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留学生局部解剖学教学方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教学方法,对提高留学生局部解剖学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对教学过程中,就如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留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留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
腋动脉变异较多,多见于胸外侧动脉与肩胛下动脉的起点变异,笔者在对一具中年女性尸体的解剖过程中,发现右侧腋动脉存在极罕见变异,而左侧未见变异,其右侧腋动脉变异位置高,合并双肱动脉变异,并且胸最上动脉缺如,存在双上肩胛下动脉等情况出现于同一例标本实属罕见。为了给解剖学及血管外科学累积国人腋动脉分支的统计学资料,帮助编撰出更符合国人实际体质的教材,便于教学,同时也为临床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二氢杨梅素(DHM)能否通过影响自噬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发挥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7月龄的APP/PS1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AD组和DHM组,同月龄野生型(WT) C57BL/6J小鼠作为WT组,每组10只。DHM处理DHM组,同浓度DMSO稀释液处理AD组和WT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学习记忆功能;免疫组织化学(IHC)、甲硫素S(ThS)染色以及ELISA法检测β-淀粉样蛋白(Aβ)的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p62、Cathepsin D和LAMP1的表达水平;透射电镜检测脑内自噬结构微观变化。结果:与WT组相比,AD组小鼠在水迷宫检测中平均潜伏期、探索路径增长(P <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 <0.01);脑内Aβ斑块增加(P <0.01),出现较严重的水肿,并发现了深染的晚期自噬体; LC3-Ⅱ/Ⅰ比值降低(P <0.01),p62、LAMP1和Cathepsin D表达增加(P <0.01); DHM处理后可以改善AD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 (valproic acid sodium salt,VPA)处理对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早老素1(presenilin1,PS1)双重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是否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对APP/PS1双重转基因AD模型种鼠交配后产下的子代进行基因分型,运用VPA 30 mg/(kg·d)和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APP/PS1双重转基因小鼠4周.药物处理后采用免疫组化、甲硫素S染色检测VPA对老年斑(senile plapues,SP)的影响,用Nissl染色、Tunel染色观察脑内神经元的变化,并采用ELISA定量检测小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 peptide,Aβ)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及甲硫素S染色结果显示:VPA治疗组较生理盐水组的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区域的老年斑数量明显减少(t = 7.78,P < 0.01).Nissl染色发现VPA治疗组小鼠皮质及海马内的神经元数目较生理盐水组增加;Tunel染色显示VPA治疗组小鼠脑内凋亡神经元明显减少(t = 5.95,P < 0.01);ELISA结果提示VPA治疗组小鼠脑内Aβ40(t = 4.23,P < 0.01)和Aβ42(t = 7.51,P < 0.0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VPA处理能显著减少AD模型小鼠减少脑内Aβ的沉积和老年斑的形成,通过减少神经元的凋亡来增加神经元的数量.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为了加速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不断扩大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模[1]。医学专业学位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侧重于培养研究生的临床能力[2]。外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解剖学基础是决定其临床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其培养质量的关键[3]。为此,我们进行了外科专业研究生应用解剖学实验平台建设的实践,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正自教育部1998年启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以来,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而如何提高其培养质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1-3])。对于外科学研究生而言,应用解剖学基础是其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的基石、临床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的源泉,更是决定其临床工作发展后劲的重要因素之一~([4])。那么,在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变的新形势下,应用解剖学的教学模式应该如何应对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大麻素HU-210对APP/PS转基因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中老年斑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3.5月龄APP/PS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HU-210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用大麻素HU-210[100 μg/(kg·次)]和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腹腔注射1个月。应用Morris水迷宫和恐惧实验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小鼠脑内老年斑的变化。结果:水迷宫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U-210处理组小鼠找到平台的潜伏期及搜索路程显著缩短;HU-210处理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5.40±1.52)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1.60±1.14,P<0.01);恐惧实验显示,电击后HU-210处理组小鼠出现Freeze次数(电击后即刻:38.30±15.16;电击后24 h:99.89±5.71)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电击后即刻:17.84±5.33;电击后24 h:56.00±4.78,P<0.01)。免疫组化显示,与对照组(3.90±2.51)相比,HU-210处理组小鼠脑内老年斑数量(9.70±5.67)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老年斑形成初期使用大麻素可明显减少痴呆模型小鼠脑内老年斑的形成,从而改善痴呆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雌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脑内特征性病理改变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3月龄、8月龄、12月龄、16月龄雌性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各6只,断头取脑后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月龄AD模型小鼠脑内神经细胞外偶尔可见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eptide,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SP),且SP体积很小;随着年龄的增长,AD模型小鼠脑内SP不仅数量增多,而且体积明显增大[M3=0.600±0.235,M8=8.933±1.730,M12=28.470±1.841,M16=94.130±4.287;P1=0.025,P2=0.000,P3=0.000(M3、M8、M12、M16分别代表3月龄、8月龄、12月龄、16月龄,P1、P2、P3分别代表M3同M8、M8同M12、M12同M16比较所得P值,下同)];AD模型小鼠脑内神经元标志物Neu N的阳性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呈进行性下降的趋势(M3=1 919.00±58.21,M8=1 717.00±65.83,M12=1 689.00±45.66,M16=1 529.00±45.36;P1=0.011,P2=0.712,P3=0.043);而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C)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阳性细胞数量则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多(M3=9.2±6.7,M8=1 053.0±171.3,M12=2 058.0±210.8,M16=3 283.0±240.30;P1=0.000,P2=0.000,P3=0.000);而促进Aβ生成的关键酶β-分泌酶(β-site APP cleaving enzyme 1,BACE1)的阳性细胞数量随年龄不断增长增多(M3=2 183.00±85.43,M8=3 466.0±142.5,M12=4 555.00±83.23,M16=5 237.00±133.40;P1=0.000,P2=0.000,P3=0.000),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也得到同样的结果。结论:雌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3月龄开始出现典型AD病理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理改变逐渐加重,无逆转迹象。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慢性脑缺血对小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C57小鼠,3月龄时行改良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假手术组对照。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模型有效性。于术后1、2、4、5、6个月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组化观察小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病理改变。免疫印迹检测脑内GFAP表达量变化。结果:甲苯胺蓝灌注后,模型0 h组大脑冠状切面苍白色,假手术对照组呈深蓝色。慢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表现为细胞数量增多,胞体肿胀肥大,突起增多,变粗,变长。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从模型2个月组开始,GFAP阳性细胞数量持续性增多,染色加深,累计光密度增强,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2、4、5、6个月组脑内GFAP表达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出现持续性增生,可能在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内的不可逆病理改变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APP/PS1/LC3三转基因小鼠的构建及自噬流情况。方法:将CAG-mRFP-eGFP-LC3转基因自噬流模型小鼠与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交配繁殖,对产下的子代进行基因分型鉴定,选出同时含有 CAG-mRFP-eGFP-LC3基因和APP/PS1的小鼠为APP/PS1/LC3三转基因小鼠,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取6月龄APP/PS1/LC3三转基因小鼠和同窝CAG-mRFP-eGFP-LC3 单转基因小鼠各6只,断头取脑后在透射电镜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噬流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老年斑的形成,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物。结果:基因分型证实APP/PS1/LC3三转基因小鼠构建成功。Morris水迷宫显示,6月龄APP/PS1/LC3三转基因小鼠找到平台的平均潜伏期和路程均明显增加(F=87.096,P=0.000;F=41.583,P=0.000),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2.000±0.707 vs. 4.800±0.800,t=2.622,P=0.031)。透射电镜下观察,6月龄APP/PS1/LC3三转基因小鼠脑神经元内出现更多的自噬小泡。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与同窝CAG-mRFP-eGFP-LC3单转基因小鼠比较,6月龄APP/PS1/LC3三转基因小鼠海马区自噬体及自噬溶酶体数量均明显增高(5.894±0.742 vs. 14.820±3.350,t=0.017,P=0.000;1.204±0.420 vs. 1.840±0.559,t=3.156,P=0.005),大脑皮质内自噬体数量亦明显升高(1.943±0.415 vs. 10.030±4.382,t=6.364,P=0.000),但自噬溶酶体数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0.562±0.207 vs. 0.686±0.195,t=0.156,P=0.878)。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6月龄APP/PS1/LC3三转基因大脑皮质及海马区域出现明显老年斑,而同窝CAG-mRFP-eGFP-LC3单转基因小鼠脑内未见老年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同窝CAG-mRFP-eGFP-LC3单转基因小鼠比较,APP/PS1/LC3三转基因小鼠脑内APP蛋白明显升高(0.294±0.070 vs. 0.690±0.275,t=3.423,P=0.007),自噬相关蛋白LC3、 Beclin1、P62水平均增高(0.241±0.004 vs. 0.534±0.019,t=37.170,P=0.000;0.479±0.020 vs. 1.180±0.255,t=6.820,P=0.000;0.188±0.007 vs. 0.356±0.021,t=18.850,P=0.000),但溶酶体膜蛋白LAMP1表达水平降低(1.450±0.065 vs. 0.773±0.043,t=8.705,P=0.000)。结论:APP/PS1/LC3三转基因小鼠自噬被激活,但自噬溶酶体降解受阻,是研究AD自噬流水平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