0.05),APD90延长30.6%(BCL=2s,P<0.05),APD呈现更明显的频率依赖性,且更易发生早期后除极(EAD,BCL=2s)。结论慢性压力超负荷兔左心室肌中层细胞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可能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焦虑与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术后室性早搏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83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特发性室早患者,术后3个月动态心电图发现,24 h室性早搏总数≥300次为再发,根据有无再发分为再发组和对照组,分析射频消...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室顺序双心腔起搏双心腔感知触发和抑制型(DDD)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20例DDD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行左室心肌同步性检测.经QLab软件分析,得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收缩末期容积(LESV)、每搏量(SV)、射血分数(LVEF)、17节段心电图QRS波起始点至左心室最小容积点时间的平均值(Tmean)及其标准差(T~SD)、17节段心电图QRS波起始点至左心室最小容积点时问的最大差值(Tmax)、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LESV增大(P<0.01),LVEF、SV减小(P<0.01),T-SD、Tmax延长(P<0.01);两组年龄、心率、LEDV、Tmean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DDD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存在一定程度异常,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对其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HERG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ERG(编码人快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α亚单位)转染抑制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诱导的乳兔心室肌细胞肥大的电生理机制。方法 培养乳兔心室肌细胞,观察10μmol/LPE作用6h和48h心肌肥大指标(细胞体积、总蛋白含量及膜电容)、动作电位时限(APD)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的变化;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ERG转染心室肌细胞,观察转染细胞经PE诱导48h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PE作用6h,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达90%时限(APD90)延长14.3%(P〈0.05),而此时并无心肌肥大和CaN活性增加。PE作用48h,心室肌细胞APD90延长18.8%(P〈0.05),细胞体积、总蛋白含量、膜电容以及CaN活性分别增加40.0%、41.8%、36.4%、124.1%(P〈0.01);pcDNA3-HERG转染可过度表达ⅠHERG,其尾电流密度约为未转染HERG组快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ⅠKr)尾电流密度的4倍(P〈0.05),可促进复极,明显缩短PE引起的APD90延长(P〈0.05),显著抑制PE诱导心肌肥大和CaN活性增加。结论 PE诱导乳兔心室肌细胞肥大过程中,APD延长并非继发于而是早于心肌肥大。APD延长,继而导致Ca^2+内流和胞内Ca^2+增加,激活CaN信号通路可能在PE诱导心肌肥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与评价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希氏束起搏植入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入选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华中阜外医院拟在三维标测系统下行永久希氏束起搏的患者30例,平均年龄59.2岁,其中男性17例。对希氏束起搏手术相关研究指标进行分析,包括希氏束起搏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时间,导线参数,术前、术后QRS波宽度等。结果根据希氏束导线的植入部位,将患者分为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20例(仅夺获希氏束)和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10例(夺获希氏束和希氏旁心室组织)。采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希氏束起搏手术时间平均为113 min。术中X线曝光时间: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为(6.20±4.02)min,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为(5.30±4.59)min,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其中有4例患者为完全零射线手术。术中测试参数: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阻抗平均为(666.50±81.00)Ω,感知平均为(3.30±0.63)mV,阈值平均为(1.80±0.50)V;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阻抗平均为(598.00±112.33)Ω,感知平均为(7.40±0.99)mV,阈值平均(1.21±0.41)V,两组在阻抗、感知、阈值方面比较P值分别为0.065、<0.050、0.003,提示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和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在感知、阈值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具有更低的感知以及更高的阈值。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希氏束导线的参数相对稳定。结论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希氏束起搏植入可实现几乎"零X线曝光量",植入参数理想,效果稳定,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