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生化机制。方法 :采用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研究缺血 2周和 5周后缺血区皮层突触素P3 8和GAP 43的变化规律和针刺对其影响。结果 :脑缺血 2周及 5周组大鼠脑缺血区P3 8表达比假手术组显著下降 (P <0 .0 5) ;缺血 +电针 2周组与缺血 2周组相比突触素P3 8表达并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缺血 +电针 5周组与缺血 +电针 2周组和脑缺血 5周组相比 ,突触素P3 8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5) ;但仍明显低于假手术 5周组 (P <0 .0 5)。缺血 2周组大鼠在缺血区周围GAP 43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增加明显 (P <0 .0 5) ,而缺血 5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缺血 +电针 2周组大鼠脑片GAP 43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增加 (P <0 .0 5) ,而与缺血 2周组相比无差异 (P >0 .0 5) ;缺血 +电针 5周组大鼠脑片GAP 43表达与假手术 5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针刺可以通过提高突触素和GAP 43在缺血中心区周围皮层的表达 ,保护缺血性脑损伤 ,并可能与大脑可塑性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易玮  孙健  许能贵  谢长才 《新中医》2007,39(1):104-106
目的:观察针刺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肝脏和胰腺的形态学影响,以及饮食因素在针刺治疗过程中的影响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1组、模型2组、针刺1组、针刺2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方法复制胰岛素抵抗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继续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1组继续以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模型2组改为普通饲料喂养;针刺1组继续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2周,同时给予针刺治疗,每天1次;针刺2组改为普通饲料喂养2周,同时给予针刺治疗,每天1次。治疗结束观察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浆胰岛素(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并观察对比各组大鼠肝脏和胰腺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1组大鼠的FBG、INS均较空白组升高,而ISI则降低,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模型2组、针刺1组和针刺2组大鼠的FBG、INS均下降,而ISI则上升,与模型1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针刺2组INS下降和ISI升高的效应较模型2组和针刺1组明显(P〈0.05)。针刺可以逆转胰岛素抵抗大鼠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饮食因素具有促进作用。针刺可以增加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内细胞数目,逆转其形态的异常。结论:针刺对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肝脏和胰腺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饮食因素可以促进针刺治疗的这些效应。  相似文献   
33.
气至与针感     
针灸气至与针感概念有异,"气至"应是指针刺前后的脉象变化,通过检查迎寸口脉的变化来辨别病变是在经筋还是经脉以及确定补泻后"气至"与否.《灵枢?终始》中提出人迎、寸口脉针法,选择五输穴中2个阳经穴和1个阴经穴位进行针刺补泻的操作,使人迎脉与寸口脉的大小趋于相等,可以取得"风之吹云"般的疗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侧皮层神经细胞凋亡及磷酸化酪氨酸激酶1(p-JAK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热凝闭大脑中动脉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运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缺血侧病灶局部神经细胞凋亡指数,采用荧光免疫法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大鼠p-JAK1表达情况及电针干预作用。【结果】(1)电针组缺血侧皮质细胞凋亡表达在缺血后各时间段均低于模型组,以1 d、3 d时间相点尤为显著(P0.01)。(2)模型组p-JAK1表达量与同时间段假手术组比较均显著增多(P0.01),其中以1 d组表达量增高最为显著;电针组p-JAK1表达量增加,1 d、3 d组与同时段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p-JAK1与神经细胞凋亡相关性分析方面,JAK1磷酸化表达与神经元细胞凋亡在脑缺血高峰期(即缺血后1 d、3 d时间段)密切相关。【结论】电针治疗的介入能显著提高脑缺血早期缺血侧皮质JAK1的活性,激发机体自我保护机制,参与受损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35.
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8  
选择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为模型,观察电针对缺血区各指标的影响。结果:(1)造模60min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单胺类神经递质均显著下降;脑组织水含量,丙二醛(MDA0,兴奋性氨基酸(EAA)中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明显升高。(2)电针10min后,指标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6.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予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2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20次为1疗程,1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积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构音能力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言语表达、舌体运动、情感状态、吞咽饮水、咀嚼功能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对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37.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on the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synapse and reactive changes of astrocyte in the marginal zone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 at different time zones so as to further explore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schemia.  相似文献   
38.
现代中医学认为复发性流产相当于中医学中的"滑胎""胎数落"。但我们在探究复发性流产的中医学病名起源中发现,"滑胎"一词最早的含义与当今所指的复发性流产不同,"滑胎"在清乾隆四年以前实为临产催生的方法,而"数堕胎""胎数落"才更接近复发性流产的含义。历代中医对"胎数落"在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方面的认识上有寒热之分、虚实之别,各有千秋,自成体系,尤其对自然流产频率的连续性即"应期而落"这一特点的认识相当精确。针灸在治疗"胎数落"时须做到明辨虚实,虚则益气血、补脾肾、调冲任,实则活血化瘀兼以理气通经。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STAT3在脑缺血后的信号转导、调控机制以及电针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热凝闭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STAT3水平。结果相较假手术组,造模2h后STAT3阳性细胞数、平均截面积、平均光密度值出现轻微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后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后数值下降;电针组的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的趋势相同,但各时间段在数值上均高于相应的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对脑功能的改善作用,可能与其上调STAT3而减少病灶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0.
针刺对单纯性肥胖临床治疗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病是由于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造成体重增加的一种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目前,针灸减肥在国内临床上常采用针刺、穴位埋线、灸法、耳穴压豆等方法治疗,疗效肯定,但是缺乏对这些方法的临床规律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