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侧前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骶段结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侧前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腰骶段结核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采用侧前方入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减压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段结核患者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17~58岁.平均35.8岁.L4~L5 8例,L5 5例,L5~S1 8例,L4~S1 3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3例,D级2例,E级18例.术前腰骶角为19°±3.5°.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术中显露清楚,病灶清除彻底.手术时间120~180ra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500~900ml,平均700ml.无血管、神经及输尿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患者即可佩戴支具站立及下地行走.随访24~36个月,平均29个月,椎间植骨均获骨性融合,融合平均时间为7.8个月.末次随访时,6例术前合并神经功能损害患者中,1例B级恢复到D级,1例C级恢复到D级,2例C级恢复到E级,2例D级恢复到E级;腰骶角为26°±6.5°;结核病灶无复发,无断钉及内固定松动发生.结论:经侧前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腰骶段结核的有效方法,具有矫正畸形、稳定脊柱、预防植骨块移位、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82.
下颈椎是指C3~7,包括C7~T1的连接部位.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本科施行下颈椎前路手术采用带锁钢板螺钉内固定353例,术后发生内固定物置入不良39例,现就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3.
急性脑梗死的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贺茂林 《中国全科医学》2005,8(22):1825-1826
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的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尽管发病3 h内的静脉内溶栓治疗仍然是目前临床上急性脑梗死的一个标准治疗方法,但对于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严重的脑梗死患者,由于血管再通率很低,静脉内溶栓治疗的疗效并不能令人满意.如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20分者,在发病3个月时,48%的患者采用静脉内溶栓治疗仍然死亡,21%遗留严重残疾.动脉溶栓虽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但较静脉溶栓平均晚约2 h,大大影响了溶栓疗效.静脉和动脉联合溶栓疗法兼有静脉溶栓治疗的快速和动脉溶栓治疗的较高血管再通率,是目前国际上非常看好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4.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0例V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效果通过改良Hoehn-Yahr分期标准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VP患者均有脑卒中史,既往有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以偏瘫、少动为主,锥体束损害明显,静止性震颤少见,常伴有智能障碍等。颅脑MRI显示以基底核、脑室周围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为主,多伴脑萎缩、白质疏松。改良Hoehn-Yahr分期及MMSE评价治疗前、治疗3周及3个月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P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制剂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并辅以脑血管病综合治疗措施,对VP患者的肌强直、少动和震颤症状有一定改善,是目前临床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5.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开始于50年代,但因缺乏规范化的设计和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因此不能对其作出科学的评价,加之脑出血的发生率较高而一度停用。直到80年代,由于急性心肌梗塞应用溶栓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使人们对急性脑梗塞是否也应进行溶栓治疗给予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86.
神经保护剂在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脑缺血神经保护治疗的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针对缺血性脑损害的不同机制,许多神经保护药物在动物实验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在人类临床试验的结果却非常令人失望。至今已有50多种神经保护剂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随机对照研究中进行了评估,但没有一种在Ⅲ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明确的益处。人们不禁要  相似文献   
87.
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同侧舞蹈症和舞动症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探讨同侧出现的血管性偏侧舞蹈症和舞动症的发生机理,对3例脑血管病急性期中发生的同侧舞蹈症和舞动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例患者头颅CT扫描示中线移位,1例出现脑疝,且随脑水肿的好转,不自主运动亦自行缓解。结果提示,急性脑血管病中出现的短暂的不自主运动,可能为一良性过程。但在脑血管病急性期中出现同侧不自主运动则应警惕脑疝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正>尽管控制高血压在缺血性脑卒中一级或二级预防方面可以使患者获益,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高血压的控制尚无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在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情况下,如何控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高血压目前仍然争议很  相似文献   
89.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文章就溶栓治疗急性脑硬塞的历史、病理生理、临床药理,临床研究包括病例选择、用药途径、剂量、持续时间等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0.
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吞咽困难是卒中患者的常见问题。国外文献报道,22%~65%的住院卒中患者存在吞咽困难,大多数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难是暂时性的,在卒中发病后数周,约43%~86%可恢复其正常的吞咽功能,吞咽困难的出现往往提示卒中预后不良。在存在吞咽困难的神志清楚的卒中患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