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皮肤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做出评价,通过对皮肤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于实施皮肤癌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康复指导,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护理。结果本组55例皮肤癌患者,进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痊愈32例,康复20例,总有效率94.5%。结论皮肤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心理护理在围手术期起到重要作用,针对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需要,应用医学知识与护理技巧,给予患者关怀、帮助和指导,满足患者需求,完善护患关系,提供优质护理,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12.
谭华  袁平  邓剑  李小刚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08-1610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E(ApoE)、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5~2008年诊断为SAH住院患者47例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健者47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测定空腹肘静脉血清ApoE、TC、TG、HDL-C、LDL-C。结果:SAH患者血清Apo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清ApoE水平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而LDL、TC水平明显上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ApoE对SAH发病无明显影响;SAH患者的LDL、TC水平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13.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自由基的影响。方法用Wistar大鼠45只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每个组又分为缺血2 h后再灌注6 h、12 h、24 h三个时间点,每组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术后观察脑组织梗死面积、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变化评分、脑组织超微病理结构变化、脑组织TTC染色,对缺血区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点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治疗组(P<0.05),治疗组SOD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各时间点(P<0.05)。光镜显示假手术组脑组织结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脑缺血-再灌注组神经细胞缺血坏死,细胞水肿明显,胶质细胞弥漫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自由基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β-七叶皂甙钠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MDA的含量,增加SOD的活性,减轻梗死体积,显著减轻大鼠神经功能损害和脑组织水肿,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14.
脑出血患者周围血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作孝  谭华 《现代康复》2000,4(5):688-68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的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6例脑出血患及42例正常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lL-2R)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其中21例脑出血患恢复期进行复查。结果:脑出血急性期及病情重、预后差外周血CD3数量、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而CD8、slL-2R显升高,而恢复期结果与之相反。结论:脑出血患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  相似文献   
315.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与情感淡漠及认知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2年1月-12月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92例PD患者,其中男41例,女5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分为PD伴睡眠障碍组(PSQI≥8分)及PD不伴睡眠障碍组(PSQI<8分)。运用UPDRS-Ⅱ、UPDRS-Ⅲ、UPDRS-V(H-Y分期)、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蒙特利尔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Stroop色词测验(SCWT)、连线测验(TMT)、改良情感淡漠评定量表(MAES)统计所有受试者的帕金森病病情、日间嗜睡、情感淡漠及认知执行功能,探讨PD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92例PD患者中伴睡眠障碍者64例,占比69.6%。睡眠障碍组年龄(71.88±8.77)、病程[3(1,7)]、UPDRS-Ⅱ评分[14(9,19.5)]、UPDRS-Ⅲ评分[30.5(19,44)]、H-Y分期[2.5(2,3)]均显著大于非睡眠障碍组{(64.96±10.47)、[1(0.5,3.5)]、[5(2,8)]、[9.5(...  相似文献   
316.
目的 分析老年人群体重指数及中医体质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武汉市某社区体检的3488名老年人群,收集人群基本资料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运用Pearson-χ2分析不同特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异以及不同中医体质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运用Logistics回归分析体重指数联合中医体质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除性别外,高血压患病率在年龄、婚姻状况、有无糖尿病及体重指数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中医体质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平和质组为对照,痰湿质组高血压患病风险是其1.396倍[95%CI(1.137~1.714)],其余中医体质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体重指数正常组为对照,超重组、肥胖组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为对照组的1.533倍[95%CI(1.281~1.836)]、2478倍[95%CI(1.852~3.315)]。以平和质联合体重指数正常组为对照组,平和质联合体重指数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风险最高[OR=3.573,95%CI(2.708~4.714)]。与平和质联合体重指数正常组相比,痰湿质联合高体重指数会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结论 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随体重指数的升高而明显增加,且痰湿质人群的高血压患病风险明显增加;通过调节体重与改善偏颇体质可预防高血压。  相似文献   
317.
探讨雷公藤多甙(TⅡ)对重症肌无力(MG)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52例MG患者随机分为TⅡ治疗组及非TⅡ治疗组,观察TⅡ治疗组和非TⅡ治疗组治疗前后及40例正常对照血清白细胞介素一6OL一6)水平及周围上B细胞含量。结果:TⅡ治疗组及非TⅡ治疗组治疗前血清IL-6水平及周围上B细胞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TⅡ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及周围血B细胞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非TⅡ治疗组血清IL一6水平及周围血B细胞含量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结论:TⅡ治疗MG的免疫抑制机制可能通过减少IL一6产生、降低B淋巴细胞含量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