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清晨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并于治疗前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房内径(LAD)、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和E/A值。结果治疗12周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P〈0.05);LAD下降(P〈0.05),E明显升高(P〈0.01),A明显下降(P〈0.01),E/A明显升高(P〈0.01)。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2.
1病历报告患者,男,70岁。主因发作性胸痛5年,腹胀40d,加重半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血压最高达20/12kPa(150/90mmHg)。患者5年来反复发作劳累后胸痛,伴肩背部放射痛,诊断为“冠心病稳定劳累型心绞痛”,平日口服“消心痛、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人院50d前胸痛症状加重,入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给予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临时气囊漂浮电极不同静脉心脏起搏途径的植入及起搏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80例安置临时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右股静脉)、B组(右锁骨下静脉)、C组(左锁骨下静脉)、D组(右颈内静脉)各20例,各组应用相应的静脉穿刺途径植入临时气囊漂浮电极进行右心室起搏,对4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时间、电极植入至成功起搏时间、电极植入深度、成功率、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B组、C组静脉穿刺时间无显著性差异,D组穿刺时间最短;②B组、C组、D组电极植入至成功起搏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③A组起搏电极植入深度最深,为(63.11±2.33)cm(P<0.05),B组、C组、D组电极植入深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④A组成功率最高(100%),B组、C组、D组各有1例换用其他途径。各组比较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4种临时气囊漂浮电极静脉心脏起搏途径均安全有效,但右侧颈内静脉途径电极植入时间短,起搏迅速,并发症少,更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女性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与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76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更年期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依据冠脉狭窄程度分组,测定血清雌激素水平,观察雌激素水平对更年期妇女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的影响.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E2、E3、T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与非冠心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雌激素水平与冠心病组患者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妇女更年期更容易患冠心病,雌激素对预防妇女更年期的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日本川崎富作首先报道的,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原因不明的多系统性血管炎。临床以急性发热、出疹为主要表现。KD主要累及全身各系统的中小动脉,其中冠状动脉是最易受累的部位之一,甚至形成冠状动脉瘤;部分患儿冠状动脉可发生狭窄或血栓,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支架释放压力与冠脉出现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行PCI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支架释放压力的大小分为2组,常规压力组,支架释放压力〈1 823.4kPa(18atm),共54人;高压力组,支架释放压力≥1 823.4kPa(18atm),共49人。对其支架释放后的即刻血流进行TIMI分级,评价支架释放压力与无复流的相关性。结果高压力组患者较常规压力组患者冠状动脉出现无复流的现象明显增多(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择期PCI术,较高压力释放支架出现无复流现象高于常规压力。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大剂量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确诊2型糖尿病并需大剂量胰岛素(>60 U/d)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西格列汀组(胰岛素>60 U/d,西格列汀100 mg,1次/d)和胰岛素组(胰岛素>60 U/d),每组30例。治疗3个月,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剂量。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及两组间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均<0.05),胰岛素组胰岛素用量及体质量指数(BMI)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胰岛素+西格列汀组治疗后胰岛素用量减少,BMI、甘油三酯(TG)降低(P<0.05)。胰岛素组与胰岛素+西格列汀组胰岛素用量[(70.32±6.56)vs(59.26±5.03)U]、TG[(2.64±1.32)vs(2.21±0.92)mmol/L]、BMI(27.24±2.36 vs 26.25±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胰岛素组与胰岛素+西格列汀组分别有8例(26.70%)和1例(3.30%)患者出现低血糖。结论大剂量胰岛素(>60 U/d)联合西格列汀(100 mg,1次/d)治疗2型糖尿病有利于患者血糖、血脂、BM I的控制,同时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STEMI行急诊PCI的患者186例,对其中PCI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显示年龄>55岁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急诊PCI术后更易出现心力衰竭加重,<55岁患者梗死血管更易累及前降支并出现心力衰竭加重;梗死血管闭塞时间、梗死血管重要性、非梗死血管病变程度、侧支循环不良、边支血管闭塞和损伤等均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造影剂、血容量增加、再灌注损伤、缓血流、无再流也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原因较多,警惕高危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价干扰素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 (1979-2015)、万方医学数据库(1998-2015)、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5)中关于常规疗法联合干扰素(试验组)对比常规组(对照组)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9篇符合条件文献入选,所有文献质量均较低。 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效应Z=5.96(P<0.001),OR 4.07(95%CI 2.56~6.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心肌酶谱及心律失常的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 Z =5.59( P <0.001), OR 4.66(95%CI 2.72~8.00)和Z=5.00(P<0.001),OR 4.62(95%CI 2.54~8.42);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小儿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疗效及症状;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