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通过对结直肠癌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的表达及其在体细胞突变的研究,探讨EGFR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04~2006年手术治疗的67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EGFR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在上述病例中随机选取25例,其中5例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GFR表达呈强阳性,提取这25例石蜡组织DNA,进行PCR扩增并测序从而分析在结直肠癌中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GFR基因的阳性率为21.33%(144/675)。EGFR基因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肿瘤直径(Χ^2=0.0204,P=0。8836)、肠壁浸润深度(Χ^2=1.1286,P=0.2881)、淋巴结转移情况(Χ^2=0.0708,P=0.7902)及肿瘤的病理分期(Χ^2=5.3691,P=0.1467)无关,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Χ^2=5.7793,P=0.0162)、腹腔及远处转移情况(Χ^2=4.3983,P=0.0360)密切相关。25例结直肠癌中有1例显示EGFR基因存在错义突变,有5例显示同义突变。结论:EGFR基因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有关,可辅助判断患者的预后和转移情况以及指导临床治疗。EGFR基因在结直肠癌的突变可能为低频率事件。  相似文献   
52.
胆管细胞癌FHIT蛋白丢失与Cyclin D1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胆管细胞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和周期素D1(Cyclin D1)基因蛋白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兔抗人FHIT和鼠抗人Cyclin D1蛋白抗体和枸橼酸-微波-非生物素二步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3例胆管细胞癌、30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胆管组织标本中FHIT和Cyclin D1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以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胆管细胞癌FHIT表达较癌旁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明显降低,P<0.001,而Cyclin D1表达却较癌旁组织和正常胆管组织明显升高,P<0.001。FHIT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无关,P值分别为0.776、0.246和0.347,但与癌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相关,P值分别为0.007和0.004。Cyclin D1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无关,P值分别为0.965、0.751和0.948,但与癌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相关,P值分别为0.043和0.047。胆管细胞癌FHIT表达与CyclinD1表达呈负相关,P<0.001。结论:FHIT表达缺失和Cyclin D1高表达可能提示其抑癌功能丧失,对胆管细胞癌的发生、演化和进展具有重要作用。FHIT表达缺失及Cyclin D1高表达可能成为辅助胆管细胞癌诊断及预后的一个新标志。  相似文献   
53.
404 例结肠癌的临床病理及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404例结肠癌患者的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3—2003年间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04例结肠癌患者(其中209例获得完整的随访资料)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发病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腹腔及远处转移情况、肿瘤的病理分期及患者术后是否进行放化疗等均为影响预后的因素。(2)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腹腔及远处转移以及肿瘤的病理分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影响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仅为腹腔及远处转移情况以及肿瘤的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54.
骨肉瘤染色体基因的病理研究进展赵坡,杨光华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最常见的严重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骨原发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多呈高度恶性,血路转移率高且出现较早。目前骨肉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除组织病理、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外,...  相似文献   
55.
用非同位素PCR-SSCP法检测平滑肌肉瘤p53基因点突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非同位素PCR-SSCP法检测平滑肌肉瘤p53基因点突变赵坡,杨光华,毛新,李甘地我们采用非同位素PCR-SSCP分析方法,对55例平滑肌肉瘤进行检测,旨在探讨p53基因点突变在其发生机理上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55例平滑肌肉瘤均取自1987~19...  相似文献   
56.
粘液脂肪肉瘤的染色体病理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粘液脂肪肉瘤为最多见的脂肪肉瘤,后者在软组织肉瘤中占居第二、三位.年龄分布以中壮年为多,转移以血路为主.目前粘液脂肪肉瘤主要靠组织病理学诊断,但有时不易与其它产生粘液的肉瘤如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粘液肉瘤等相互鉴别.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国外近年在粘液脂肪肉瘤的染色体病理改变方面已作了一些研究,本文综合文献报道介绍其主要发现.  相似文献   
57.
目的:检测三阴性乳腺癌CD133和HER-1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7例三阴性乳腺癌的CD133、HER-1表达,并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三阴性乳腺癌中CD133、HER-1表达分别为43.3%(29/67)和53.7%(36/67)。CD133表达与肿瘤大小(P=0.025)、临床分期(P=0.003)、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1);与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CD133表达与患者总体生存率(Log-rank=9.346,P=0.002)和无瘤生存率(Log-rank=38.840,P=0.000 1)有关。HER-1表达与肿瘤大小(P=0.030)、临床分期(P=0.021)、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2);与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HER-1表达与患者总体生存率(Log-rank=7.998,P=0.005)和无瘤生存率(Log-rank=4.227,P=0.040)有关。结论:CD133、HER-1表达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细胞凋及一些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的表达在急性放射性皮肤贵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istar大鼠以^60Cor射线进行局部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观察病变40d,然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皮肤溃疡组织中P53,Bcl-2,Bax蛋白表达,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照后14d照射野内开始出现皮肤细胞和小血管平滑肌中,照后14-21d为Bax蛋白表达高峰,之后逐渐减弱,主要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部分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表皮细胞中,Bcl-2则在照后1-11d呈弱或中度阳性,定位于表皮,毛囊上皮及血管内皮口,之后为阴性或可疑阳性,照后11-35d,上述细胞特别是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较正常伤口愈合早期增高,结论:辐射诱导的P53,Bax-Bcl-2表达的变化及细胞亡率特别是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增主屿放射性皮肤溃疡发生,发展及难愈合(不能形成有效肉芽组织)的分子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IgH、TCR基因重排技术检测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意义。方法采用IgHTCR-β、TCR-γ基因重排标志检测,36例经常规HE、免疫组化不能诊断的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并进行克隆性分析。结果29例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呈克隆阳性,其中IgH、TCR双重排阳性者为1例,IgH单一阳性8例,TCR单阳性为8例。克隆阳性病例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的为24/29例,7例阴性者,4例为反应性增生,2例经随诊为猫抓病淋巴结炎,1例为不典型增生。结论IgH、TCR基因重排技术对于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放射性皮肤溃疡表皮细胞AgNORs的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皮肤溃疡表皮细胞AgNORs的图像分析杜悦娇王德文夏国伟赵坡崔玉芳一、材料与方法21例放射性皮肤溃疡取自1975~1994年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第三○七医院病理科存档的福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标本。根据受损皮肤细胞增生性质和程度分为:良性增生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