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目的探讨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对海马神经元"癫痫样"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用无镁细胞外液处理原代培养12 d的海马神经元3 h,诱导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建立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用全细胞膜片钳电流钳模式检测神经元动作电位,分别给予0.1μmol/L和1μmol/L NPY各1μL,给药时间10 s,观察其对神经元动作电位频率及波幅的影响。结果无镁细胞外液处理神经元3 h,可以形成稳定的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频率16~23 Hz,波幅75~96 mV。模型组神经元动作电位频率为(18.00±2.32)Hz,而0.1μmol/L和1μmol/L NPY组分别为(4.75±1.04)Hz和(1.50±0.75)Hz。与模型组相比较,两种浓度NPY组均降低了动作电位发放的频率(P<0.05)。模型组神经元动作电位波幅为(82.25±5.17)mV,而0.1μmol/L和1μmol/L NPY组分别为(49.75±2.49)mV和(40.00±2.20)mV。与模型组相比较,两种浓度NPY组均降低了动作电位发放的波幅(P<0.05)。两种浓度NPY之间相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1μmol/LNPY明显抑制了动作电位发放的频率和波幅。结论 NPY能够抑制无镁细胞外液诱发的神经元癫痫样电活动,为应用NPY抑制癫痫发作提供了细胞电生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22.
目的总结低级别胶质瘤继发癫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低级别胶质瘤继发癫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视频脑电图(VEEG)、脑磁图(MEG)定位致灶和功能区,术中联合应用立体定向引导、术中B超、皮质电刺激等技术并配合伽玛刀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22例,大部切除10例,穿刺活检14例。随访46例,时间13~74个月。复发4例,死亡2例,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手术联合伽玛刀技术的应用是治疗低级别胶质瘤继发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总结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描记与术中唤醒联合应用切除功能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ysembr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T)的经验。方法根据MEG结果大体确定功能区范围,在唤醒麻醉下应用术中皮质电刺激刺激相应区域皮质,明确功能区和DNT边界。在显微镜下切除DNT 4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无功能区损害。长期随访未出现癫发作及DNT复发。结论联合应用MEG与术中唤醒技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是治疗功能区DN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啮齿动物调查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1998年5月和7月,作在塔里木盆地东南部下夹950夹次,捕获啮齿动物54只,隶属4科7属7种,捕获率为5.68%,其中包括大沙土鼠27只,证实在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地区确有大沙土鼠分布。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患者视角下治疗双方对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I)疗效影响的相关因素, 为更有效地实施CBT-I提供参考。方法对21例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开展连续8次的CBT-I, 于基线时以及CBT-I治疗8周末时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 并进行2个时点的配对样本t检验;运用质性研究方法, 分别于治疗2周末、4周末、8周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患者CBT-I治疗8周末与基线时比较, 失眠[(13.6±2.0)分与(6.9±2.4)分]、抑郁[(14.6±5.5)分与(5.0±3.6)分]及焦虑[(17.2±3.4)分与(5.3±3.9)分]症状在治疗后显著改善(t=-3.31、-3.19、-2.94, 均P<0.01)。质性分析结果显示, 影响CBT-I疗效的患者因素为治疗期待和认同、动力与依从、治疗内容内化;治疗师因素为:专业性、针对性、治疗风格、督促与监督、给予希望。结论患者依从性好, 参与程度高有利于CBT-I;...  相似文献   
26.
125I粒子平面布源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同活度、同数量125I粒子单平面不同排列的剂量学效应.方法 利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模拟9颗2.035×107Bq125I粒子的9种分布模式:按粒子排列间距(以x轴、y轴方向计,单位为cm)分x0.5、y0.5,x0.5、y1.0,x0.5、y1.5,x1.0、y1.0,x1.0、y1.5,x1.5、y1.5,x0.5、y0.5(2)1.0(即第1,3列粒子y向间距0.5 cm,第2列粒子间距y向1.0 cm),x0.5、y1.0(2)0.5(即第1,3列粒子y向间距1.0cm,第2列粒子y向间距0.5 cm),x1.0、y1.0(2)0.5(即第1,3列粒子y向间距1.0 cm,第2列粒子y向间距0.5 cm).用专业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出40,80,130,145和200 Gy剂量分布曲线及曲线包含的面积、长径、短径,再用公式计算:单位面积的医疗费用=(单颗粒子价格+单颗粒子手术费)×粒子数/等剂量曲线包含面积.结果 粒子不同分布时相同等剂量曲线包含的面积、长径、短径和单位面积的医疗费用存在差异.40,80,130,145和200 Gy等剂量曲线内面积最大的粒子排列分别为:x1.5、y1.5,x1.0、y1.0,x1.0、y1.0,x0.5、y1.0,x0.5、y1.0,对应的面积分别为:1672.31,849.08,524.50,481.20和350.92 mm2.结论 同活度、同数量125I粒子的不同分布模式直接影响周边剂量.  相似文献   
27.
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表上—黑色素单位超微结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色素沉着的成因。方法:应用超微结构细胞化学技术观察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表皮-黑色素单位(Epidermal Melanin Unit,EMU)的超微结构动态变化,并借助电子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术,对黑色素细胞及色朊细胞内的黑色素小体形态学及分布形式进行分析。结果:术后48h内表皮黑色素单位处于崩解状态;术后72h后,表皮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MC)及角朊细胞(Kerationcyte,KC)功能及协同作用逐渐恢复并超过术前水平;1个月后,KC内,尤其是棘层及颗粒层KC内出现大量、呈单个分布的MS。结论:EMU内KC-MC协同功能增强及从基底层到颗粒层的KC内出现大量大体积、呈单个形式分布的MS,是造成过度皮片色素沉着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8.
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表皮一黑色素单位超微结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色素沉着的成因.方法应用超微结构细胞化学技术观察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表皮-黑色素单位(EpidermalMelaninUnit,EMU)的超微结构动态变化,并借助电子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术,对黑色素细胞及角朊细胞内的黑色素小体形态学及分布形式进行分析.结果术后48h内表皮黑色素单位处于崩解状态;术后72h后,表皮黑色素细胞(Mel-anocvte,MC)及角朊细胞(Kerationeyte,KC)功能及协同作用逐渐恢复并超过术前水平;1个月后,KC内,尤其是棘层及颗粒层KC内出现大量、呈单个分布的MS.结论EMU内KC-MC协同功能增强及从基底层到颗粒层的KC内出现大量大体积、呈单个形式分布的MS,是造成过度皮片色素沉着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IL-24)基因抑制胶质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胶质瘤裸鼠动物模型,瘤内注射含有IL-2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5F35-IL24,观察肿瘤生长情况, TUNEL 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 Western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L-24、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double-stranded RNA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KR)、p-PKR、p38-MAPK和p-p38-MAP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d5F35-IL24重组腺病毒感染裸鼠胶质瘤组织后,IL-24蛋白呈现高表达,胶质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1);TUNEL法检测发现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Western印迹法检测发现Ad5F35-IL24感染后PKR和p38-MAPK的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IL-24具有抑制胶质瘤生长和诱导其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上调并激活PKR和p38-MAPK蛋白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0.
伽玛刀治疗癫痫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患,癫痫发作是由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过度和/或超同步化活动引起的一系列短暂脑功能失常,通常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自主神经等不同障碍,或兼而有之,这种异常活动反复发生,通常又是自限性的.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癫痫药物治疗的进展,多数患者经正确治疗,发作可以得到完全控制或显著减少,但少数患者仍然不能用药物控制发作而成为顽固性癫痫,因此部分患者需要得到外科治疗.近年来,随着癫痫外科、致痫灶定位技术以及计算机影像技术的发展,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 治疗顽固性癫痫再次达到快速发展的高峰,并以无创、安全、有效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