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5例精神疾病患者社区康复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社区康复方法。方法: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与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项目包括调查者一般情况、文化、婚姻、工作、收入等)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现场调研。结果: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缺陷(91.3%)比癫痫伴精神障碍(87.5%)、情感性精神病(66.7%)高,Х^2=45.091,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精神疾病病情复发2次以上与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有一定关系,经卡方检验,Х^2=11.57,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尽快立法保护精神病患者合法权利,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精神卫生相关知识,提高全民对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在“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工作机制下,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公司企业和个人开办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的社区康复机构。 相似文献
52.
187名中学生对父母教养方式评价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7名中学生对父母教养方式评价的调查广西龙泉山医院(545005)谢焱较多的家长普遍认为,在家里越来越难与子女进行沟通。特别是处于青春期子女,常跟父母产生对立情绪,父母对此简直束手无策。本文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187名中学生进行父... 相似文献
53.
作者对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脊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IgC(P<0.001)、IgA(P<0.05)、IgM(P<0.01)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这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确有免疫学方面的异常。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社区监管和药物自我处置程序化训练对首发分裂症康复效果的经济效益。方法对纳入社区管理的首发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并进行为期18个月的追踪随访,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自编调查表评定。结果两组比较,干预组的患者精神症状较稳定,后续住院费用较省,工作收入较多。结论在社区监管的基础上开展药物自我处置程序化训练能更好地改善首发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降低后续住院医疗费用,可作为首发分裂症患者有效的康复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6.
吸烟与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以及颈动脉硬化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前瞻性研究吸烟与颈动脉硬化改变、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臂踝血压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 将2739例受检者分为吸烟组与不吸烟组,测定2组血脂、血糖、餐后血糖、体质量指数、中心动脉压、血压、PWV、ABI以及颈动脉斑块等指标,并进行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吸烟组与不吸烟组年龄、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ABI、AIP 75%、中心动脉舒张压及舒张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吸烟组颈动脉IMT增厚、斑块形成及狭窄情况均显著高于不吸烟组(P均〈0.01);而ABI、PWV吸烟组略高于不吸烟组,但无显著性差异.吸烟与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斑块及狭窄呈正相关,与ABI呈负相关,与PWV不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收缩压、斑块及年龄是IMT、baPWV及ABI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吸烟及LDL-C也是IMT及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baPWV与ABI互为因果,但与吸烟不直接相关.结论 吸烟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吸烟者来说,尽早进行颈动脉IMT等指标检查,可能对于早期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小剂量哌罗匹隆联合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小剂量哌罗匹隆联合氟西汀组)与对照组(氟西汀组)各32例,分别予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哌罗匹隆与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周.临床疗效评定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各个时点的HAMD-17总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在治疗后第4,6周HAMD-17总分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在治疗后各个时点的HAMD-17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第6周研究组总有效率(78.13%)、显效率(50.0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6.88%)、显效率(25.00%)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均少,在治疗后第6周两组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哌罗匹隆联合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比单用氟西汀效果更好,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线粒体ND1基因3316 G→A突变对线粒体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和大肠杆菌DH5α构建野生型和线粒体DNA的ND1基因3316 G→A突变型重组子pcDNA3.1B-ND1;设计特异性siRNA序列干扰Hela细胞内源性线粒体DNA表达,使其内源性ND1基因沉默;经脂质体转入野生型和突变型重组子pcDNA3.1B-ND1,使其在Hela细胞内表达.通过RT-PCR、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荧光显微镜,从mRNA水平→蛋白质水平→线粒体膜电势位检测干扰效果,以筛选有效干扰siRNA序列.结果 线粒体ND11和线粒体ND12 siRNA序列均具有一定的干扰效果,后者效果明显优于前者;转入3316 G→A突变型重组子pcDNA3.1B-ND1的Hela细胞表达的线粒体蛋白低于野生型.结论 线粒体DNA的ND1基因正常表达对维持正常的呼吸链功能和细胞增殖至关重要,携有3316 G→A突变基因的糖尿病的发病与线粒体蛋白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 探讨综合性干预方法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临床症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改善效果.方法 处于发病期有暴力倾向的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64例(干预组)采用医院精神科医生、社区精神卫生医护人员、家庭成员及社区群众共同参与的综合干预模式,62例(对照组)每周常规访视了解病情、治疗用药情况不进行上述干预.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危险行为评估表和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暴力分级改善好于对照组(P<0.01),PANSS量表各评分、WHOQOL-BREF量表评分、SDSS评分改善均好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缓解患者症状,防止患者社会功能减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