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4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39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43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31篇 |
综合类 | 97篇 |
预防医学 | 11篇 |
药学 | 25篇 |
中国医学 | 13篇 |
肿瘤学 | 4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71.
172.
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代谢和脑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PbrO2)、二氧化碳分压(PbrCO2)、pH值(pHbr)和脑温(BT)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3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同时持续监测脑组织PbrO2,PbrCO2,PHbr及BT,以观察脑氧代谢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亚低温可明显提高颅脑损伤后脑组织PbrO2,同时能明显降低脑组织PbrO2,减轻脑组织CO2蓄积和酸中毒。同时发现脑温比肛温(RT)高1~1.5℃,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脑温和肛温均下降,但二者的差距逐渐增大。结论对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的PO,PCO,pH和脑温的直接监测安全可靠,对于判断预后及指导亚低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3.
孙志伟贾军杨颖刘传玲肖艳洁余靖张晓东 《肿瘤防治研究》2017,(9):612-617
目的评估晚期食管癌患者一线化疗前基线营养状态对化疗疗效、不良反应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一线化疗的56例不可手术的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化疗前营养状况资料,并分析其与患者化疗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水平与患者3级以上血液学毒性明显相关,其中Hb>130 g/L者较90~130 g/L者3级以上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显著降低(34.2%vs.72.2%,P=0.008),但两者在3级以上非血液学毒性上并无差别(P>0.05);多因素分析中,有无远处转移和体重下降程度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有远处转移(P=0.005)、体重下降≥5%(P=0.002)与患者预后差相关。结论对于不可手术的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基线营养状态在预测化疗不良反应及评估患者预后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4.
近年来,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PNSH)发病率有所上升,发病原因尚未阐明.随着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日渐丰富,我院自2001年1月-2008年11月共诊断并治疗38例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结合文献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81岁.进行性吞咽困难6个月,全身红斑、水疱伴瘙痒3周.6个月前患者出现进食哽噎感,逐渐加重,2个月前在外院行钡餐、胃镜及组织活检示"食管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76.
目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采取颞肌外改良术式,结合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25例,应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技术,采取颞肌外的改良术式行颅骨修补手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如外形的满意度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等作比较。结果平均随访8.6个月,25例患者均恢复良好,对外形满意,术后无增加不良并发症。结论对于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的患者,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和颞肌外改良的术式进行颅骨修补,技术更简捷,外形满意,无增加不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7.
1990~ 2 0 0 1年 ,我院共收治氢氟酸烧伤患者 1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5例中 ,男 12例、女 3例 ,年龄 2 1~ 4 6岁。烧伤面积 0 .5 %~ 3% ,皆为 度创面 ,主要位于手、足等部位。入院时间为伤后 3~ 2 4小时。氢氟酸浓度多为 30 %~4 5 %。大多数患者在伤后短时间内无明显自觉症状 ,一般都在数小时后有较明显的疼痛或烧伤创面皮肤呈现黄色、质硬的坏死灶。入院后应用 10 %氯化钙局部组织注射或局部组织扩创、引流 ,暴露创面用 10 %氯化钙溶液配地塞米松 5~ 10 mg浸泡及持续湿敷 ,每日 1~ 2次 ,连续 3天。根据创面大小及深部… 相似文献
178.
目的通过对比扩大标准大骨瓣并部分内减压手术与传统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对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探讨扩大标准大骨瓣并部分内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1年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5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26)和对照组(n=24),研究组患者均采用扩大标准大骨瓣并部分内减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根据两组治疗结果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观察10个月,根据Jennett-Bondy预后分级,研究组Ⅰ级2例(7.69%),Ⅱ级2例(7.69%),Ⅲ级5例(19.23%),Ⅳ级13例(50%),Ⅴ级4例(15.39%);对照组Ⅰ级2例(8.33%),Ⅱ级5例(20.84%),Ⅲ级6例(25%),Ⅳ级8例(33.33%),Ⅴ级3例(12.5%)。研究组存活患者恢复好(Ⅳ~Ⅴ级)17例,占65.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例(45.8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扩大标准大骨瓣并部分内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相较于传统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虽无法明显降低病死率,但可明显提高治愈好转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9.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 意义.方法 45 例动脉瘤性SAH 患者,均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其中23 例术后腰大池置管或脑室置管外 引流术并注入尿激酶治疗,22 例术后间断腰穿治疗,所有的45 例患者均常规尼莫地平治疗.此45 例患者和 对照组10 例患者均收集治疗后1 ~3 d、5 ~7 d、9 ~11 d、13 ~15 d 的脑脊液标本,对脑脊液IL-6 水平进行动 态测定,并观察其疗效和脑血管痉挛的情况.结果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IL-6 显著高于正 常脑脊液水平,5 ~7 d 达高峰值,发病后不同时期各均值变化明显(P <0.05),IL-6 的升高与病情轻重和出血 量及脑血管痉挛有明显的关系,早期的脑脊液引流治疗可使IL-6 水平下降趋势明显.结论 IL-6可作为观 察病情及脑血管痉挛的指标,早期检测脑脊液中IL-6 水平可为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提供依据,试验证实早期 血性脑脊液外引流是预防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0.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前列腺等离子剜切术(PKERP)和钬激光剜除术(HoLEP)治疗大体积(体积≥80 mL)前列腺增生(BPH)效果及术后尿道狭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间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手术治疗的380例大体积BPH(体积≥80 mL)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TURP组(n=148)、PKERP组(n=122)与HoLEP组(n=110),分别行TURP、PKERP术和HoLEP术。比较3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半年相关随访指标,并对各组尿道狭窄发生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URP组、PKERP组与HoLEP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30.4±12.8)min、(105.5±15.8)min、(100.3±9.8)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4.3±23.4)mL、(96.3±15.4)mL、(65.8±11.1)mL;切除前列腺重量分别为(65.3±8.6)g、(83.6±15.3)g、(85.4±11.6)g;血红蛋白(Hb)下降值分别为(22.7±11.5)g/L、(14.3±10.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