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7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作者报告了盆腔CT的经验。检查用GE 8800CT/T,扫描时间4.8秒,层面厚1厘米。经口服、静脉或有时经直肠给予造影剂。子宫、宫颈和阴道的正常解剖:正常子宫位于膀胱和直肠之间,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子宫肌层增强较盆腔其他组织明显,易于辨认。用软组织窗,子宫轮廓光滑、均匀。CT 测量子宫受到子宫前后倾程度、膀胱充盈的影响,故判断轻度子宫增大要谨慎。宫颈和阴道在宫体的尾侧。为区别宫颈和阴道,可放一个阴道纱布塞,纱布内气体形成阴道腔  相似文献   
42.
直到6~7年前,胰腺疾病的放射学诊断主要依赖于间接的方法。由于这些方法本身的限度,故常需要手术探查,而术前未提出肯定的诊断。最近出现的几种新的、与以往放射学方法不同的一些技术能准确地显示出胰腺的大部分疾病。其中特别主要的是超声(US)、全身CT(CBT)、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以及应用薄壁细针作肝穿胆管造影和抽吸活检。因此,对血管造影、钡剂检查、核医学和静脉胆管造影必需重新作出评价。随着技术的精炼和认识能力的提高,对这些新技术的特殊作用以及它们同常规方法的关系也需要继续评价。估量相对准确性、安全性、有效性和费用,以建立一个与临床拟诊和/或症状有关联的有逻辑、而又快速的检查程序。  相似文献   
43.
药物洗脱支架(DES)应用于临床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是血管介入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但由于其可引起迟发性血栓的形成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DES的应用未能有效提高血管阻塞性病变的预后。大量临床资料证实DES增加了晚期血栓形成的风险。目前,研究者们正致力于开发新型腔内治疗技术,在预防再狭窄的同时也减少晚期血栓的发生。就支架术后再狭窄机制、DES抑制再狭窄的机制和潜在问题,以及再狭窄防治的新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对主-髂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例主-髂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患者,对其中17例行球囊扩张术(PTA)和(或)支架植入术,3例行切开取栓联合PTA、支架植入术,观察其疗效。 结果 共植入裸支架26枚,覆膜支架1枚。20例患者病变段血管均获得有效开通,技术成功率为100%(20/20)。2例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1例为动脉夹层,另1例为动脉破裂。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4~12个月,1例因多发器官衰竭死亡,1例发生再狭窄,其余均未出现症状持续或加重。 结论 介入治疗是治疗主-髂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西罗莫司局部缓释对成形术后血管壁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颈动脉损伤模型,Wistar雄性大鼠30只,分为实验组(20只)及对照组(10只).西罗莫司采取外膜给药,以pluronic F-127为药物释放载体,给药浓度分为高浓度组600 μ...  相似文献   
46.
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是影响这项技术长期疗效的主要原因.虽然药物涂层支架使再狭窄率明显降低,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故必须进一步探讨再狭窄的机制.就新生内膜学说的不足,血管重塑学说的提出、研究方法、意义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7.
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超选择动脉同溶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价值。方法:经股动脉穿刺,将微导管超选择插至闭塞血管远端或置于血块内注入尿激酶(UK)进行溶栓治疗,12名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接受了溶栓治疗。结果:8例获得大脑中动脉完全再通,3例获得部分再通,1例没有发生再通。随访5个月,6人生活能完全自理,2人生活部分自理,3人无法生活自理,1人死亡,结论: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可作为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尝试应用经气道球囊导管栓塞术稳定大面积肺栓塞动物模型的生命体征.方法 健康绵羊27只,应用自体血凝块或自制可脱落球囊栓塞右肺动脉建立肺栓塞动物模型.18只动物模型当SaO_2较栓塞前下降≥25%时,于相应的右主支气管放置球囊干预,5只制作肺栓塞动物模型成功后对照观察,4只制作肺栓塞动物模型后未达到干预指标.有创监测肺动脉压、外周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SaO_2、PaO_2、PaCO_2等.结果 23只动物成功建立了急性肺栓塞模型,心率、呼吸加快,SaO_2平均在30 min之内下降≥25%,肺动脉压升高.18例实验组进行干预,肺动脉压下降、SaO_2和PaO_2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物实验证实球囊阻塞气道可作为大面积肺栓塞急救,为其后的溶栓等治疗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49.
肺结核与支气管扩张症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症咯血的支气管动脉差异与栓塞方法。方法 临床治疗肺结核咯血25例,支气管扩张症咯血15例,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并对病变血管用明胶海绵行栓塞术,32例加用弹簧圈。结果 40例咯血,共对63支有出血征象的动脉行BAE,即时止血率92.5%(37/40)。肺结核咯血以体-肺血管分流多见,支气管扩张症以血管增粗、扭曲多见。结论 肺结核咯血BAE宜注重小血管栓塞,支气管扩张症咯血BAE宜以主干栓塞为主。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胆胰术后出血的对策、方法选择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14例胆胰术后出血,分别采用明胶海绵条、钢圈、PVA颗粒进行栓塞或血管加压素局部灌注治疗。结果14例中发现16处病灶,进行了16次治疗。其中3次钢圈栓塞,6次PVA栓塞,2次明胶海绵栓塞,1次PVA 明胶海绵栓塞,4次血管加压素灌注。15次止血成功,1次因吻合口断裂血管加压素灌注止血无效,止血成功率93.8%。结论胆胰术后出血的介入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靶血管正确的选择栓塞或血管加压素局部灌注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