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共12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采用可脱性球囊微导管技术经股动脉途径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处。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治愈,11例成功地闭塞了瘘口,颈内动脉主干保持通畅(11/12),1例同时闭塞了瘘口及颈内动脉主干。11例获随访6mo-4.2a,无复发。结论: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是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u PA)与人脑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 Northern印迹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3例人脑胶质瘤和 5例正常脑组织 u PA m RNA及蛋白的表达 ,并与临床生物学参数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上述组织或细胞均表达 2 .5 kb的 u PA m R-NA转录物 ,高级别胶质瘤较低级别和正常脑组织 u PA m 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P<0 .0 1 ) ,但低级别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 u PA m 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 (P>0 .0 5 ) .术后 1 8mo内复发和生存期小于 3a者 u PA m RNA表达显著高于术后 1 8mo无复发及生存期大于 3a者 (P<0 .0 1 ) ;靠近坏死区域的瘤细胞亦有 u PA m RNA表达 ,u PA m RNA表达水平与胶质瘤微血管数量呈正相关 (r=0 .5 6 ,P<0 .0 1 ) ,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则无显著相关 .u PA蛋白主要分布在胶质母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组织的瘤细胞及内皮细胞 ,低级别胶质瘤较少 .结论  u PA基因表达可能与胶质瘤的恶性发展有关 ,对预测高级别胶质瘤的侵袭性及术后复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 8 Hz 130 d B次声作用后代谢性谷氨酸受体 1α(m Glu R1α)在鼠脑各核团中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 .方法  SD大鼠 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次声作用 1,7和 14次共 4组 ,次声作用组用 8Hz 130 d B的次声按规定次数作用 ,每次 2 h.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固定鼠脑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光镜下观察 m Glu R1α在各核团表达改变 .结果 次声作用 1次组 ,大多数核团 m Glu R1α阳性神经元表达增多 ;至 7次组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多显著 ,细胞淡染 ,中间低密度 ,类空泡样变 .核团内免疫阳性纤维同时增多 ,染色加深 ;14次组各核团阳性神经元减少至或低于正常水平 .结论 次声作用可引起脑内多数各核团神经元 m Glu R1α表达增高 ,提示 m Glu R1α是介导谷氨酸兴奋性毒性 ,引起神经元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4.
脑弥漫轴索损伤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弥漫轴索损伤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及机制。方法 成年大鼠20只,制作头颅瞬间侧向旋转致伤脑弥漫轴索损伤模型,测量头颅旋转前及旋转后6h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量电极置于颅顶左侧C2点,左耳予短暂click声刺激,右耳持续干燥声掩蔽,经1000次叠加平均,记录BAEP和波形的潜伏期、波间期和波幅值,结果 大鼠头颅旋转后6hⅢ和Ⅴ波潜伏期、Ⅰ ̄Ⅲ和Ⅲ ̄Ⅴ波波间期明显较旋转前延长  相似文献   
85.
正颈脊神经根选择性离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ytomy,SPR),是治疗上肢痉挛性运动障碍的手术方式,常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体位多采用俯卧位;术后出现舌损伤患者文献鲜有报道,故未被普遍认识;一旦发生会给患者造成痛苦并且容易引发医疗纠纷。我科最近收治1例脑性瘫痪患者,因左上肢肌张力过高行SPR,术后并发舌体损伤1例,经积极治疗后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患者女性,60岁。因患左侧面肌痉挛多年,经服黛力新、妥泰、卡马西平等药,并进行维生素B12封闭、针灸等治疗,无明显效果,注射肉毒素只能维持3个月。7月20日在省医院神经外科施行血管减压术。术后面肌痉挛消除,但却遗下听力丧失的后遗  相似文献   
87.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所致的伤员有181人转运我院,其中入住我院神经外科的伤员20例,占11.6%,经治疗全部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为探讨次声作用后鼠脑CA1区mGluR1α表达改变规律 ,并观察mGluR1α拮抗剂MCPG的作用。将 12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次声作用组及MCPG治疗组 ,两组再分为对照组及次声作用 1、7、14次组 ,每组 15只。用 8Hz 130dB的次声按规定次数 ,每次作用 2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形态改变。结果显示 :次声作用 1次组mGluR1α阳性细胞数即出现变化 (P <0 0 5 ) ;7次组表达最为显著 (P <0 0 1) ;14次组减少至正常水平。MCPG治疗组mGluR1α阳性值与等数次声组之间无差异 (P >0 0 5 )。形态学研究证实 ,MCPG对神经元有明显保护作用。提示次声作用可通过mGluR1α介导兴奋性神经毒作用 ,mGluR1α活性改变是导致次声性脑损害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次声作用后鼠脑CA1区mGluR1α和mGluR5表达改变的规律,并观察其拮抗剂MCPG的作用。方法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次声作用组及MCPG治疗组。两组再分为对照组及次声作用1次、7次和14次组。用8Hz、130dB的次声按规定次数,每次作用2 h。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mGluR1α和mGluR5的表达,光镜下观察MCPG治疗后神经元形态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次声作用1次后,mGluR1α与mGluR5的阳性细胞数和吸光(A)值即改变( P∨0.05);7次组改变最显著( P∨0.01);14次组恢复至正常水平。形态学研究证实,MCPG对CA1区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次声作用可通过mGluR1α和mGluR5介导兴奋性神经毒作用, 其活性的改变是导致次声性脑损害的因素之一,MCPG对次声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合并有严重的脑挫裂伤、脑水肿、颅内血肿致恶性颅内高压,易早期形成脑疝,死亡率和伤残率高.2002年以来我们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共127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共127例,男性101例,女性26例,年龄12~67岁,平均37.6岁.伤因:车祸伤86例,坠落伤26例,砸伤和打击伤15例.排除单纯硬膜外血肿及合并严重多脏器损伤患者. 2.临床表现: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变化.人院时GCS评分3~8分104例,其中3~5分22例,6~8分82例,9~10分23例.一侧瞳孔散大72例,双侧瞳孔散大26例.其余29例双侧瞳孔等大,反射迟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