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目的探讨豚鼠弥漫性颅高压模型中脑内水通道蛋白(AQP)-4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组织水肿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脑池内注入脂多精(LPS)的方法建立豚鼠弥漫性颅高压模型(模碰组),并设正常对照组。Westem印迹法检测脑组织AQP-4 mRNA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AQP-4 mRNA表达量之间无显著差异。模型组造模1h后AQP-4 mRNA表达开始增强,3h达高峰(P〈0.01),6h开始下降(P〈0.05)。对照组脑组织无明显异常。模型组动物脑组织严重水肿,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明显肿胀,血管周围间隙增加。结论脑池内注入LPS的方法建立豚鼠弥漫性颅高压模型早期可使AQP-4 mRNA表达增加,且与脑水肿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及皮层线粒体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法舒地尔组,取3、6、9 w 3个时间点,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法(2VO)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检测皮层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模型组和法舒地尔组大鼠与假手术组相比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径均明显延长,法舒地尔组学习记忆成绩均明显优于模型组(均P<0.05),缺血3 w起,模型组大鼠皮层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法舒地尔组与模型组SOD活性和MDA含量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 法舒地尔能明显减轻大鼠慢性脑缺血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神经功能损伤而改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对过氧化氢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为5组,依次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其中对照组用正常的细胞培养液培养,模型组用含有400μmol/L的过氧化氢孵育20 h,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先用10μM、20μM、40μM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LiCl处理20 h后再用400μmol/L的过氧化氢孵育20 h。用噻唑蓝(MT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β-连环蛋白(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结果过氧化氢处理后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MDA含量增加,细胞培养液中LDH含量也升高。低、中、高剂量的Li Cl预处理后经过氧化氢处理后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中MDA水平降低,培养液上清中LDH水平也下降,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ses-3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并且低剂量的LiCl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作用最小,高剂量的LiCl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作用最大。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能够通过减弱过氧化氢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氧化损伤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其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9-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兰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的不孕症患者34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不孕症病耻感量表、自尊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345例不孕症患者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病耻感、自尊、心理弹性得分分别为(13.97±5.45)分、(71.87±17.02)分、(26.93±4.44)分、(58.08±12.49)分。不同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与丈夫的关系、来自他人的压力的不孕症患者其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文化程度、病耻感、自尊是不孕症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不孕症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该引导患者进行自我接纳,提高其自尊水平和社交积极性,改善其社交回避及苦恼水平。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e、灯盏花素组合物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42 mg/kg血塞通胶囊)、组合物低剂量组(人参皂苷Re 2.5 mg/kg+灯盏花素1 mg/kg)、组合物中剂量组(人参皂苷Re 5.0 mg/kg+灯盏花素2 mg/kg)、组合物高剂量组(人参皂苷Re 10.0 mg/kg+灯盏花素4 mg/kg)、人参皂苷Re组(10 mg/kg)、灯盏花素组(4 mg/kg),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各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作VD模型。造模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灌胃,其余各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28 d。给予药物后,大鼠的学习及记忆能力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组织病理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比假手术组显著延长(P<0.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从第2天开始,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评估真实世界下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使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的15例1~12岁儿童中重度AD患者信息,比较药物治疗前、治疗4周、12周、16周的SCORAD、EASI、瘙痒NRS的评分变化,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例患者。研究结果表明,与基线相比,治疗后第4、12和16周时SCORAD评分分别下降了43.4%、63.3%、72.6%;EASI评分分别下降了52.8%、73.2%、86.7%;瘙痒NRS评分下降了52.8%、72.2%、83.8%。在第12周随访时,有50.0%的患者达到了EASI-75,10.0%的患者达到了EASI-90。在16周时,达到这两项指标的比例增加到75.0%和50.0%。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度普利尤单抗对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7.
患者,女,26岁。因外阴部增生物10余年,阴道口增生物1个月于2015年6月24日来我院门诊就诊。10余年前始,患者外阴部出现多发性米粒大皮疹,皮疹逐渐增多增大,弥漫至两侧大阴唇及肛周,无不适感,未曾就诊。近1个月来,阴道口出现疣状增生物。既往体健,无系统疾病史,无家族史。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两侧大阴唇及肛周见多发红色或棕褐色米粒至绿豆大增生物,部分融合,质硬,无压痛(图1)。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基于关键点控制原理设计的流程图在老年病人肠道准备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结肠镜检查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结肠镜检查宣教,观察组采用基于关键点控制原理的流程图进行肠道准备干预。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最终纳入56例,对照组最终纳入55例,比较2组病人干预后波士顿肠道准备评估量表(BBPS)评分、肠道准备依从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道准备失败率为17.86%(10/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82%(23/55)(P < 0.01)。观察组BBPS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饮食准备、服药准备和运动准备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恶心、腹胀和头晕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基于关键点控制原理的流程图应用于老年病人肠道准备,有助于提高老年病人肠道准备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
小干扰RNA(siRNA)是RNA干扰(RNAi)的主要介导者,其通过双链RNA(dsRNA)使同源基因沉默,是以核酸为基础最广泛使用于治疗疾病的基因沉默技术。现今,siRNA已被应用于诸多研究领域,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等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对siRNA的发现、si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机制以及siR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取材方便、多向分化及低免疫原性等优点,是转基因细胞移植镇痛领域中的理想载体细胞,但由于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含量有限、体外培养的复制性衰老等问题,制约其在镇痛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构建永生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株,为转基因细胞移植镇痛提供载体细胞来源。 方法:构建携带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慢病毒pLV-Puro-EF1α-hTERT并转染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进行嘌呤霉素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分别采用RT-PCR和TRAP法检测转染细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的表达和端粒酶活性,同时观察细胞形态、增殖和诱导分化能力、表面分子以及Nestin、MHC-Ⅰ和MHC-Ⅱ的表达,检测细胞染色体核型和致瘤性。 结果与结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体外连续培养超过30代。与未转染的细胞和对照病毒转染的细胞相比,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表达、端粒酶活性以及细胞增殖能力均提高,细胞周期主要处于G2/M以及S期,增殖指数明显升高;细胞表面分子CD29、CD44、CD90表达阳性率大于70%,而CD34、CD45表达阳性率不足5%,胞浆Nestin的表达阳性,而MHC-Ⅰ和MHC-Ⅱ未见表达,保留了干细胞成骨、成脂、成神经的分化能力,细胞形态、染色体核型均正常,裸鼠接种无致瘤性。以上结果提示成功构建了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的永生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株,为转基因细胞移植用于镇痛研究提供了生物学性状均一、稳定的安全载体细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